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创新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突破管理者理性的假设前提,结合行为金融理论,首次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研究了管理者非理性心理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决策的影响,从而拓宽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方面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研究。
二,将管理层权力理论引入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决策的研究中,强调了限制管理者权力有利于减少过度自信管理者对企业决策产生不良影响的关键作用,为企业从公司内部寻求克服管理者过度自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机制。
三,将产业组织理论的内容纳入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统一分析框架中,强调产品市场竞争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纠偏中的重要作用,为管理者个人及时纠正主观认知偏差,完善公司资本结构动态决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引导条件。
资本结构一直是公司财务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由于静态权衡理论的发展受到了众多理论的挑战,权衡理论的支持者们进一步发展了动态权衡理论,为企业时间序列上的资本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在最优水平下企业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向目标水平进行调整的速度和方式取决于对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与调整收益的权衡。现有研究从宏观经济环境、制度背景、行业特征、企业特征等多种视角研究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与调整收益的重要因素,极大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但已有研究都建立在管理者理性的研究假设之上,而对于管理者非理性认知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的研究十分匮乏。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中,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管理者由于多年身居高位和成功经历导致的过度自信在企业决策中的影响十分突出。管理者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和引导者,他们自身的个人特征会体现在企业的决策中,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也不例外。那么,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非理性特征是否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产生影响?如果存在,二者的内在作用机理如何?最后,针对管理者非理性特征在企业决策中的不良影响,又如何寻求缓解之策?
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展开了本课题的研究。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的框架下,分析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如何影响管理者对资本结构调整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并分别从调整速度和调整方式两个方面检验影响后果和影响过程。通过对资本结构和行为金融学等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笔者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和价值,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同时还低估了企业可能会面临的破产风险。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与调整收益的错误估计,容易做出次优的资本结构动态决策,导致企业价值损失。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而且产生了负向的经济后果。书中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解答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怎么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问题。
林慧婷,管理学博士,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2015年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主要讲授《财务管理学》等课程。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北京市教委一般项目各一项,曾在《会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杂志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财务决策
2.1.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
2.1.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股利分配
2.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2.2.1 动态调整理论的发展
2.2.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2.2.3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3.1 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 研究设计
3.3.1 实证模型与变量
3.3.2 数据、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3.4.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3.5 稳健性检验
3.5.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3.5.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3.6 本章结论
第4章 管理者权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4.2.1 研究设计
4.2.2 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管理者权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4.3.2 管理者权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调整方式
4.4 稳健性检验
4.4.1 内生性问题
4.4.2 其他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产品市场竞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5.2.1 研究设计
5.2.2 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产品市场竞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5.3.2 产品市场竞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调整方式
5.4 稳健性检验
5.4.1 重新定义产品市场竞争,对价格成本边际指标进行行业调整
5.4.2 寻求其他衡量市场竞争差异的指标
5.4.3 重新设定模型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