本书收入论文约35篇,主要由“中国画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三个部分构成。文章均是学者们的研究心得,一些内容是当今学术界较关心的研究课题,对美术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属“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一、中国画论
1.中国画论中之“奇”美
2.明清画论三题
3.中国古典画论的现代转型和当下思考
4.思想是笔墨之灵魂——“长安画派”的“笔墨”观及其价值
5.《魏晋胜流画赞》辩误
6.从寄意到寄身——元代文人独特的隐逸心理与绘画比德的深化
7.消费、土地、诗意及其他问题
8.《绘宗十二忌》刍议
9.文征明绘画思想的传承
10.笪重光《书筏》《画筌》中的书画融通观
11.中国绘画格调的人格内涵与审美旨归
二、中国美术史
12.《嵩山草堂图>的文化符号——以王翚创作主题为中心
13.中国传统宗教绘画中粉本的应用
14.查士标绘画对元人山水的内在拓展
15.传统文人画创作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影响
16.光与影——浅析伪作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影响
17.探析墓葬图像中“寝”的象征——以宋辽金元墓室壁画中的《侍寝图》为中心
18.隋唐西方净土信仰的兴盛及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的“重现
19.论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方位意识的历史源流
20.山水衬景人物的审美意趣
21.新伤痕影像:中国当代摄影的第二次情感书写
22.图像景观与理论转向——中国当代消费艺术的图像逻辑批评
23.量度的意义——由《造像量度经》看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规则及其他
三、外国美术史
24.西方现代金属雕塑概述
25.性别,妇女与艺术史
26.自然的剧场——欧洲风景与制图学的传统及其装饰
27.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与他的赞助人
28.让往昔复活——关于哈斯克尔的”经验主义“的再认识
29.和谐与度——文艺复兴比例观念的基础
30.另一种观看之道——对现代女性自拍像的反思
31.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艺术特征研究
32.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特征
33.大卫·帕斯基的东方水情缘
34.提香《埋葬基督》
35.库尔贝
36.《描绘的艺术:17世纪的荷兰艺术》导论
37.17世纪荷兰艺术中的视觉几何结构
38.老普林尼的遗赠
39.无词的音乐和抽象艺术
《美术学研究6》: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化史、美术史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其中,中国古典画论作为一个表述和体现了中国古典时期画家及画论家的观念、感知方式、思维方式、精神结构,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特质,具有独特观念意义和言说方式的语言系统,在这样重大的社会文化转型期中,面对“现代性”、“世界性”以及美术创作变革振兴的现实要求,画论语言系统其自身内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局部的改良,而可能是裂变与重组,是结构性的重构,因此也逐渐建构了一个新的“现代形态”的语言系统。那么,在这样的转型和建构的漫长过程中,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形态的中国画论通过主体性的模式转换,产生了对现代的文化形态共构的意义和作用,完成了一次可称之为“异质”的转型,但同时,也始终隐含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现象和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这里有必要先对“中国古典画论”作的定义梳理。
“中国古典画论”是中国人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情境、特定的时空形态中形成的以语言为方式、对以绘画艺术为主流代表的造型艺术的一种理论叙述,或者说,中国古典画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经典性视觉文化形象表达包括绘画兼及书法等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语需要着重说明,一是“古典”,“古典”不同于“古代”,“古典”是指一种文化形态,这种形态在古代的历史阶段具有主流性、经典性的文化意义;二是“画”,也即古典形态的“画”,它的所指不是所有的古代绘画,但也不仅仅是指绘画,它涵盖的是古代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经典性的视觉文化形象表达,它包括具有主流文化意义的绘画以及法书等,而不包括处于民间地位的雕塑、工艺等,在中国古代,民间的雕塑、工艺等几乎是被完全排斥在文化的“正史”之外的,而“书画同源”,“书,心画也”,为天地人心“立象”的“书”与“画”,构成了中国古代视觉文化的“正史”。因此,可以说,“画”是古代经典的视觉文化形象表达的统称,而“古典画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造型艺术的相关理论表述。
中国古典画论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生成、调整、演变,形成自身完整的、稳定的、自成体系的语言形态,其观念内涵和形式结构呼应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模式和思维特点,它通过一套稳定的概念、术语和结构形式,涵括了中国古代画家及画论家的文化观念、感知方式、思维结构和精神形态,吻合着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中国画论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语言形态,它是经由历代构建者精心地“选择”和“组合”出来的一系列语言符码,它依附于传统文化的机体之中,随着文化机体的内在变化而变化。同时,它又作为这个文化机体中的一个自成体系的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方式,有自身的逻辑发展要求。
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剧变和时代要求强行地进人中国古典的文化机体。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一向以世界中心自居的老大帝国,一下子坠入屈辱与灾难的深渊。灭种的危险震动了沉睡着的古老民族,先觉醒的是知识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晚清文体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语言的改革运动接踵而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主题贯穿于自“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之中。近代国门洞开之后,一方面是自强图存的愿望,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迈开了政治文化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是西学东渐,外来文化的涌入,使古老中国有了一个参照系,借“夷技”借“西学”以自强,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政治文化改革的历程。
晚清至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时代的变化促使固有的文化机体发生解体和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地牵涉了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表征,它以其似有若无的涵义和形式的裂变,显示着文化变革的蛛丝马迹。而文化阶段性、大规模的变异,反过来又促使语言自身发生本质性的裂变,出现新的语态生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汉语言文化经历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历史时期。从“桐城派”的文风变革到“报章体”的风靡一时,从1917年1月白话文运动的揭幕到1920年1月依当时教育部颁令,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采用白话文课本——白话文正式被认定为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