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文章主要来源于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论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民生发展”为主题。本书共精选论文14篇,分为社会管理体制转型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文化变迁与传承、基于群体视角的社会治理四个部分,涉及贫困、慈善、养老、产权、传统文化、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等议题,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民生发展”这一主题。
孙壮志,男,1966年生,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中国社科院监察局局长,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青年称号。曾任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中亚室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中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国委员、瑞典《中亚与高加索》杂志中国编委。2011年获得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政治、上海合作组织、廉政理论与实践。
黄丽娜,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处工作。编有《社会治理:新思维与新实践》等。
谭旭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心理学博士。
第一部分 社会管理体制转型与创新
贫困问题的根源、治理经验及公共政策选择【孟翔飞】
试论我国慈善监管的转型【陈为雷】
调适与整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
——基于新疆M村的调查研究【赵 茜】
第二部分基层社会治理
话语促成的“共谋”:以北京市城中村拆迁为例【刘怡然】
产权的不完全转移:地权流转的一个分析框架【王庆明】
“逆城镇化”背景下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研究
——以大理“新移民”为例【张 慧】
第三部分文化变迁与传承
影视传播与族群文化发展
——以边境少数民众村寨生活文化塑形为例【彭流萤】
以《双伯郎》《关公祭刀》论石邮傩神的宗族化【黄清喜】
论“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杨建海】
第四部分基于群体视角的社会治理
个案工作对出狱女犯的介入研究【艾 晶】
农民工收入水平代际流动主观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504份问卷数据的分析【陈旭峰】
追寻认同——国家-社会关系转变与慈善公信力的重建【刘 威】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研究【史 斌】
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表现
——基于豫西五村的调研分析【李全喜 王云航】
Tables of Contents &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