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第3版)》是一部全面而系统介绍进化生物学的教科书。全书共分23章,涵盖了进化生物学的各个方面,还涉及生命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从西方早期的自然神学到达尔文进化论,从生命的早期起源到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从传统的化石和形态学证据到如今的DNA和基因组信息,从经典的群体遗传学理论到物种形成的新假说,从基本的生命之树的构建到进化发育研究的新成果,既充分介绍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产生和发展历史、重要的科学问题以及相应的研究领域,也反映了当前人们在宏、微观不同层次上对进化的认识和新进展。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简洁,语言深入浅出,尤其是各章节均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和参考文献,并配以精美直观的图表和照片,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可作为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是大学教师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自从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壮大不仅使人们对基本生物学过程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同时也促成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分道扬镳,而且还催生出常被冠以“整体生物学”之名的学科。进化生物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整体生物学家来践行的,尽管他们经常宣称进化如果不是唯一、也应该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统一理论,但这种统一或通俗意义上的整合可能还很难界定。
生物学绝不是上述这些细分学科的简单拼凑,尤其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当前,学科间的隔阂正在被打破,统一正在不断发生。如同所有其他生命科学学科一样,进化生物学面对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渗透,其叙事方式同分子一机理性的学科并无二致。由于涉及一系列前沿领域,诸如基因组进化、代谢组、生化通路、复杂系统以及从DNA序列到表型的多种发育过程等,进化生物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强调机理。相反,从事分子、基因组、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则愈发认识到,进化生物学的解释框架、原理以及分析方法不仅有用,而且对他们的领域至关重要:进化科学已整合到整个生物学之中。同时,生物诸多学科,如古生物学、生态学、功能形态学和生理学、动物行为学和分类学,仍将继续在进化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自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进化原理之上。在本书中,我与Scott Edwards和JohnFlue一起尝试将进化生物学和各生物学学科之间的诸多关系进行一些梳理。
随着新的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建立以及对生物学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进化生物学发展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因此更新《进化》一书就显得十分必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非编码:DNA大部分都行使功能,这对于我们理解分子进化具有重大启示;越来越多的争论和证据已聚焦到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进化上的意义;比较基因组学正在不断阐明新的遗传和发育功能是如何演化而成。伴随着新的分析方法的建立,系统发生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历史的、系统发生的视角看问题正在重塑群落生态学;大量新奇化石的发现则丰富了我们对生命历史的认知。
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进化生物学的社会意义和实际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进化研究对解释人类的多样性以及人类的行为具有很多启示意义,当然争论也持续了150多年。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一直认为,阐明进化过程在健康、农学及许多其他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如今这些实际应用已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传统的杂志和新出现的期刊上,如《进化的应用》(Evolutionark,Applications)、《进化、医学和公共卫生》(Evolution,Medicine,and Public Health)。然而,我们不得不提及还存在对进化持反对意见的人或观点,这在美国表现得最为明显,可看作是对科学持广泛怀疑态度的一种表现,这种怀疑论确实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正如在美国就全球气候变化发生的争论一样。
本书延续了前一版的结构,开篇以系统发生作为框架来推断进化历史,并从自然历史的角度来阐释进化生物学。接下来是宏观进化的式样,我觉得它将激发初学者的兴趣,并便于引入一些最重要的生物进化证据,这也是该领域任何一门本科生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宏观进化的式样也包含了进化生物学中许多待解之谜,即进化理论所必须解释清楚的现象。随后的大多数章节围绕进化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过程来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展开,从基因组到种间生态互作。最后一章又回到宏观进化,再次透过进化过程来审视进化的证据、科学的本质与神创论的缺陷,以及进化生物学在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本书没有把人类的进化作为一个单独主题来处理而是贯穿在本书的各个部分,这样可以体现进化科学不同主题与社会和大众的关联,并点明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共性所在。与前一版本相比,本书的每一章节都进行了更新,其中有些章节在方法和内容上都与上一版本大相径庭。
在进化生物学几乎所有领域,文献资料的增长都超乎想象,很多研究方法改变很大,要想及时跟踪或充分理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此,我想再次感谢ScoREdwards(哈佛大学)和John True(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分别在修订基因组进化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章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想我自己将难以胜任这方面的内容。
1 进化生物学
什么是进化?
达尔文之前
达尔文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哲学问题
伦理、宗教与进化
达尔文之后的进化理论
综合进化论
进化的基本原则
综合进化论之后的进化生物学
如何研究进化
进化是事实也是理论
2 生命之树:分类和系统发生
分类
推断系统发生史
系统发生树
用于系统发生推断的数据
推断系统发生:最大简约法
DNA序列的简约性分析:一个案例
系统发生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评估系统发生假说
分歧时间估计
基因树和物种树
水平基因转移
不完全谱系分选
系统发生分析的其他事项
系统发生学的应用和扩展
3 演化式样
对特征演化历史的推断
以分类学为依据推测而来的一些演化式样
生物体的大多数特征都从早先存在的祖先特征演化而来
同塑性很常见
特征演化的速率不同
演化往往逐步进行
外形改变往往与功能改变相关
物种之间的相似性随个体发生而改变
发育和形态演化
个性化
异时发生
异速生长
异位发生
复杂度的增加和减少
系统发生分析揭示了物种演化的趋势
许多分支都有适应辐射演化的现象
基因和基因组的演化模式
趋同演化
基因组大小
重复基因与基因组
4 化石记录中的进化
地质学基础
板块构造
地质时期
地质年代表
化石记录
种内的进化改变
高阶元分类群的起源
人族化石记录
系统发生和化石记录
进化趋势
间断平衡
演化速率
5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
生命的历史格局
生命出现之前
生命出现
前寒武纪的生命
古生代生命:寒武纪大爆发
古生代生命:奥陶纪至泥盆纪
海洋生物
陆地生物
古生代生命:石炭纪和二叠纪
陆地生物
二叠纪末期大灭绝
中生代生命
海洋生命
陆地植物和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新生代
水生生物
陆地生物
哺乳动物的适应辐射
更新世事件
6 演化的地理学
演化的生物地理学证据
分布的主要式样
影响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
检验历史生物地理学的假设
历史生物地理学的分析举例
区域性生物群的组成
谱系地理学
更新世种群变迁
现代人起源
地理分布的界限:生态和演化
生态位
范围的局限性:一个演化的问题
地理分布式样多样性的演化
群落趋同
历史对分布式样多样性的影响
7 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估测与建模
多样性变化速率建模
化石记录中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系统发生研究
显生宙内的生物多样性与差异
生成与灭绝的速率
随着谱系存续时间的推移,灭绝速率会变化吗?
灭绝的原因
大灭绝
多样化过程
物种的多样性会达到平衡吗?
为什么某些类型的生物比其他类型更为多样化?
生物特性对分化的影响
适应辐射
影响多样性的其他因素
8 遗传变异的起源
基因和基因组
突变:概述
突变的种类
突变的实例
突变率
突变的表型效应
突变对适合度的影响
突变的限制
突变是一种随机过程
核型的改变
多倍化
染色体重排
9 变异:进化的基础
表型变异的来源
变异的遗传和环境来源
非遗传性传承的变异
了解进化: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哈迪-温伯格定律
示例:人类MN基因座
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意义:进化的各种因素
等位基因、基因型及表型的频率
近亲交配
自然种群中的遗传变异:单个基因
形态和生存力
近交衰退
分子水平的遗传变异
自然种群的遗传变异:多基因座
连锁和连锁不平衡
数量性状变异
种群间变异
地理变异的模式
基因流
种群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
人类遗传变异
10 遗传漂变:随机进化
进化中的随机过程
遗传漂变理论
遗传漂变即为取样误差
溯祖
等位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遗传漂变下的进化
有效种群大小
奠基者效应
现实种群中的遗传漂变
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
中性理论的原理
中性理论所获得的支持
再论分子钟
基因流和遗传漂变
基因树和种群历史
再论现代智人的起源
11 自然选择和适应
现实中适应的实例
自然选择的本质
设计和机制
自然选择的定义
自然选择与偶然性
实物选择和属性选择
环境是否有效取决于生物
自然选择的例子
演化实验
雄性生殖成功率
群选择
亲缘选择
自私的遗传元件
选择的层次
个体和种群的选择
物种选择
适应的本质
适应的定义
认识适应
对适应性演化的观察
自然选择和适应所不具备的特性
适应的必然性
完美
进步
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道德和伦理
12 自然选择的遗传理论
适合度
自然选择的模式
定义适合度
适合度的要素
选择的模式
定向选择
天然种群中的有害等位基因
平衡选择维持的多态性
杂合子优势
各种拮抗选择
依频选择
进化改变的多重结果
正向依频选择
杂合子劣势
适应景观
选择和遗传漂变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选择的强度
自然选择的分子证据
依据地理变异来检测选择
选择的检验: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
基于DNA序列来检测选择:理论期望
选择的分子印记
人类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
适应性:起因于新变异还是现存变异
13 表型进化
表型性状的遗传架构
表型变异的组分
遗传漂变驱动的数量性状进化
数量性状的选择
对定向选择的响应
对人工选择的响应
自然种群的方向性选择
稳定化选择和分裂选择
数量性状的关联性演化
关联性选择
遗传相关
遗传相关如何影响演化
遗传学可以预测长期进化吗?
反应规范
渠限化
表型可塑性
变异性的进化
适应与制约
遗传制约与适应
适应可以拯救物种的灭绝吗?
14 生活史进化
个体选择和种群选择
最优表型建模
作为适合度组分的生活史性状
生殖力,单次生殖和多次生殖
年龄结构和生殖成效
权衡
生活史性状的演化
寿命和衰老
生殖年龄时间表
后代的数量和大小
生活史和交配策略
增长率的演化
15 性与繁殖成效
突变率的进化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性的悖论
重组和性的利与弊
性与重组优势的假说
性别比与性分配
近交与远交
性选择的概念
雄性间和精子间的竞争
通过配偶选择达到性选择
配偶选择的直接利益
没有直接利益的配偶选择
性选择主题的变化
16 冲突与合作
冲突建模
社会交往互动与合作
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的合作
通过共享基因的利他行为进化
合作和冲突的舞台:家庭
交配制度和亲代照料
杀婴、堕胎、同胞竞争和残杀同胞
亲子冲突
真社会性
亲缘选择还是类群选择?
遗传冲突
细胞质遗传
减数分裂驱动
分离后致畸者
转座因子
亲本基因组间的冲突
寄生物、共生生物、个体、组织水平
人类行为与人类社会
人类行为的进化研究
文化进化以及基因-文化共进化
……
17 物种
18 物种形成
19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进化
20 基因和基因组的进化
21 进化和发育
22 宏进化:物种水平之上的进化
23 演化科学、神创论和社会
术语汇编
图片版权说明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