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的研究对象以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为中心,兼及元杂剧自18世纪西传以来在整个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状况。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注重述评、史论结合,从历时和共时的双重维度对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与国内的元杂剧研究在“求同”的同时更注重“察异”,从而有力地突显了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鲜明特质;作为全新的他者,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必将进一步拓展国内元杂剧研究的学术视域,为其生成更多的学术思维与理论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时期双方元杂剧研究的有力互补与融合。这有利于铺架中西元杂剧研究的学术友谊之桥,亦对未来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有所启示。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亦日益频繁起来,然而不同文化特别是中西异质文明间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国文化如何正确地“引进来”、一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当今具体的文化交流实践,以“民族本位文化”的基本立场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而另一方面我们则可以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历史上不同文化间交流融合的丰富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中西异质文明间文化和文学交流融合的宝贵经验,并不断适时地调整交流内容、策略、途径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全人类不同文化间的有机交流和融合。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作为当今日益勃兴的海外汉学研究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了解和探知中国文化和文学外传融合,并能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开展中西方文化和文学交流、实现文化和文学有机融合的、直接而有效的切人口。以此而论,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而诞生的课题;因而2012年,以我为首席专家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我认为,该课题主张将“他者”的眼光转化为“他国化”的方法,并进一步使用国内外眼光比较法,这两种策略保证了异质文明对话的可能,是推进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这一课题具体又分为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文献资料研究,以及具体个案研究四个方面,李安光的博士论文《英语世界的元曲研究》即是该课题的子课题“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我结合他本人的学术兴趣为其选定的,该文详细地梳理和评述了英语世界的元散曲和元杂剧的译介和研究状况;从上述时代背景和学术发展前沿方面考虑,这一选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李安光,男,1979年7月生,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海外汉学与比较诗学。主要讲授比较文学、欧美文学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一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两项。参与编撰“马工程”教材《比较文学概论》、通识教材《西方文化概论》,并在《探索与争鸣》《南京师大学报》《戏剧》《国际汉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序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第一节 元杂剧在英国的传播及特征
第二节 汉学中心的转移与美国元杂剧的研究转向
第三节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第二章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
第一节 元杂剧兴起论
第二节 元杂剧艺术体制论
第三节 元杂剧作家作品论
第四节 元杂剧的戏剧域场论
第五节 元杂剧的悲喜剧体裁论及与西方戏剧比较论
第六节 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与现代传播学视域下的元杂剧研究
第三章 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总体特征与价值
第一节 英语世界元杂剧研究的总体特征及研究者的各自独特性
第二节 差异与价值:以英语世界与国内元杂剧研究博士论文及《西厢记》研究的比较为例
结语 英语世界元杂剧的译介特征及元杂剧研究与国内的总体差异
附录一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传播与研究系年表
附录二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译目概览表
附录三 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翻译与研究著述概览
附录四 国内“英语世界元杂剧翻译与研究”著述概览
附录五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
三元杂剧的表演、演员及观众
(一)柯润璞于杂剧文本中再现演员的表演艺术
在其《忽必烈时期的中国戏剧》一书第三章中,柯润璞用较长篇幅针对元杂剧“演员的艺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合理想象,为我们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元杂剧演员的各种舞台表演艺术。
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融创作、演员、表演、音乐、舞台等多方面因素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但由于年代久远,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一些中国古典戏剧于今仅留下些或整或残的戏剧文本,对于当时的演员表演、舞台布景道具等方面的相关具体的演出情况,我们却一无所知。演员的真实表演艺术,他们的舞台动作、手势、表情以及通过微妙的声音和动作的程式化而对舞台小世界的开掘都随着演员的离去而消亡了。但戏剧文本要想真正转变为戏剧艺术确又离不开演员的表演及其舞台技艺,而且“如果你不能以舞台的眼光、演员的视角去阅读一部早期戏剧文本的话,你就已经与对戏剧的真正完满欣赏无缘了,也就撕去了一只戏剧蝴蝶的多彩翅膀,亦把这种生动艺术的模本变成了灰蛹般的一本古书”①。
有鉴于此,柯润璞遂于现存丰富的戏剧文本中通过认真的探研,系统发掘了隐藏于文本中的一些有关当时元杂剧演出中诸如演员的舞台技艺、舞台布景道具等方面的信息。但由于元杂剧本从原初的创作文本到后来的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改编,特别是承载了更多的有关当时演员表演动作及技巧方面信息的舞台指示性说明,更是于其过程中经历了不断删改、剔除和被忽视的不幸遭遇。因而,如何结合现有的戏剧文本,通过细读,并力图通过自身合理性的推测与想象,或恢复或修正既有的舞台指示和说明,并进而呈现元杂剧丰富多彩的戏剧表演内容和舞台原貌,还原再构元代杂剧演员的诸多表演技艺,就是一件很富挑战性亦具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工作,柯润璞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1.模拟动作(科)(pantomime)
元杂剧本中一种重要的舞台说明就是代表剧中人物或演员行动的“科”类,柯润璞将其翻译为pantomime,对此他解释说,因为无法确定“科”所代表动作的程式化程度,以及它在舞台上的具体呈现情况是多复杂和具有规定性,因而遂以“pantomime”这一更富概括性的词来表示。
柯润璞指出,“科”很明显就是舞台表演中的某一动作或一套动作。柯润璞首先从中西方戏剧比较的角度探讨区分了中西方戏剧中“动作”的不同特性。“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舞台事务都有点人为的痕迹,但是在西方我们有时在舞台上竭力地追求一种就是寻常真实生活的假象;而元杂剧的舞台说明却仅要求一种与逼真氛围和动作的大致相似或接近。……事实上,元杂剧中所有的舞台动作都是高度程式化的,并趋向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语言,一种有特技动作的形式或者舞蹈类的动作。”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