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
定 价:60 元
- 作者:钱书法 等 著
- 出版时间:2013/9/1
- ISBN:9787514138801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A811.64
- 页码:36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但大企业不多,“旗舰”企业更少。如何全面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工演进、组织创新与经济进步: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研究》运用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分析范式,聚焦本土企业突破全球价值网络分工陷阱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在重塑产业整体竞争力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第三条路径”,即在分工、创新与市场规模扩大的循环互动中“内生”出有别于传统价值链理论的新攀升方案。
钱书法,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经济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库成员等。
导论
第一篇 基本原理
第一章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演进和现时代发展
第一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社会分工制度的现时代发展
第四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现实应用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范畴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分工形态理论的贡献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分工动态演进理论的贡献
第四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第五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商品与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第六节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对生产组织理论的贡献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研究视角
第一节 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第三节 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
第四章 社会分工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产生、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第二节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第四节 当代社会中社会分工形态的特点及其分工形式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新增长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第四节 新产业组织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
第五节 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篇 理论应用
弟六章 分工与专业化经济:产业组织演进的历史依据
第一节 劳动分工及其深化
第二节 劳动分工深化与产业报酬递增
第三节 人类早期及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分工与专业化
第四节 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后的分工与专业化
第五节 新技术革命以来的分工与专业化
第六节 产业组织新形式的区域性例证
第七节 企业系列体制的构建
第七章 产业组织演进的新阶段:企业社会性分工
第一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产生及其内涵
第二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两种典型形式:下包制与模块化
第四节 模块化分工组织的结构及其特征分析
第五节 模块化组织运行效率的数理分析
第八章 中国产业组织转型:基于企业共生模式的分析
第一节 共生模式与共生机制
第二节 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组织形式演进总趋势
第三节 日本与中国产业组织形式比较
第四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与中国企业共生组织的转型
第九章 产业组织演进的双重动力:创新与分工
第一节 分工与创新的理论共通之处
第二节 分工广化与产品创新
第三节 分工深化与工艺创新
第十章 企业社会性分工背景下的技术刨新与市场结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下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新特点
第三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下市场结构与技术仓9新的关系
第十一章
社会分工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
第—节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非一致性原因分析综述
第二节 就业与社会分工深化的数理模型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分工广化的数理模型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三篇 区域实践
第十二章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主导产业选择
第一节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第二节 实证研究:以江苏三大经济区域为例
第十三章 分工视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部门与制造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十四章 产品内分工与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贸易结构变动的优化效应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对贸易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四篇 国际视野
第十五章 产品内分工陷阱:理论解释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企业社会性分工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解释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
第四节 产品内分工陷阱的案例实证
第五节 理论比较与对策建议
第十六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内分工陷阱:原因及对策
第一节 模块化陷阱及其产生原因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中国汽车企业摆脱低端锁定陷阱的成效分析
第十七章 本土企业如何突出重围: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本土企业攀升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分工理论范式下的本土企业攀升路径
第三节 本土企业价值链攀升对策比较
第四节 企业社会性分工与国家价值网络的自主建构
全书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