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成都平原一股迷雾缱绻、石头会说话的客家小镇。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土改前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对新政权和一群陌生人的突然闯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荷锄桑野的农民们,睁大了茫然的眼睛。在变天与反变天的血腥博弈中,切转出了桃花与罂粟花的故事:一个女人与三个带枪男人和一个不带枪男人的情感博弈。而变天与反变天的历史记忆,又是从当下“变地”与“反变地”的对峙中牵扯而来----
成都凸凹,本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1962年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著有《大师出没的地方》《手艺坊》等8部诗集和《花蕊中的古驿》《纹道》等多部随笔集及批评札记集《字篓里的词屑》。小说见诸《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等刊。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编剧。《凸凹体白皮书》收有60位批评家、诗人对其作品的评论。现居成都龙泉驿。
《甑子场》:
禾后来一直在回想,自己到底是何时爱上扣儿的,是甑子场街头的急切问路、是星夜马背上的贴身触动,又或者是无数偷窥中那不经意的一瞬?回想的结果是,这些都不是,爱上扣儿,其实是在那个类似于审讯的职业公干中。
那次审讯,禾居高临下,一双眼睛生出了鹰爪,瘦瘦的爪骨直接伸进了扣儿的心脏,并通过爪骨,一下一下感知着被审者的木梳、流水、《红楼梦》和天气。
重要的是,他居然看见被审者浑身上下散发着桃红的雾!如果不是蛋他阿妈、扣儿的婆婆珍找上门来,禾相信自己一辈子也不会认识扣儿,更别说与之产生非同一般的、甚至超出了政治识别系统的深度联系。
按照安告诉的地址,珍很精准地找到了禾所在的机构“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处”。成都军管会公安处是川西公安厅与成都市公安局的合称,禾所在的该处政治保卫室具体负责肃特、侦察和审讯等工作。禾是政治保卫室二科科长。
禾记得那天白天是个太阳天,晚上他在办公室加班。大约十一点多钟,女公安把一位五十来岁、长得还算富丽的妇女领到了他面前。这位妇女就是珍。珍说自己是甑子场来的,是镇长叫她来的,是来报一个案子的,都走了大半宿了。禾招呼她吃点饭,她说事情急,吃不下,禾再次招呼时她就吃了。
女公安考虑到禾加班会饿,就去食堂端了两个人的饭菜来,哪知珍以为都是她的,一口气全给吃了,吃过之后,她突然就不好意思起来。她一边噎着饭一边吐着话,她说,今天下午,黄幺娘给我说,她看见扣儿被扣了,我们去要人,他们不放,还把高云儿打死了。
禾问:扣儿是谁?珍答:扣儿是蛋的婆娘,我儿媳妇。
禾又问:他们是谁?珍又答:乌、鱼儿,那些有家伙的袍哥人家。
这是禾第一次听见扣儿的名字,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这名字既乡土,又清爽,不像后来,一听见这名字,禾就会紧张,甚至警觉,还甚至腼腆。
禾当即往甑子场打电话,不通。
天还没亮透,禾就出发了。禾带了一个班的公安去,十男一女。考虑到武装搭救对象是一位女老乡,就派了女公安去。十一个人荷枪实弹,打马往甑子场疾驰。禾出发时,珍还在梦中。禾让珍在成都休息休息,待公安把凶手抓住、把她儿媳妇解救后,再回甑子场去,这样安全。
天气阴冷的蜀地,像断气了一天一夜的热血动物。上午九时许,禾就赶到了甑子场上场口。见李阿三正从街场走来,禾手下一名说四川话的公安就上前问道,老乡,你认得乌和鱼儿吗?李阿三说认得认得。
那你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吗?是不是在江西会馆?李阿三说他们本来在江西会馆,可他早上看见他们到广东会馆去了。
禾一行人在得得的马蹄声中去了广东会馆。街上的行人见了马队,纷纷向两边避让。到了广东会馆门口,禾就看见了镇公所的牌子。
安迎上来打招呼,并说敝人是此地的镇长,请问解放军首长有何公干?禾说,我们是公安,不是解放军。安说,请问公安首长有啥事?禾心里发急,直接就问,乌和鱼儿在你这里吗?安说,不在,他们在江西会馆,啥事?说到江西会馆时,安抬了一下手臂,指了一个方位。禾鼻子一哼,啥事?不是你老人家遣我们来的吗?一个小小的治安问题都拿不下,还镇长!走!禾说完出会馆大门左拐,上马,按安指的方向跑去。安愣在那儿,比呆鸟更呆。
安对教官说:去把指导员找来。
小街不宽,但尚能允许两匹马儿并列着小跑。马儿几乎把会馆街跑出了头,都没见着江西会馆。禾正疑惑间,见前方一个女人旁若无人断了魂似的走着。
阴阳不定的天气里,她罩着一件桃红色薄棉袄,新潮,鲜亮,背影却像一个朴素、安静的女鬼。
禾勒马问路。禾不勒马不行,因为面前这个朴素、安静的女鬼毫无知觉地拦住了这支一大早闯入小镇的武装队伍的去路。天气的灰暗、小镇的灰暗以及周遭人马的灰暗,让女鬼的桃红棉袄像一团巨大的坟头磷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