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习指导”系列教材作为该学科所使用教材的配套教材,在内容上与教材同步,具有指导教师教学和辅导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功能,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推进“翻转课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实际应用。本配套教材作为教材的补充,适用于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同步学习,也可作为毕业生迎接执业资格考试的辅导资料。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教学进度,布置课前预习,完成预习目标,达成前提诊断;新课教学后,学生根据知识要点,查漏补缺,完成课后巩固,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综合练习,启发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转折阶段,已由“规模扩张”转入“质量提升”。当前,“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根据职业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把“育人为根本、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技能为核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医药卫生专业的特点,强调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与配合,突出“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强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为此,我们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组织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编写了“专业理论课程学习指导”系列教材,目前已使用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又经过充分论证,结合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教学现状以及课程改革需要,组织编写了本套“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指导”系列教材。
为了保证本套教材的编写质量,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护理、助产、药剂等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等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负责该系列教材的开发设计和编写实施工作。
本套教材现阶段共出版八本,其中公共课程类三本,专业基础课程类五本。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使用,本套教材在章(节)编排上,力求与该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章(节)编排一致。书中各章(节)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知识要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各专业执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对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及难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以利于学生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地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二部分为“课前预习”,一般包括基础复习和预习目标两个部分,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地复习和预习,达成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标;第三部分为“课后巩固”,采用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对本章(节)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第四部分为“综合练习”,该部分以A1型选择题,尤其以A2、A3/A4型题为主,训练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A1型选择题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心规定的试题要求编写,坚持教学实用的原则,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适应执业资格考试。
上篇 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第三章 血液
第一、二、三节概述、血浆、血细胞
第四、五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型与输血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三、四节气体的交换、运输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
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尿液及其排放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二节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三、四、五节神经系统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十二章 生殖
下篇 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三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与淤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血栓形成
第四节 栓塞和梗死
第五章 炎症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二节 水肿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八章 发热
第九章 缺氧
第十章 休克
第十一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二章 肿瘤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风湿病
第四节 心力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