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人们追求自己向往的社会形态的一种工具。慈善皆政治。所以,要确定慈善事业的改革方向,需先探讨下述这一问题,即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自清末以来,我们一直尝试建设一个“欧化的中国”,但事实证明,这一条道略走不通。而其走不通的原因,正在于这一理想并不契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对于社会的一切想象,如果脱离了现实这一基础,就无法转变为现实。这是已经被反复证明的道理。
慈善事业的改革,风雨欲来。诸多学者提出了多项改革主张。《反思慈善改革:慈善的政治属性》作者基于十多个案例调研,逐项整理、总结了他们提出的这些主张在实践中的效果,发现它们都遭遇了滑铁卢。通过总结、分析,作者提出,这些改革主张都是基于“欧化的中国”的社会理想所提出来的,所以,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相脱节,是很难转化为现实的。
最后,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与反思,作者总结了一套安置中国的各类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勾勒了自己的宏观改革蓝图。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的社会。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对中国社会的想象是以西方为模板的,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以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等的社会形态为模板的。现在,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想象具有相当的“政治正确”性,同样也吸引着我们,因为西方国家曾经强大到我们难以为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问题是,这样的模板,真的能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结构,能够落地生根吗?
慈善领域是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慈善领域中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政治高度相关,“慈善皆政治”。所以,笔者选择以慈善领域作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理论进行探索的一个突破口。
2015年夏天,笔者去找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向它申请了一笔研究经费。笔者最初申请这笔经费的目的是想要开展慈善市场化改革研究。那时笔者还年轻,又一直接受西方式的教育,认为市场化改革是破解中国慈善事业困局的关键。而且,只要将慈善领域的改革经验稍做调整,就可以为中国宏观政治的改革提供借鉴。换句话说,笔者曾经与诸位读者一样,认同主流的想象,并致力于为这一想象的实现而努力开展研究。
此后,笔者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研究,先后调研了10多个城市的20多家慈善组织,访谈了70多位从业人士。随着调研的逐渐深入,笔者逐渐否定了之前的看法。笔者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想的不同:凡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运作的组织,基本都不太成功;凡是结合中国实际,做出针对性调整的组织,反而运转得较为良好。这也就是说,西方理论在中国行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实的情况令我困惑。
随着思考的逐渐深入,笔者终于达到了社会结构这一层次。我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方不同。慈善皆政治,慈善事业的改革是政治改革的一个缩影,而政治改革成败之关键又在于改革的目标是否契合现实的社会结构。所以,慈善事业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其前提就是改革方向要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结构保持一致。否则,改革的力度越大,失败也就来得越快,结果也会越糟糕。中国社会的结构与西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根本性的,非个别组织所能改变。所以,凡是采用西方模式的组织其结果都不太理想。这也就是说,我们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想象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我们对西方社会的向往遮蔽了我们的双眼,令我们一味地盯着西方社会这个模板,而忘了回头看看中国社会的现状。我们一味地希望按照西方模板来建设中国社会,而毫不顾忌这个模板是否适合这个本体。我们拼命地削足适履,制造出了悲剧。如今,中国某些学者大力倡导的慈善事业改革模式,正是这种削足适履的一个反面的例子。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在于清末的败局。百年前,在经历数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我泱泱大国终于败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于是,数代精英前赴后继,开始寻找出路。洋务派、维新派、新青年等诸多英豪渐次登场。他们的探索精神固然可贵,但由于没有经验,加上成功心切,最终未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他们没有对中国社会之现实做细致的考察,而是希图直接照搬西方的模式,与中国社会做简单的结合,甚至想直接用西方的模式替换掉中国原有的内容。这是一种战败后民族的应激反应,是盲目冲动卞的非理智举动。坦率地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任何一次社会改革都不是照搬一下别人的成果就能轻易成功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我们要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找到适合变革的种子,并加以细心培育,直至使它生根发芽,开出现代性之花。这样的现代性之花才是真正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的土壤之上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花朵。虽然这样的现代性之花并不拒绝世界主流的价值观,但也不会贸然照搬这种价值观。它的重心还是放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表达之上的。所以,在百年后的今天,终于到了我们反思百年前的那场大变革的时候了。我们要反思他们的改革,并将之调回正确的方向。
当然,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社会在历经百年波折后,存在断层。那就是说我们的社会历经了彻底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翻天覆地、造海移山的,所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部分正确的。毕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步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革无法彻底摧毁我们社会的基本结构。事实上,这些变革也的确想动摇这一基本结构。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尝试虽然规模浩大,但无一成功。
褚蓥,浙江湖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师从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著名专家王名教授。兼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国内知名机构的专家成员。出版有《美国私有慈善基金会法律制度》等专著及《欧亚三十二过基金会法律精义》等译著。
第一章 引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
第一节 神之共同体
第二节 自由之家
第一卷 慈善价值:家中之爱
第二章 家父之爱
第一节 被遗忘的慈善价值
第二节 庸俗的功利慈善
第三章 家人之爱
第一节 伦理体
第二节 伦理的地域性
本卷结论:欧化的中国?
第二卷 家:临场之父
第四章 反思官办慈善组织改革
第一节 去体制化的反例
第二节 去体制化的尴尬
第三节 改革中的平衡状态
第四节 去行政化改革的定义
第五章 反思民办慈善组织改革
第一节 民办组织独立化的反例
第二节 民办组织的归附
本卷结论:临场之父
第三卷 家人:平衡的两端
第六章 反思民间慈善
第一节 慈善创新的深意
第二节 慈善创新的正确方式
第三节 社群慈善的转向
本卷结论:平衡的两端
第四卷 自由之家:慈爱之父
第七章 情感与理性
第一节 互适结构
第二节 运作机理
第八章 互适的毁坏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情感的极化
第三节 理性的极化
第四节 本性的极化
本卷结论:慈爱之父
最终结论:中国慈善该向何处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