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
定 价:49 元
丛书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
- 作者:林鸿潮 著,黄进 编
- 出版时间:2017/8/1
- ISBN:9787562075882
- 出 版 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925.301
- 页码:32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内容涉及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公务员、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论的程序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充分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调查、实习实践、团队研讨和专题研究等教学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同时,考虑到学生未来工作或继续深造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准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
我想说说自己学习行政法的经历和心得,对于大家学习行政法,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之所以说是对“大家学习行政法”而不是“大家学好行政法”作为参考,并不是谦虚,而是我确实不知道自己的行政法学得算不算好。不过,我好歹学了、也教了很多年的行政法,学生们的评价大体还不错,至少算学得不差吧,所以觉得我自己的经历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参考。
我和行政法的缘分完全是一场偶遇。我上本科的时候,行政法学得并不好。当然,这不怪给我们上课的胡锦光老师,而是因为我自己实在没兴趣;这其实也不怪我,因为我的大多数同学也对行政法不感兴趣。所以,我在当了老师之后,每当看到对行政法怀着浓厚兴趣的本科同学,总是暗自惊讶和敬佩。我念本科的时候,主要精力都用于去学习民法和民诉了。所以,当我被确定保送(现在叫推免,不过我不喜欢这个叫法,“保”和“送”多好听啊!)本校研究生之后,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知识产权专业。但是,后来学院说保送的同学不能选择民商法(包括知识产权)、经济法和国际法这三个热门专业,导致我最终没有念成知识产权专业。这个限制保送生选择专业的事情,当时在人大法学院还引起了一场小风波。当事的分管副院长韩大元老师颇为我们这几个保送生说了好话,争得了一些权益,我是很感动的,所以就选择了他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宪法和行政法。到了入学面试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专业来了一位新老师,是搞行政法的,很和蔼亲切。后来一打听,是刚刚从重庆市社科院调来人大的莫于川老师,尽管那个时候我对什么是行政法基本上还是一头雾水,但我还是找到莫老师,说要跟他学习行政法。
上了研究生,我的行政法依然学得不好。当然,这也不能怪我的导师莫于川教授,而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好好地进行专业学习:由于我们是人大法学院第一届两年制法学硕士,时间本来就短,还碰上2003年“非典”停课(后来并没有补),再加上当年司考因“非典”而延期,以及后来又要应付研究生英语考试(我的英语一直学得不理想),导致留给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就特别少了。并且因为我决定考博,但人大的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入学考试有个很奇葩的做法,就是不考行政法,只考宪法。所以,我在努力考博复习时也没有学过一丁点的行政法,但最后居然还是考上了博士。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正式学习行政法,但走的是“野路子”。当时,我为了挣一点生活费,在一位师兄的引荐下开始去讲司法考试,讲的自然是行政法。由于上这个课的学生都怀着考试过关的目的,并付了不菲的代价,他们对老师授课效果的要求很高,所以讲这个课压力很大。在这个压力的倒逼下,我不得不头悬梁、锥刺股地边学边教,现学现卖,吐血恶补。大约过了一年时间,我才感觉自己的行政法功底变得比较扎实了。所以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这句话适合对小孩子说,对于成年人,应用或者说需求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以致用才学得最快。
虽说我学行政法的经历是个不折不扣的“野路子”,但毕竟还是把它学懂了、学通了,起码是能够用来教学、科研、混饭吃,这里还是有几点值得总结的心得:
第一,学好民法、民事诉讼法对于学好行政法至关重要。我是由于意外的原因学的行政法,之所以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可以用来教学的水平,和原来有着比较扎实的民法、民事诉讼法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行政法这个学科很年轻,它的很多概念、体系和范式来源于民法,而行政诉讼法更是脱胎于民事诉讼法,学好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上的很多东西就能够触类旁通,特别是关键性的东西才能够理解得透彻。
第二,学点公共管理对掌握行政法大有裨益。公共管理是行政法的上游学科,这两个学科在建立之初甚至是不分家的,后来虽然分家了,但还是一个屋檐下的近邻。不懂公共管理就去学行政法,很容易脱离实际,在纯粹的逻辑思辨中打转,讲一些很雷人的话。我在硕士研究生期间虽然没有花多少时间去学行政法,却花了不少时间去学了很多公共管理的课程,有了这个基础,在认识行政法律现象、解决行政法律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第三,永远不要被“套路”。法学学科讲究一个体系和逻辑,很容易形成套路。是不是掌握了这个套路,往往被看作你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因为有了这个套路,很多问题就都可以套进去并得出一个结论,还能够自圆其说,如同在流水线上生产东西,机器一转,立等可取,感觉良好。这样学习行政法最多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庸才。行政法这个学科还很稚嫩,很多东西远远没有定型,很多“通说”也未必符合实际,通过套路就能够得到正确结论的东西其实很少。学习行政法,永远要有怀疑精神,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不被套路所羁绊。因时而变、因事而变,用理论去衡量实践,再用实践去修正理论,如此往复无穷,才是行政法的活力之源。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行政主体
第四章 公务员
第五章 行政规范
第六章 行政行为
第七章 行政许可
第八章 行政处罚
第九章 行政强制
第十章 行政程序
第十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的程序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
第十八章 行政复议
第十九章 行政赔偿
第二十章 司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