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马云的个人魅力和非凡的商业头脑也早已声名远扬。而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马云, 一个外国投资人、咨询顾问眼中的马云和阿里巴巴会是什么样的?1994年就来到中国,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的咨询顾问克拉克先生将阿里巴巴帝国崛起过程中他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结合深入的访谈、研究写成了这本书。
《阿里巴巴》中既可以读到阿里巴巴艰辛的创业历程、惊心动魄的商业对垒,也不乏有趣好玩儿的背后故事。他多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加上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的工作背景,使得这本书的切入角度独特新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阿里巴巴:马云用不到20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英语教师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商界巨擘,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创业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从创办翻译社到建立中国黄页,从搭建B2B平台、成立淘宝、打败eBay再到IPO打破历史纪录,阿里巴巴是如何做到的,阿里模式可以复制吗?在创造奇迹的背后、众人瞩目的背后,有哪些我们曾忽略的细节?当不断有问责声出现之时,马云背负着怎样的压力,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资本市场的游戏,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在创业时马云是如何融资并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的?阿里巴巴的触角伸向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它搭建的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作者作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时期的见证人,以宏观角度将人物、事件置于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辅以生动的细节和客观冷静的解析,让人读起来醍醐灌顶、畅快淋漓。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成为102年的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今年17岁的阿里巴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克拉克先生笔耕不辍地记录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17年奋斗历程,精彩纷呈,值得一读再读。
·邓肯被媒体誉为“非常了解阿里巴巴的外国人”,他首次出版关于阿里巴巴的作品。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采访拿到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深度分析和思考写成,故事极为精彩,细节丰富,分析到位。
·作者1994年来到中国,1999年认识马云,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马云创业的过程。他将阿里巴巴的成长融入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视角更为宽广,书中对阿里巴巴的描写更为立体生动。
·在投行工作的背景使得作者深谙投资之道。书中超级精彩的部分之一,也是市场上关于阿里巴巴的书比较少提到的莫过于阿里巴巴的融资过程,处理和投资人的关系问题,股权易主问题……此外,作者一直在更新书中的内容,比如他将全新的企业并购动态纳入书中,如2016年8月刚刚发生的滴滴和Uber(优步)的并购。
·很多关于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耳熟能详,与大众一样,马云的个人魅力、领导力和远见也令作者钦佩不已,尽管如此,作者仍能保持其对商业分析的独立性、客观性,对马云决策的对错,好坏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为《阿里巴巴》找来了大量未曾公开的图片,中国版将以彩色插页的形式放在书中,使本书增色不少。
一家中国企业,却取名为阿里巴巴,这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的创始人马云曾经是一名英语老师,也不是人们心中所想的那种商界巨子。
但在杰克盖的房子里a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购物商场,其货品数量很快就超过了沃尔玛。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250亿美元,刷新了有史以来上市公司的最高纪录。随后数月间,阿里巴巴股价一路飙升,以接近3 000亿美元的市值进入世界十大市值最高公司榜单。另外,紧随谷歌之后,它成为世界市值第二的互联网企业,超过了亚马逊与eBay(易贝)市值的总和。就在此次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9天前,马云刚刚庆祝了50岁生日,疯涨的股价一下子将他推上了亚洲首富的宝座。
然而,经历过股价巅峰之后,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发展并未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公司股价从上市后的最高点跌至一半,甚至曾一度跌破发行价。2015 年年初,公司与某一国内政府部门就知识产权的问题产生纠葛,这场令人吃惊的纷争引发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随后,中国经济发展趋缓,股市动荡雪上加霜,这使阿里巴巴的股价一路下滑。2016 年春天, 阿里巴巴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包括围绕知识产权方面的更多争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起的一项会计调查,以及大股东软银出售其所持的部分股份。
无论股市沉浮,作为电子商务市场龙头企业的阿里巴巴都受惠于中国消费阶层崛起这一得天独厚的因素。每年会有约4 亿人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各网站购物,这一人数比美国人口都要多。每天因此产生的包裹多达数千万个,几乎占据了中国快递业务量的2/3。
阿里巴巴转变了中国人的购物方式,无论从质量还是品种种类上看,它所提供的货品都是上几代人无法想象的。与西方的亚马逊一样,阿里巴巴的送货上门服务便利了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然而,这种比较其实低估了阿里巴巴的影响力。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在线购物网站淘宝上,很多中国人才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能够作为一名消费者被重视。另外,阿里巴巴对中国经济重组也起着关键作用,使国家形象从过去的“中国制造” 变成如今的“中国采购”。
中国传统的发展模式持续了30 年。这种发展模式以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对外出口为主导,这虽然使数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但同时也导致了产能过剩、过度建设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如今,新兴的发展模式则以满足中产阶层需求为主导, 这一阶层的人口数量有望在10 年间从3 亿上升到5 亿。
比起其他人而言,马云更能够代表中国新兴经济。在新兴的对于消费主义和创业精神尊崇有加的浪潮的冲刷下,马云在国内老百姓心中,如同英雄一般。
他声名远扬,驰名中外。无论是总统、首相、王子,还是CEO(首席执行官)、企业家、投资人、电影明星,与马云会面并与之来张自拍照是大家所渴望的。马云经常与世界上的政商精英一同出席各种公开活动。作为一名技巧娴熟的演说家,马云往往会让其他人相形见绌,继马云之后登台演说则会黯然失色。2015 年11 月,在马尼拉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在与马云的对话环节中,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一反惯常的礼仪安排,自愿为马云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有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对我说:“这简直就像阿里巴巴的公关部给奥巴马写了演讲稿 !”2016 年5 月,马云受邀在白宫与奥巴马总统共进私人午餐。几天后,法国政府在巴黎向马云授予代表法国最高荣誉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2016 年1 月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马云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文·史派西、波诺一道用餐,在场的还有可口可乐、DHL(全球著名物流集团)以及摩根大通等著名企业的CEO 们。我们可以看到,Facebook(脸谱网)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自2014 年在清华大学演讲后,就一直在不断练习如何用普通话更好地进行演讲。但对于马云这位英语老师出身的企业大亨来说,在过去超过17 年的时间内,在全世界的无数会议上,熟练的中英双语演讲能力已经让其荣获了不计其数的掌声和欢呼声。
1999 年夏天,我认识了马云,而就在认识他的几个月前, 他刚在杭州的一个小公寓里创办了阿里巴巴。第一次拜访阿里巴巴时,我看到公寓卫生间里阁架上的马克杯里胡乱塞着一些牙刷,心想他们的共同创始人也就这么多吧。除了马云,创始人还包括他的妻子张英和其他16 个人。马云夫妇俩为这个公司倾其所有,甚至包括房子。就当时而言(现在也是),马云的目标都远大得令人震惊。他说要建立一家生存80 年的互联网公司,80 年是人类一般的寿命跨度。几年后,他又把阿里巴巴的预期寿命扩展到了102 年,从1999 年成立算起,如能做到的话, 这家公司将见证三个世纪的更迭。甫一创业,他就发誓要与那些硅谷的科技巨头一争高下并最终战胜它们。虽然栖身陋舍让这些话在当初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然而他对创业的至诚之情却让这一切听起来是如此可信。
在阿里巴巴创业早期,我担任了他们的顾问,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帮助马云及其得力助手蔡崇信(Joe Tsai),还向他们推荐了公司一批早期的外籍员工。得知我撰写本书,阿里巴巴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我与高管的访谈事宜,准许我访问公司多处办公地点。但我必须说明,书中的陈述完全是独立的。我从来都不是该公司的员工,如今和他们也无业务来往。我的见解和洞悉部分要归功于在互联网泡沫期间担任阿里巴巴顾问这段简短的经历。此外,这段早期接触和之后我们双方保持的融洽关系也让我在撰写此书时受益匪浅。从1994 年起,我就开始住在中国,那时中国刚刚接触互联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职业生涯都影响着我写作此书的思路。承蒙前雇主摩根士丹利慷慨支持1,我于1994 年夏在北京创建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BDA 中国有限公司,如今它已拥有超过100 名的专业人员,为中国科技及零售行业的很多投资者和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
2000 年年初,作为对我咨询服务的部分报酬,马云和蔡崇信允许我购买几十万股阿里巴巴股票,当时股价只有30 美分。2003 年年初,购买截止日期将近之时,该公司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太好。互联网泡沫刚刚破裂,阿里巴巴最初的B2B(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业务也在苦苦挣扎。我最终没能下定购买的决心,事后证明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2014 年9 月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几个星期内,这一错误升级成了价值3 000 万美元的大失误。2 我非常感谢每一位购买本书的读者。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其他与阿里巴巴相关的故事,或多或少也让我心里舒坦些,比如高盛和eBay。前者低估了马云的执着,过早卖掉了他们早期持有的股份;后者则压根儿没把马云的公司放在眼里,结果不到几年的光景就被逐出中国市场。
马云和大多数互联网亿万富豪不同。学生时代,他数学学得很费劲,后来又常把不懂技术当作谈资和优势。但他有着超乎寻常的雄心壮志,在制定策略时善于剑走偏锋,所有这些让他获得了“疯狂杰克”的绰号。本书将详细介绍他过往的经历和别有风趣的个性,也借此了解他何以如此“疯狂”。
与美国及其他西方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与西方有着一些关键性差异。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旧存在,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阿里巴巴敏锐地觉察并利用了传统经济模式所造成的低效,它先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力,如今又将变革扩展到了媒体和金融领域。在马云的一再推动下,公司(或者他自己的慈善事业)的愿景不断延伸。当下他们的目标是解决中国目前最为棘手的一些问题,如医疗和教育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如今,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依然是电子商务。在这个由他们一手搭建起来的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它还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吗?竞争者们正迫不及待地想取而代之。另外,中国政府也在密切关注它的发展。随着阿里巴巴市场地位的巩固和增强,其影响力会远超任何一家私人企业,马云还能继续获得政府支持吗?
虽然阿里巴巴多数业务都在中国,但它依然积极计划在海外扩张。新任命的总裁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 Evans)就这样说道: “我们要说的是,阿里巴巴虽然创于中国,却注定为世界而生。”
在我们介绍阿里巴巴成长传奇以及未来目标之前,先来聊聊什么是马云的“铁三角”。这是奠定阿里巴巴如今业内领先地位的三大关键优势,即电子商务、物流以及金融服务。
授权书.jpg
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先后作为投资银行家于伦敦和香港的摩根士丹利分部工作4年。1994年他在北京创立了BDA公司,目前担任董事长一职。BDA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特别专注于中国的科技及消费者领域,在北京的专业员工超过100人。邓肯在阿里巴巴早期曾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此外他还是英国政府在中国数字经济方面的顾问。由于他在英国在华贸易和投资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邓肯于2013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他还曾担任中国英国商会主席。2010~2012年,邓肯在斯坦福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于2010年联合创建了“China 2.0”项目。
邓肯是许多科技企业的早期投资人,如App Annie、Student.com以及Radish Fiction。他目前还在一些机构的顾问委员会中任职,其中包括总部位于日内瓦的Pictet & Cie银行旗下的数字通信基金、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野生救援协会。邓肯还是盘古银行(中国)的独立董事。邓肯是经常活跃于众多商业媒体的行业评论员,其中包括BBC、CNBC、CNN等。同时,他也是中国互联网和企业创业领域方面所公认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