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对社会和商业的影响日益深刻,从学术界到企业界,智能化时代必将来临,已经成为共识。而此次变革,将会开启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企业家、互联网以及传统企业、个人,应当如何理解这一轮的发展,如何行动以抓住智能化所带来的众多机遇,成为所有人持之以恒的关注热点。
周鸿祎作为极具洞察力的互联网老兵、人工智能领域成功的先行者,通过总结360公司的战略布局、产品规划、方法论实践,从思想到实操层面,对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大数据等领域,给出了精辟的总结。《智能主义:未来商业与社会的新生态》不是一本系统阐述理论的作品,但一定会成为你智能化时代的行动指南。
1、人工智能浪潮下,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何设计爆款产品,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成功的实践者周鸿祎首次系统阐述,特别分享智能时代成功路径。
2、企业界首次将人工智能商业化路径讲明、讲透,新一轮发展浪潮之下的机遇,清晰呈现。
3、作为成功实践者,周鸿祎直言360智能时代的战略布局、产品思想、实践总结,通过案例总结观点,亲授其商业逻辑。
4、周鸿祎誓要抓住、不惜为之肝脑涂地的人工智能浪潮,不能跟上变革则注定被淘汰。
2014 年年中,我就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及奇虎360 的战略方向,出了一本书叫《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这本书出版后反响较好,也有很多读者跟我就书中的观点进行交流、切磋。
时至今日,智能浪潮扑面而来,出现了太多的新英雄和失败者,行业内普遍弥漫着兴奋与迷惘的情绪。前方是触手可及的新世界,智能主义必将大行其道,但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或许该是重新梳理总结的时候,这也是这本新书的创作初衷。
人工智能有泡沫,纯AI 没有商业模式
谷歌的AlphaGo 下围棋打败了韩国顶级九段高手,给人工智能做了一个普及。但是大家对人工智能有很多的争论。比如,到底人工智能是不是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到底人工智能将做到什么程度?
我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第一,人工智能产业有泡沫成分。
我今年专门跑到西雅图,跑到硅谷去拜访了一些公司,我去了伯克利,和伯克利的八个实验室做了一些沟通。我自己感觉,美国现在整个人工智能会成为下一个产业的泡沫,今天再出来做一个公司,你要不说自己是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你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就跟前两年,你要不说自己是O2O,都不好意思去融资一样,我觉得这有泡沫的成分。
第二,纯粹的人工智能是没有商业模式的。
人工智能一定要跟一个领域、一个产业相结合。举个例子,比如推出AlphaGo 的DeepMind,是谷歌收购的一家英国公司,下围棋只是他们体现人工智能的一个方式,他们未来可以用这种计算机算法来做很多事情,比如用计算机管理共同基金,投资回报率比人工管理的基金高一个百分点,它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我们在美国看到了很多企业从务实的角度,把人工智能和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
第三,人工智能还不足以威胁人类。
今天的人工智能没有很多文学作者,或者很多文艺青年以及很多科幻电影想象得那样神奇。实际上,严格来说今天的人工智能中的计算机是没有产生思维的,更不可能产生意识,没有意识也就谈不上情感,所以大家所担忧的像《终结者》(1、2)里面的机器毁灭人类的世界,还很遥远。举个例子,我在伯克利跟实验室人员交流,今天所谓的人工智能只能叫新瓶装旧酒,换句话说就是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增强,使得过去的算法有了很快速度的提升;今天的互联网和手机的接入采集了大量的数据,然后用深度学习的算法,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是能够让计算机在某些领域产生一些质的飞跃,比如在图像识别方面,现在你给计算机看10 万张照片,都是美女,再给它看一个新的照片,让它判断是不是美女。
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这样的事,现在每天有几十万主播到花椒平台靠人工给自己打分,我发现真的来不及,而且打分标准不统一。我们就拿计算机自动打分,后来发现标准全是锥子脸,计算机就把所有的锥子脸都定义成美女。
反过来,让电脑理解我们说的语言,做到真正的人机对话,目前看都做不到。比如Siri,为什么大家用一用就不用了?因为你再聊两句就知道它不是真人。我们看到很多做人机对话的,并不是电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它有很多对话语料,比如把和你的对话摘出来回答另一个人的问题,但这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人工智能。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人工智能未来至少还需要5~10 年的发展。
搜索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你问我答,我搜你看
搜索和导航后续的发展,实际上产生了两个分支,有两个重要的方向。
其中一个叫“你问我答”,就像苹果做的Siri。从搜索的大数据延展到人工智能,让手机能够回答你的各种问题,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个更精确的答案,所以这是一个方向。
还有一个方向。其实今天的很多信息内容方向一定是偏娱乐、偏体育的,因为大家生活富足了,都比较偏娱乐化。但是在娱乐内容上,很多时候受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关键词,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要找个乐子,有30 分钟的碎片时间,希望看一些视频、一些资讯,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时候我们定了一个说法叫“我搜你看”,也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了解用户的喜好之后,用机器自动帮他聚合,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推送给他,不需要用户再去通过一个关键词寻找。有人管这个叫信息流,也有人管这个叫自动推荐。
其实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两个方向代表了未来搜索的发展趋势。
在搜索方面,因为毕竟有很多的积累,在技术上我觉得360 跟百度、谷歌这些公司是可以抗衡的。这些年下来,360 已有几亿用户,也积累了大量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因为用大数据来计算,你才能有这种用户的大资讯。
我们在这两个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可以看到在智能硬件产品上,我们的儿童手表、儿童机器人,都已经能够做到人机对话。我们也和北京电视台合作,和北京市的一些传统媒体合作,投资了新媒体集团。虽然刚刚开始,但是我们会把我们的搜索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发现的技术投入进来,再和内容相结合,我们希望能够在为了探索安全的基础上,也能在用户的手机里面有我们的一些内容软件,能够让用户愿意每天花40 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使用这些软件。
360 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结合发展
我们把人工智能更多地和智能硬件结合在一起。曾几何时,我们认为做一个小硬件,里面放上安卓的系统,就是智能硬件,其实不是;或者我们把电饭煲、净水器、洗衣机都通过WI-FI 跟互联网连上,就是万物互联了,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智能硬件是跟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的人工大脑连在一起的,使得这些计算能力比较弱的智能硬件能够以一种更好的方式跟我们交互。
举几个例子,比如智能手表,在手表上模仿手机,让用户在那么小的屏幕上去触摸各种应用,让每个用户跟东方不败一样拿一根针去戳手表的屏幕,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就在手表中加入语音识别、跟小孩对话的功能,小朋友可以问手表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跟小孩对话比较容易,因为糊弄成年人很难,但跟小孩对话,实在回答不出来,可以把这个问题转移给他爸妈回答。
再比如我们做了智能摄像机,你不可能把家做成一个监控中心,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就拍一张照片,发给主人,这样可以提高家庭安全。还有,如果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起居生活有不正常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出来。
此外还有我们最近做的行车记录仪,放了摄像头在你的车上,它不是简单地记录路况,而是能够识别路面上发生的情况,比如你的车前面有几辆车,你的车跟哪辆车离得比较近,或者有哪辆车突然漂移到你的车前面,我们会做出识别。
当然,我们的步子没有跨得太大,与其盲目地去炒概念,炒无人驾驶,还不如在有人驾驶的车上通过一些辅助提醒的功能,让用户更安全。汽车工业做了一百年,它跟360 有一个共同点,这一百年来它们解决的最大问题,也是用户的最大需求点,就是安全。汽车不像手机,手机如果死机,大不了我们打开电池重启一下,但是汽车1%的问题都不能出,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不谈自动驾驶,就谈智能汽车,它就像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一样,需要经常更新软件。现在很多汽车厂商来找360,我们也已经开发出汽车里面的防火墙,保证汽车不会因为更新了不恰当的软件而失控。自动驾驶听起来是一个很热门的概念,但是我觉得还需要差不多5 年的成熟时间。我们今天也有一个小组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们更多的是把
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我们的智能硬件结合,和我们的安全产品结合,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保护用户。
未来,我相信,人工智能时代一旦开启,那对每个人都是新的舞台。技术进步不可阻挡,甚至它会以指数级的速度逐渐加快前进,我们能做的,就是奋力抢占潮头,迎接变化!
授权书.jpg
2016年3月,在阿尔法狗以4∶1的比分战胜李世石后,我给所有的360员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告诉大家,360是一家科技公司,公司未来的主要业务也一定是围绕着科技展开的。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都做起了送外卖、卖电影票的生意,但360不会随波逐流。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写这封信,是因为阿尔法狗与李世石的对决非常引人注目,包括所有的360员工都在关注。这就说明,人工智能的热度绝不亚于外卖、O2O(线上到线下)这些行业。我坚定地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并且智能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手机,而会呈现多样化形态。
所以,我对360的战略规划就是全线硬件产品向人工智能看齐,从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两个方向深度拓展。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和美国成立了相应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且还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并购。总的来说,360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规划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 最基本的硬件层面,研发、升级可以在云上、端上进行深度学习的专用芯片。
2. 面向大规模深度学习、训练的多机多卡软硬件平台,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各种人工智能的前沿的算法。
3. 基于人工智能的各种智能硬件产品。
4. 在人工智能或者深度学习的基础上,使智能硬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360未来主推的大方向,我对人工智能的设想是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将拥有自主学习功能。阿尔法狗赢了之后,我非常兴奋,我兴奋的不是人工智能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而是它为我们所有人做了一次非常好的概念普及,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
但是,我所理解的人工智能并不是像阿尔法狗那样只表现在下围棋方面,也不是好莱坞电影中可以威胁人类安全。人工智能就像工业革命之后所带来的新技术那样,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360曾经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智能硬件产品,比如360智能摄像机,它背后融合了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并且这些技术每天都在进步。现在,它已经可以智能侦测移动的物体,如果家里没人,门窗被打开了,它就可以发出警报。
虽然目前看来,360智能摄像机还仅仅是一个小产品,功能也有限,但它只是一个开始,我的期望是在不远的将来,它能够根据面容区分出家人和陌生人,能够识别出你的表情是高兴还是悲伤,甚至还能在家里四处巡视,检查家里是否有漏水、漏气、漏电等异常情况。当发展到那个时候,它就是一个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家庭机器人了。
为了加速达成这一愿景,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正在带领团队研发新技术,并且做了以下布局。
1.建立软硬件训练平台:360net
DeepMind曾经推出过DQN项目(deep-q-network),它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游戏平台。我们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并成功建立了一个基于软硬件的训练平台——360net。之所以构建训练平台,是由深度学习的本质决定的:要训练一个系统,大量的训练数据固然重要,同时快速的响应时间也必不可少。
360net支持多机多卡,可以用100块卡或者几百块卡连在一起对深度学习进行训练,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这意味着将来我们还可以吸纳其他的深度学习模块,来减少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对我们的人工智能业务而言,360net是至关重要的根基。
2.稳定、低功耗的人脸分析系统
360的人脸分析系统已经被应用到360手机、儿童手表、行车记录仪。此外,线上搜索也在一步步配置人脸分析技术。人脸分析系统可以对性别、年龄、表情等进行分析,当下直播行业的火热,让这套系统的前景非常可观。
众所周知,在人脸分析过程中,准确定位人脸上的关键点是验证技术的一个标准,我们已经把这套技术应用到了360的产品当中。未来,360还将进一步提升人脸分析的准确度,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大量图像数据的积累。
3.车辆环境感知
我们曾经招募了一个计算机视觉团队,他们来到360之后,主要负责车辆环境感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物体的分类、检测和分割。这是360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布局,通过技术实现车辆和行人之间的精确定位,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
试想一下,在城市环境中,汽车可以自动进行车道线的检测,同时预计出距离红绿灯以及交通摄像头的距离,保证汽车的安全。而在检测出可行驶区域之后,就可以准确地预测道路车辆可移动的轨迹和范围,这对于车的路线预判和选择有巨大的价值。
当然,我对人工智能的设想建立在泛安全的基础之上。这里所说的泛安全指两个方面:传统的线上安全和线下安全。线上安全处理的主要是大数据方面,线下安全则是人与智能硬件的交互,我们把信息传递给智能硬件之后,智能硬件要能理解我们的意图,同时要把它的信息反馈回来。
安全是基础,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考虑舒适、便捷的人工智能式生活。所以,360首先还是要利用IOT技术解决人们的家居安全和出行安全。对于做安全起家的360来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更适合我们的方向。
当手机行业热潮来临的时候,我们视而不见;当O2O模式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依然不为所动。但是,当人工智能的概念进入我的视线的那一刻,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这波浪潮,并为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