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考·潘宁,副教授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前行,建筑设计遇到了许多挑战,这其中的紧迫问题不仅有环境问题,还有不少以建筑实践在文化、社会经济或美学等方面为基本前提的问题,使建筑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被加以分析。虽然我们可以争辩建筑具有自主性,其形式与几何可以被独立地理解,但是我们也可以否认这种所谓的自主性,去探索范围更广的文化条件所产生的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来自技术、社会还是经济。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范围之内还存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架构,而这些理论则将在未来几十年中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传统建筑根深蒂固的地方,往昔的意象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一种修辞,人们对它没有清晰的认识。然而,当我们思考目前建筑的情况时,我们会发现与此相反的看法也是正确的。在许多地方,人们能明确理解传统建筑的定义,而现代建筑却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在过去的50年里,泰国现代建筑一直热衷于寻找自己的定义与身份。是坚持传统的形式与外表吗?是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吗?是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吗?是接受外国的影响吗?如果把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要如何去做。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各种尝试,进而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泰国现代建筑的身份认同依然如同水中之月。
在过去的40年中,许多泰国建筑设计公司都采取了各种方式去阐释热带及现代泰国建筑,哈比塔事务所也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哈比塔事务所已经完成了许许多多规模各异的设计项目。尽管这些项目各不相同,却都被定义于度假旅店的范畴之中。除了满足每个项目的具体要求,建筑师们也在不断探寻一种不仅适用于泰国,也适用于其他地区的当代解决方案。哈比塔事务所的建筑作品与其说是外观独具特色,不如说是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其特点。建筑从来就不是仅为取悦眼睛而建造的,它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人为创造及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建筑就好像是要表达某些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最基本的概念一样。这不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因为所有项目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它体现在建筑与对空间和结构的布局有关的文脉结合上,正是这种结合使得他们的建筑作品与众不同。
对于哈比塔事务所来说,为重新定义作为更广阔视野的组成部分的建筑构造而谈论建筑所处的语境,意味着我们先要重新思考建筑物与其空间和物质环境的联系,这里的物质环境既包括自然地形也包括文化情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的时代性不意味着某个时代的建筑必然要与此前的时代背景完全分离,建筑结构本身也不应被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整体,而应被纳入包括其在内的物质和非物质语境,作为其下的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
对于20世纪早期的热带建筑来说,人地关系曾是开放的,人们与其居住的地方虽然置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却依然受到保护。在每个实例中,人们都可以看出对于建筑来说什么是基本的,主要的,可是到了20世纪末,我们对自然环境的驯化变成简单把我们自己围在玻璃围墙之中。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意识到气候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问题,无论是在泰国还是其他地方,人们都逐渐开始对乡土和传统建筑产生兴趣。哈比塔事务所的这种工作取向不仅仅是出于对回归重建传统及乡土建筑的愿望,虽然他们的做法与那些由此主旨及意图产生的活动十分相近。通过专注于平淡无奇的情况与构造,他们的目标也包括将幻想表现出来,并与日常实践相结合。这种平衡不在于对理想中的传统及乡土文化的崇敬,而在于对变革的接受。为了使建筑结构能够立于其自身所处的既非开始也非结束的地域与时代之中,我们需要对过去与现在进行建构性解释。居住于此的人们或许能将祖先追溯到200年前,但是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即生活在现在的气候需求、功能需求与文化需求之中,那么必将有建筑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存在。
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哈比塔事务所的设计过程往往关注建筑的实际建设,而不会开始并结束于绘图板。设计必须从对生活和环境的调查开始。灵感从不会脱离大背景而存在,它常常来自于某个地方平淡有时甚至是渺小的方面。除了每个项目的纲领性框架外,建筑师们也要考虑每个项目当地固有的材料、劳动力、施工方法和工艺。建筑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空间和形式上,也体现在材料和工艺方面。当材料的功能超出其自身时,建筑也会为人们提供超越其自身的体验。
这种设计倾向使哈比塔事务所能够为不同地点的项目营造出不同类型却互有关联的环境与语境关系。每个项目的设计都经过了对施工地当地习惯的仔细考虑和理解。除了纲领性和风格上的差异,所有的项目均采用有意识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对建筑与景观的整合不仅意味着两者在物质层面具有相似之处,也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对比,即使在外观上不相互匹配,却在内含有时空延续,这种延续为建筑与其所处传统及乡土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开放式框架。通过建筑物整合景观不仅限于外观,还包括时间和空间中的光线、气候、神韵,建筑进入并改造这个大环境,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它与补全周围景观的建筑形成鲜明对照,但也展示出联系的不同表达永远不要将建筑物自身定义为整体,因为建筑从来不会脱离其地点而存在。
除了重新定义周围的景观,哈比塔事务所的建筑也试图回应每个项目当地的局部气候。对于热带地区来说,空间及其周边的围护结构不仅共同创造出人员流通的路径,也创造了光和空气在流动方面的关联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的外壳和表皮远不止体现风格和具有装饰性,它们也在功能、空间和气候层面产生作用。尽管每个项目在风格上都有差异,但空间总是被墙壁包围着的,这些墙壁不受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墙面的定义所限制,相反,其更具多样性。除了标定空间,围护结构让建筑物呼吸、投下阴影,或使光线照射进来。在哈比塔事务所的设计中,空间的联系与相互关联的次序是独特的,其效果则是人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从被围住的空间移动到开放的空间之中。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不单表示他们在物理层面有相似之处,还表示它们已经自然地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建筑的特性从不局限于它的墙壁,它周围的景观往往可以使其自身更加丰富。土地和建筑物的关系不是物质的简单相加,人们更希望在其中看见和谐。
哈比塔事务所的作品常保留人工与自然相互碰撞的痕迹,而非试图消除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差异,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设计来清晰表述建筑物与接纳它的景观之间的具有建设性的对话。这表明被精确定义的建筑要素可以被集成到自然环境中去,并依然保持自己的特性。为了理解这些设计,我们必须超越仅把它们当作视觉上赏心悦目的对象这种观念,进一步关注其在公共及私人这两方面的功能。我们可以从建筑物与其环境的衔接之中,重新定义和解释隐私与围护结构这两者概念上的关联。只要每个场景都以合适的朝向,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并被安置在合适的地点,那么私人空间也可以与公共空间一样开放,与景观相连。建筑、景观和气候不是相互独立的主题,而是一个由复杂的语汇和概念紧密相连的复合体,是展示它们如何在不同的场所被连接在一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取决于对情景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洞察,它必须为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而不能只聚焦于设计对象的形态或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身份被替代,结果产生出一种具有流动性但依然界定清晰的建筑架构。因此,这些建筑从设计师的个人风格角度来说并不具有典型性,但它们在实现现实与理念的统一,在独特环境中进行布局方面却十分有意义。这些设计也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好的兼容性,它们能很好地满足功能框架上的需求,也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改造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这些作品表现出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强大影响力,但是它们也展现出我们的建筑对环境的重塑能力。这些建筑也许不是我们对当代设计进行探索的终点,但是它们依然体现了建筑是怎样对今天这个时代做出回应的。哈比塔事务所的建筑实践特征是:对当代区域有认同感、受气候制约、关注地形的特殊性,因此建筑对当地的影响程度也成为他们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哈比塔事务所的建筑师们的任务不是设计出新颖的建筑形态,而是探索负责任的创新建筑方法。地点本身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并使有意义的设计决策能够产生,进而允许建筑能够与它们整合在一起,共同成长。建筑既不沉默也不喧闹,它们能在其所处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语言,在那里崛起,梳理其存在的语境。建筑物不再是理念的中心,它与自身外延的理念的重新组合有关它们共同成为地域文脉的一部分。
我们一旦把这些不同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描述一个地点的任务就变得更加清晰了。发展语言和概念能够证明相隔遥远、差别明显的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而且当地传统和新的愿景、局部气候和新技术、地形条件和建筑干预、地域文化和全球需求,这些相互分离的事情,也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居住指的就是关注建筑所具有的不同性能,并发现它们所具有的相似之处。建筑不应是令人觉得遥远的,而应带给人熟悉感,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的典型情况。当我们不再用传统与创新、功能与审美、地方条件和全球要求这种二分法来看待建筑,我们会发现建筑与环境和社会的联系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正是这些联系,建筑才能够克服其自身的平凡,将自身转化为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