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杀意的仇恨,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一场精心编制的谎言。这谎言被反复传颂,受众往往是既无权无势,又无法从另一角度审视世界的人。我的父亲正是这一谎言的忠实信徒,而他曾一度想让我也陷入这一谎言中。
我穷尽一生,想要弄清楚让父亲走向恐怖主义道路的原因。而每每想到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他的血,我就倍感挣扎。我想通过讲述我的故事,带给人希望与启发,告诉大家一个在狂热火焰中成长的年轻人,如何走向一条非暴力的路。我不敢说我的人生有多么辉煌,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旋律,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1990年11月5日,扎克·易卜拉欣年仅7岁时,他的父亲埃尔-塞伊德·诺塞尔枪杀了犹太保卫同盟会的领袖。在狱中,诺赛尔参与策划了震惊世界的世贸中心爆炸案。在一段臭名昭著的视频录像中,本·拉登曾经号召世界要铭记“埃尔-塞伊德·诺塞尔”这个名字。
易卜拉欣在恐怖主义的阴影中度过了童年。在父亲锒铛入狱后,他和家人搬家二十余次,却始终在精神上受父亲罪行的困扰,并因此受他人的排挤与控诉。尽管思想极端的父亲试图将他的狂热信仰灌输到易卜拉欣的脑中,这个羞怯而笨拙的男孩却从未与仇恨产生共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了解父亲恐怖主义行为的易卜拉欣,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从小被灌输偏见与仇恨,并本可能追随父亲脚步的男孩,如何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并选择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罗永浩感动推荐
点击超过10亿的TED演讲
《我的父亲是恐怖分子,但我选择了和平》
我穷尽一生,想要弄清楚让父亲走向恐怖主义道路的原因
而每每想到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他的血,我就倍感挣扎
引起杀意的仇恨,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我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
在恐怖分子的家庭里长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扎克·易卜拉欣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参与谋划了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
本·拉登曾因此号召世界要“铭记埃尔-塞伊德·诺塞尔”。
在恐怖主义阴影下长大的易卜拉欣,却走上了一条和父亲截然相反的道路。
译者序 逃离仇恨的基因
张秋晴
2015年年初,刚从欧洲回来,我就接到旧时在TED to China译制部老友Kevin的消息,说中信打算把TED Books引进中国,正在物色翻译,问我有没有兴趣。当时工作上项目压得紧,还有些迟疑,但是看到邮件里发来的一本书,立刻眼前一亮——正是这本《我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之所以和这本书产生火花,起初是因为我对国际事务与宗教的兴趣与经历。在大学期间,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英语辩论上,足迹跨越欧亚,结交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信仰和成长经历的辩友。在看到校园之外更广阔世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对国际关系认知的匮乏。因此,在马德里IE商学院上学期间,特地多选了IE国际关系学院的课程,师从前任联合国驻科索沃、卢旺达和海地官员,欧洲智库FRIDE的主席何塞·路易斯·埃雷罗(José Luis Herrero)教授。在这门围绕当代国际冲突与争端解决问题展开的课程中,教授反复提及约翰·加尔通(John Galtung)的“文化暴力”概念,即选择性地放大并具有目的性地诠释文化中的某一方面,并用之为直接性或结构性的暴力进行辩护。书中的当代宗教激进主义正是这一概念的典例,通过对宗教经典的极端主义解读,为其进行直接性暴力行为(恐怖主义袭击)进行辩护,并以此对结构性暴力(如对同性恋和犹太人的歧视与仇恨)加以正当化与合理化。因此,对于商科出身的我而言,翻译这本书成了在课业和工作之外,对国际关系这一领域学术热忱的延伸。跟随着扎克的笔触,翻译着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对文化诠释在正当化暴力中所能起到的强大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但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感触更深的,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三个观点。
其一,他人灌输的偏见无法战胜个人对真实世界的经验。书中,长大成人的扎克在游乐园的第一份暑期工作,让他逃离父亲与继父的阴影,接触到真实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不再被标签化、妖魔化,不再是袭击的目标,而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真诚友好的人。这让作者开始质疑成长过程中被反复灌输的教条,开始真正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世界,用自己的脑袋独立思考。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在巴以地区旅行时,萍水相逢却热情收留我的犹太人和穆斯林朋友,以及在平静的巴勒斯坦小镇上,来自以色列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人聆听巴勒斯坦地区创业者的项目展示,带有公益性质地进行投资的场景,打破了我对这个地区充满贪婪与仇恨的印象。的确,当距离缩进,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时,虽不能完全排除文化与信仰的影响,但总比他人选择性的复述与刻画要来的更为真实。
其二,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书中,年幼的扎克在仇恨与暴力的阴影中长大,他父亲的同伙希望他能“子承父业”,负责他父亲案子的FBI探员则害怕他步父亲的后辙。而扎克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无论环境如何,最终做出选择,决定命运的还是自己。这让人想起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同于物,是面向未来的,具备无线可能的“自为”主体,他的行为表征的存在塑造了他的本质。人是自由的,正因为他有选择自己采取何种行动的能力,能够利用自己的超越性看到自己行动在因果作用下产生的影响,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让自己的存在决定自己的本质。正因为一个人的本质是由他的行为来定义的,所以评价人的依据,不是他的固有身份,而是他的所作所为。这一存在主义推论,与作者在书中向母亲坦言,自己从此只以行为评判他人的故事也是一致的。
其三,非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如果说通过真实经历打破偏见能够消除文化中对直接与结构性暴力的合理化诠释,让非暴力变得理论上可行的话,明确个人选择能够超越环境影响,决定未来结果的存在主义,则让非暴力变得事实上可行。扎克用自己的故事说明,支持恐怖主义暴力的偏见与谎言最终会被打破,而个人能够也应该坚持非暴力,“赋予对手人性,意识到自己与他们所共同感受到的渴望与恐惧,共同合作,化解矛盾,而非以暴制暴。”这种富于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的非暴力,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解决争端的手段。否则,用暴力制造恐惧,让双方相互妖魔化并予以暴力反击,用仇恨制造仇恨,冲突将不会有停止的一天。
最后,感谢TED to China的牵线搭桥和中信出版社的辛勤工作,TED的口号正是“睿思博传”(Ideas worth spreading),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其中,将这样深刻的故事引入中国,让更多人发现它的价值。
扎克·易卜拉欣,1983年3月14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父亲是一名埃及裔工业工程师,母亲是一名美国教师。在易卜拉欣7岁时,他的父亲开枪射杀了犹太捍卫联盟的创办者——拉比梅厄·卡罕。在监狱内,易卜拉欣的父亲埃尔-塞伊德·诺塞尔参与策划了震惊世界的世贸中心爆炸案。易卜拉欣的童年在四处搬迁中度过,为了躲避知道他父亲的人而隐姓埋名。如今他决定将自己的余生致力于批判恐怖主义,传播和平与非暴力。2013 年他参与了 TED 在纽约市的选拔,被选中于次年的TED大会上演讲。他的TED演讲是本书的灵感来源。
杰夫·盖尔斯,曾为《纽约时报》书评版、《滚石》杂志和《新闻周刊》撰稿,并担任《娱乐周刊》的首席编辑。他第一部写给年轻人的小说将于2016年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
译者序 逃离仇恨的基因
第一章 1990年11月5日,于新泽西州克利夫赛德帕克市
第二章 此时此刻
第三章 1981年,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
第四章 1986年,于新泽西州泽西城
第五章 1991年1月,于纽约市雷克岛改造所
第六章 1991年12月21日,于曼哈顿纽约市最高法院
第七章 1993年2月26日,于新泽西州泽西城
第八章 1996年4月,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
第九章 1998年12月,于埃及亚历山大港
第十章 1999年7月,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第十一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