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选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市面上已很难见到此书。这是学界第一部三苏作品分体选集,对研究三苏,尤其是对推动苏洵、苏辙的全面研究影响巨大。
《三苏选集》请曾枣庄教授对原书作了校勘补充处理,作为“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之一,重新推出。
无名氏《史阙》载:“轼、辙登科,明允(苏洵)日:‘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不论《史阙》的记载是否属实,三苏父子的经历确实如此。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少不喜学,年二十五始知读书,年二十七始大发愤。但二十九岁举进士不中,三十七岁举茂才异等亦不中。他在《上韩丞相书》中说:“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他焚毁了数百篇旧稿,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七八年后又开始著书,并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几策》《衡论》《权书》等堪称“王佐才”的名著。后经知益州张方平推荐,他送二子入京应试,成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座上客。先后任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寺礼书,直至去世。苏洵是大器晚成,即使他以文章名动京师后,仍未被重用,“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老苏先生会葬致语》)。
与苏洵相反,苏轼兄弟却是大器早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他们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于嘉祐二年(1057)-举进士及弟。对他们兄弟来说,取得功名确如“拾芥”一般容易,“不足以骋其逸力”(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
诗选
苏洵
上田待制
忆山送人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又答陈公美三首
丙申岁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子中允。景回旧有
地在蔡,今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
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今景回欲余诗,遂道此意。景回
志余言,异日可以知余之非戏云耳
欧阳永叔白兔
老翁井
答二任
游嘉州龙岩
题白帝庙
襄阳怀古
昆阳城
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
九日和韩魏公
送蜀僧去尘
颜书
苏轼
郭纶
初发嘉州
戎州
舟中听大人弹琴
黄牛庙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
皓白素等字,次子由韵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即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
一篇寄之
和子由渑池怀旧
王维吴道子画
次韵子由岐下诗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
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
聊为和之(选四)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泗州僧伽塔
龟山
游金山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施二僧
戏子由
都厅题壁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一)
望海楼晚景五绝(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