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全6册》套装书是全球范围内研究、学习情商的集大成之作。《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是丹尼尔·戈尔曼的成名之作,该书结合众多日常生活与实践案例,阐述了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概念和情商理论。在《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一书中,戈尔曼阐述了他的全新发现,一项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影响着我们的智力,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加着影响。戈尔曼认为社交商已经成为衡量我们生存能力的一项基本指标,将决定我们的心智表现,并决定我们未来的走向与可能取得的成就。
《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延续前两本书的写作风格,阐述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工作情商,举例贴切、生动有趣,实用性、可读性更强。在这本书中,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工作职位的升高,技术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就会递减,而情商的重要性则会递增。员工的工作业绩中,情商要素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在《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一书中,戈尔曼引用了新的情商模型--把情商归结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种简化的情商模型更有利于提高领导情商。作者还探讨了可以产生共鸣感的4种领导风格,即愿景式领导、辅导式领导、亲和式领导以及民主式领导。对于提醒领导者谨慎使用的领导风格,包括标杆式领导和命令式领导,作者也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是一本足以彻底颠覆你的消费习惯、环保意识与生态理念的书。丹尼尔·戈尔曼在这本书中对人们的"生态无知"进行了深入探讨。戈尔曼认为,"生态商"将成为连接环保和商业这两个至今背道而驰的领域的"必要黏合剂"。《情商》(实践版)则是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的全新研究成果,更加完善了情商研究的理论体系。
全球销量超过10 000 000册的《情商》作者、"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经典套装,情商学习、情商培训、家庭教育常备书!
《情商》是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雄踞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达半年之久,连续畅销10年,全球销售超过10 000 000册!《情商》出版后即在美国企业界与教育界掀起一阵情商旋风,随即横扫全球,影响数代人。是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
不懂情商的人,其身心是不健全的。
这本书是帮助你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
这本书是改变你我以及后代未来的人生必修课。
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它决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
在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中,20%靠的是智商,而 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情商,良好的情商是你获得职场成功的基本素质。
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人的情绪失控会导致诸多麻烦,你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情商水平。
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而拥有良好的情商是建立一个人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面临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突发事件时,良好的情商是妥善处理这一切的重要素质。
当你面对悲伤、失恋等诸多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你更需要情商来调适自己的身心健康。
提升情商,使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1000万册,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畅销著作除了《情商》之外,还有《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情商》(实践版)等书。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
《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
《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
《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
《情商》(实践版)
初版序:亚里士多德的挑战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纽约 8 月一个闷热得难以忍受的下午,蒸笼般的天气让人闷闷不乐、浑身难受。我从麦迪逊大道坐公共汽车回酒店。上车时,中年黑人司机对我露出热情的笑容,友好地打招呼:"嗨!你好吗?"我吃了一惊。公共汽车在闹市区拥堵的车流中慢慢蠕动,黑人司机像对我一样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热情地打招呼。他们都和我一样吃惊,但由于天气让人情绪低落,几乎没人搭理他。
汽车爬出拥堵的闹市区进入郊外住宅区之后,车上发生了缓慢但奇妙的变化。黑人司机自说自话般地给乘客介绍起沿途的景致,比如那家商店在大甩卖,这家艺术馆有一个很棒的展览,街头那家电影院刚上演的电影。他一路讲个不停,有趣极了,他快活地和我们分享大都会的多姿多彩,感染了所有乘客。乘客下车时卸下了上车时沉默的外壳,黑人司机大声说:"再见,祝你愉快!"每位乘客都报以微笑。这一幕留在我脑海中快 20 年了。我在麦迪逊大道坐车那天,刚刚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但是对于公共汽车上奇妙的变化,当时的心理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心理学对情绪机制几乎没有任何研究。不过我想象得到,那种欢乐情绪的传播如同病毒一样,从车上的乘客蔓延扩散到整个城市,那位黑人司机就像城市的和平缔造者,拥有巫师一般的魔力,让原本闷闷不乐的乘客愉快开朗起来。
不过,本周报纸上的内容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在当地一所学校,一位 9 岁的男童把油漆倒在学校的课桌、电脑和打印机上,并蓄意破坏学校停车场里的一辆汽车。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些三年级的同班同学称他为"小宝贝",他希望以此改变同学对他的印象。
一群年轻人在曼哈顿一家说唱俱乐部外消磨时间时无意中发生冲撞,最后演变为打群架,其中一名肇事者手持点 38 自动手枪向人群开枪射击,导致 8 人受伤。报道称,本来是小小的疏忽,却被误认为侮辱行为,最后演变成枪击事件,这种现象近年在美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报道,在 12 岁以下的被杀害儿童当中,有 57% 是被他们的父母或者继父母杀死的。在将近一半案件中,父母声称他们"只是想教训一下孩子"。家长殴打儿童致死的原因是他们挡住了电视机、哭闹或者弄脏纸尿裤。
一名德国少年因谋杀 5 名土耳其女子受审。他趁受害人熟睡时放火烧死了她们。该少年是新纳粹组织成员,他把自己失业、酗酒和倒霉等问题归咎于外国人。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恳求道:"我一直后悔不已,我非常羞愧。"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关于这种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恶性的情绪冲动在我们周围肆意蔓延。新闻报道反映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我们及周围人群的生活中潜藏着情绪失控的危险。面对这股飘忽不定的潜流,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近 10 年来,这样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我们的家庭、社区以及公共生活当中情绪失调、绝望和肆无忌惮的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社会逐渐被越来越严重的愤怒与绝望笼罩,父母双双在外工作、放学后独自回家的"钥匙儿童",被迫留在家中与电视为伴,境况凄凉。还有儿童被遗弃、被忽视和受虐待,遭受"恨铁不成钢"的家庭暴力。情绪危机四处蔓延,全球范围内情绪抑郁的人数不断攀升,攻击行为大大增加:青少年带枪上学、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演变为枪杀案、心怀不满的被辞退员工对前同事大开杀戒等。情绪虐待、驾车枪击事件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过去 10 年全都变成了司空见惯的词语,时下的问候语也从欢快的"祝你愉快"变成了暴躁的"让我开心"。《情商》的目的在于把情绪这种说不清的东西说清楚。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从业十多年的记者,我一直在关注非理性领域的科学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重点关注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是描述危机重重的公共情绪生活,二是提供有用的补救方法。
探索的时机
在过去 10 年,坏消息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关于情绪的科学研究也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人脑运行机制的研究,新的脑成像技术等突破性方法为科学家对人脑一探究竟提供了可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人脑之谜:个体在思考与感觉、想象与做梦的时候,人脑这团精密的细胞集合体是如何工作的。随着神经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脑较为原始的部位情绪中枢的运作机制,它使我们发怒或流泪,既能挑起战争也能激发爱情,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起到破坏作用。情绪运行与失控机制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化解人类公共情绪危机提供了新的良方。
我不得不等到有关科学研究成熟之后,才动手写作《情商》。科学见解姗姗来迟的原因主要是过去这些年的研究一直忽略了情感在人类心理生活中所占的一席之地,心理科学的情绪研究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广袤大陆,实在令人吃惊。心理自助书籍趁机填补了这种空白,这些书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们顶多是以临床的观点为基础,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现在科学的发展终于能对这些复杂的、离理性最远的精神问题提供权威的解释,为人类心灵拼出比较清晰的图像。科学家描绘的情绪地图对智力认识比较狭窄的人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智商由基因决定,后天经验难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基本上由智商潜能所决定。这种观点忽略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能改变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生活更美好?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智商一般的人却表现出色,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我认为很大原因是被称为"情绪智力"的系列能力,包括自控力、热情和坚韧的品格,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等在起作用。我们把情绪技能传授给儿童,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由先天基因决定的智力潜能。
除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还面临道德上的迫切性。当代社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瓦解,自私、暴力和卑鄙无耻似乎正在腐蚀我们公共生活的美德。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感情、性格和道德本能的联系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活中最本质的道德立场来源于基础的情绪能力。对个体来说,冲动是情绪的媒介,所有冲动都起源于最终表现为外在行动的情感爆发。容易冲动的人缺乏自制力,在道德上是不完整的。控制冲动的能力是意志和性格的基础。同样的道理,利他主义的根源是同理心 - 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如果对他人的需要或绝望缺乏感应,就谈不上关怀。如果问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两种道德立场是什么,那就是自我克制和同情心。
我们的旅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生活以及周围世界中复杂的情绪现象,在本书中,我的作用就像一位导游,带领读者纵览有关情绪的科学发现。旅行的终点是理解情绪的含义,明智地处理情绪问题。这种理解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就像物理学量子水平的观测器会改变被观测物体一样,观察情感的世界同样会产生这种效果。旅行的第一站是参观人脑情绪构造的新发现,以此解释我们生活中最难以理解的感性压倒理性的时刻。人脑结构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人的愤怒与恐惧、激情与喜悦。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知道情绪的习惯可以破坏我们最良好的意愿,同样也可以克制更有破坏性或者自我打击的情绪冲动。更重要的是,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塑造下一代情绪习惯的关键时机。
旅行的第二站,即本书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天生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对所谓的"情绪智力"产生作用的。比如,能够控制情绪冲动,理解他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受,熟练地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罕见的本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对神经科学细节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本部分。)
广义的智力模式把情绪置于众多生存潜能的中心。本书第三部分分析了情绪智力的关键作用:情绪智力如何维持我们最重视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就会受到破坏;对事业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情绪智力,正在受到市场力量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害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与二手烟无异,情绪平衡是我们健康和幸福的保证。
人类基因遗传赋予每个个体一系列的情绪设定值,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格气质。不过人脑的神经回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性格不是先天决定的。本书第四部分介绍我们童年时期在家庭和学校中获得的情绪经验塑造了情绪的神经回路,从正面或负面影响了我们情绪智力的基本技能。这说明影响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的情绪习惯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关键时期确立的。
本书第五部分探讨了成年以后无法控制情绪的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情绪智力的缺失会增加一系列的风险,比如沮丧、焦虑、暴力、饮食紊乱和滥用毒品等。同时,具有先见之明的学校会向儿童传授情绪与社交技能,确保他们的生活走向正轨。
本书中最令人困扰的研究数据也许是一项由父母和教师参与的大型调查,该调查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当代儿童比上一代更容易遇到情绪困扰问题,他们更孤单和沮丧,更愤怒和任性,更紧张和容易焦虑,更冲动和具有攻击性。
至于解决之道,我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让年青一代防患于未然。现在我们对儿童的情绪教育放任自流,这会导致更加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把头脑和心灵结合起来。我们旅程的终点是参观旨在教授儿童情绪智力基本技能的创新课程。人类的情绪竞争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理心,以及聆听、解决危机和合作的艺术等,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这些重要的内容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品德、性格和幸福人生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提出的挑战是明智地处理我们的情感生活。我们的激情如果运用得当将会充满智慧,激情可以指引我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生存,但激情又很容易受到扭曲。亚里士多德认为,问题不在于情绪,而在于情绪的恰如其分以及情绪的表达。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将智慧赋予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文明,公共生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