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的内容,正是研究和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对健康教育学科领域的一次概述。该书理论结合实线,针对性较强;同时有中医传统理论的内容,对传统健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学》可以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公共体育课的教材,其他专业的选修教材,以及高等院校、中等院校体育教师、相关专业研究生和体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2016年8月26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国家意志。“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体育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对体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健康中国更是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发展水平同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仍有差距,存在着体育人才总壁相对不足、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各类体育人才发展不均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等现象,还不能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的需求,难以发挥体育人才在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受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培养质量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体育教学本质原因,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过程、环境、评价等都难以免责,但是,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质量的好坏无疑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尽管体育学科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推进,但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改革力度仍显不足。目前,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教材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材编写一直存在高度抽象化、纯粹理论化、逻辑不清晰、结构混乱、叙述晦涩、实例奇缺的问题,充斥着抄袭来的公式和陈词滥调等顽疾。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较少能在教材中得到更新,缺乏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描述生动,并有大量生动实例的教材。整体上,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材存在建设滞后、缺乏个性化、内容更新周期缓慢、编写水平不高和装印质量低下等问题。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现教师“教不会”“教不清”和学生“学不会…‘用不上”的窘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如何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编写出能反映体育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好地适应教法更新和学法创新,激发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内容、逻辑结构和形式编排等不断彰显优秀经验传承与创新的教材将是编写者亟待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是依据“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由编委会组织多位资深任课教师,尤其是优势和特色专业学科带头人、知名学者、教授,在翼备深厚学术研究背景、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编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的体现体育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系列教材。按照《标准》规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要求,编写了专业类基础课程(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均需开设的课程),包括“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7门专业类基础课程。并按照专业方向课程开设采用3+X的模式要求,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竞赛学”“体育市场营销学”“中国武术导论”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管理学”“乒乓球”“排球~’武术”“体操…‘篮球”“健美操…’羽毛球”等模块选修课程。该系列教材既可以作为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参考用书。
本系列教材的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是力求体育学科理论知识阐述和论证适可而止,避免机械地叠加理论或过度地引用、借用观点。力争避免高度抽象化和纯理论化,使教学内容丰富,更加贴近现代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需求,体现新课程体系下的新的课程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突出学以致用的目标。在编写体例上强化了篇、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和结构的合理,在案例、材料的选择上更加突出新意。根据知识的脉络和授课的逻辑,设计了思考、讨论或动手探索、操作的环节,提升书稿的互动性。同时,根据篇幅及教学情况,以知识拓展、阅读和实践引导、趣味阅读等形式,适当增加拓展性知识,力争使教师“教得会”“教得清”,学生“学得懂”“用得上”。
三是力求做到简洁、明晰。在大纲设计、内容取舍上,坚持逻辑清晰、行文简洁,注意填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教材的空白以及相关教材体系的配套,避免大而全、面面俱到的写作,力图使教材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可读性以及可教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言不切实、空泛议论的素材堆积。
本系列教材编委均是各个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大都具有博士学位,对各自的研究领域非常熟悉,他们所撰写的内容均是各自潜心研究的成果,有很深的研究与很高的学术造诣。如何编写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学生系列教材,全体编写人员在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针对性和先进性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交流和讨论实践不够,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不吝赐教与批评指正,修订时将作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虽然编委会按照<标准》的要求,有规划地对系列教材进行组织、开发和编写,但由于对教材质量和水平的高规格要求,一部分重要的课程并未被列入此次教材编写的名目,编委会将在后续编写中逐步增补。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得到了重庆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王崇喜教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南省高校体协主席林克明教授等专家也给予了许多的鼓励、建议与指导,编写时大量参考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正确认识健康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
第一节 促进健康的行为
第二节 危害健康的行为
第三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概念综述
第二节 目标、任务和意义
第三节 发展及展望
第四章 健康信息传播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述
第二节 人际传播
第三节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四节 新媒体传播
第五章 健康教育诊断、计划、干预和评价
第一节 健康教育诊断
第二节 健康教育计划
第三节 健康教育干预实施
第四节 健康教育评价
第六章 运动与健康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健康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健康体适能的生理学和训练
第四节 运动疾病及运动损伤诊断与处理
第七章 营养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 人体营养和能量需要
第二节 膳食的合理营养
第三节 青少年营养
第八章 中医与健康
第一节 中医理论与健康教育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
第三节 中医传统思维与健康
第九章 健康心理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
第二节 健康人际关系
第三节 情绪与健康
第四节 压力与健康
第十章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第一节 肥胖的健康教育
第二节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第三节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不同场所的健康教育
第一节 学校健康教育
第二节 公共场所健康教育
第三节 医院健康教育
第四节 社区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学》: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医就已经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治未病思想最为经典的部分,并不在于其中医学术上的内容,而是其背后。由于屹立着驳杂而又精彩的古代哲学,治未病思想的辨证哲学内涵才是最值得我们分析研究。中医界同仁多从学术观点阐述治未病思想,认为其理论基奠往往离不开《黄帝内经》与《伤寒论》这两部经典。同时,我们也发现,治未病学术思想其实根植于治未病哲学思想,源远流传,在《易经》《道德经》等诸子经典中也能寻找到其零星闪烁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讲,治未病学说完全可以被当作一种思维模式。(一)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所言“治未病”是其最经典的含义,即处于健康状态时,要未病先防。《内经》中还有其他篇章提到“治未病”。如《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这里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初发之际,症状轻微不明显时(热病首先通过面色赤表现出来),就及时予以治疗。又如《灵枢·逆顺篇》指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未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衰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日: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势必大昌。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里的“治未病”,主要强调在疾病未发、病后邪气未盛、病后正气未虚时要及时治疗。此后,历代名医无不重视治未病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预防理念和预防措施也逐渐完善和成熟,为我国的疾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两大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基本确立。(二)中国治未病的发展现状近些年,中医药在亚健康的研究领域已经从理论渊源、亚健康测试量表、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探索、神经网络模型诊断体质分类与测量以及优势病种筛选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简述如下:
1.体质辨识与基因检测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09年4月9日正式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综合应用了中医体质学、文献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而建立。2007年10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了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图谱“炎黄一号”的绘制,为中国人的个体化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人们能够得到自己的基因组图谱,然后结合体质辨识最终实现从源头与根本上改善生存质量。将使“对症下药”更加精确,真正实现医疗个体化。
2.舌诊在“治未病”中具有预警的重要作用
体现在未病先防阶段,周小青等通过舌苔研究,对受试者自主神经功能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不同舌苔者自主神经平衡指数明显不同,各类舌苔中,光剥苔>花剥苔>黄厚>白厚>薄黄>正常>薄白苔,表明其交感神经活动由以上顺序依次减弱而迷走神经活动依次相对增强。在既病防变阶段以治疗肝病为例,乙肝患者舌质淡胖苔白腻,为脾虚湿困,应重用健脾化湿药,若舌苔转为正常,则化湿药减量,以免伤阴,此时应重用扶正解毒药。早期肝硬化多见舌质黯红,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提示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刘洪宇等对118例子宫肌瘤患者及118例正常人舌质和舌下脉络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子宫肌瘤患者舌下络脉变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到两组舌质变化情况,子宫肌瘤组舌淡者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子宫肌瘤组的舌红、暗(或紫)舌人数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血脉瘀阻、气阴两虚是子宫肌瘤的重要病变之一。
3.膏方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开展
2011年1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膏方》《药酒》《穴位贴敷》《规范砭术》《艾灸》《少儿推拿》《脊柱推拿》《全身推拿》等八种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对实现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的质量安全性有积极意义。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膏方等中医药技术的改进、研发与应用已成必然,其在中医“治未病”尤其是亚健康调理中的作用也必然被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意义与特点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层意义,与西医的预防理论相比,更加重视内因与个体,重视情志因素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提倡防治一体。
中医治未病,用现代的语言直译过来就是“疾病尚未发生的时候就采取治疗手段”,从这个解释来看,中医“治未病”的“治”字,其实就是“预防”的意思,因为没有疾病,便谈不上治疗,可见古人在这里是用“治疗”指代“预防”。但是,中医以“治未病”为代表的这种预防思想,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书中的“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就提出了预防的思想;始于先秦,多人增补,成于西汉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则在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医学概念,确立了预防的主导地位,并在《灵枢·逆顺》中认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以针刺为例具体说明了“治未病”的内涵。与之相对照,在西方医学史上,虽然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的《空气、水和土壤》一书中有疾病预防的思想,但直到18世纪,才出现了以个体为对象的疾病预防的科学,当时称为卫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