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教育应着眼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已成为呼应时代需要、引领学校变革的旗帜。未来,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今天的学校则需要培养植根于深厚中国文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一代新人。
作为一所传统的优秀学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在发展进程中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聚焦育人方式的变革,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突破相对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固定的教学内容、封闭的学校生活,从教育理念、学与教的组织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结构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变革。
本书全面呈现了中关村第三小学这场面向未来,重塑学校的创新实践,从学与教方式的转变和创新、重建学习空间、构建班组群、建构生态大课程实践体系、建设互动互惠的学校社区关系、创建新型教育组织生态等方面,为读者描画了中关村三小创建一所扎根中国文化、融通中外先进办学思想、可与世界优秀学校比肩同行的新型学校的变革实践。
● 可以随意组合的教室是什么样子?
● 学校里竟然也有三室一厅的家!
● 三个年级大小同学一起上课是什么体验?
● 在一所3.0版本的学校当教师是什么感受?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里,一间间独立的教室、一排排整齐的学生,构成了学校*主要的教育空间。但是,当一堵堵墙被推倒,当校园有了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空间,当学校体现出家的味道,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
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实践导师。曾获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当代教育名家等称号。著有《教育其实很美》《刘可钦与主体教育》等。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大家三小:开创面向未来的新时代
第一节? 理念认同可入心
第二节? 可感知的理念生长
第三节? 整体变革的系统设计
第二章
学校 3.0:建筑与教育的最美相遇
第一节? 让学习发生在足迹所至
第二节? 多样学习方式的保障
第三节? 多层次空间: 孕育灵感与创造
第四节? 空间就是课程
第五节? 学校与社区相连
第三章 班组群:大小孩子在一起
第一节? 我们的三室一厅
第二节? 班主任 导师
第三节? 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同伴
第四节? 学习与生活的基地
第五节? 让学校教育更有滋味儿
第六节? 学校变革的最小孵化器
第四章 真实的学习:构建生态大课程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校本印记
第二节? 三个目标、五种能力
第三节?课程的骨架与血肉
第四节?灵动的板块学时
第五节?看见学生,看见学习,看见成长
第六节?田间地头的课程研发
第五章
有问题,有互动: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
第一节? 重塑教与学的文化
第二节? 学习的学习
第三节? 学科的新风景
第四节? 年级与学科的多样组合
第五节? 当儿童对话课程
第六章
行有规、行同矩、心自由:学生积极行为的养成与支持
第一节? 积极行为养成的现实挑战
第二节? 积极行为的五大基石
第三节? 养成积极行为,从这里出发
第四节? 行为评价与三级干预系统
第五节? 循规范,正方圆
第七章
学校中的学校:变革学校管理模式
第一节? 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二节? 人财物,责权利
第三节? 多元参与的学校共治
第四节? 学校变小,文化增厚
第五节? 超越部门边界
第八章
解放教育力:成长在聚光灯下的教师
第一节? 从饭后甜点到主餐
第二节? 做自主发展大餐的烹饪高手
第三节? 项目学习,回到真实教育现场
第四节? 教师发展的美食节
第五节? 走上科学、专业的成长道路
第六节? 是创造者,亦是受益者
第九章 教育共同体:社区中的学校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三位一体
第二节? 社区的庙堂
第三节? 学校对话社区的桥梁
第四节? 打开的校门
第十章
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创造更多可能
第一节? 重构学习关系
第二节? 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
第三节? 共进共赢的学校发展生态
第四节? 多维变革积淀成长动力
第五节? 比肩同行,共创新时代好学校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