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
定 价:89 元
丛书名: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主编No.12018版
- 作者: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 李群 著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520122504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N4
- 页码:308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小16开
本皮书将立足北京科普建设现状,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构建北京科普驱动力评价模型,该模型无论是研究思路的设计、指标选取还是模型选择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整本蓝皮书的选题、构思方面也具有独特之处。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政策篇和案例篇,分别对北京科普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给出了北京发展科普事业的对策和建议。
序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科普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一系列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大好局面。可以这样说,综观世界各国,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国一样,对科普事业这样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策引导。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普事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如科普的理念、目标建设与世界科普发展走向之间的差距;科普的发展与公众对科普的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科普教育较多关注形式而缺乏深度教育的状况;科普的快速发展与科普创新之间的不均衡;重视在知识层面上的普及,而缺乏实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综合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从科普的视角在树立公众的科学精神与价值观上,仍显得落实不到位。
瞭望世界,当今正处在一个由信息时代走向创意时代的历史跨越期,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决胜未来的全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因此,在新时代,必须加强科普的理论研究,以先进的理念解决那些在科普实践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公众对科普的诉求,也不仅仅是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上,而且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与科学的方法,去生活与工作,并创造美好的未来。树立科普理念和加强目标建设,已成为推动科普登上新台阶的根本基点。
同时,也应该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科普事业奋发进取、砥砺奋进,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我们应该树立自尊、自信,结合实际,认真总结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以推动科普工作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
李群,男,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预测与评价、科普评价。科技部、人事部等部门的咨询专家,北京市科委科普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点评审专家。出版专著5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持北京市科普专项《开展北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试与评估》。主要代表作:《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4)》(文献出版社,2014年)、《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5-2016)》(文献出版社,2016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的评价及其实证分析》(社科出版社,2014年)、《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科出版社,2005年)、《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量化分析角度考量》(2013年)、“中国科普人才发展调查与预测”(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抽样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我国R&D 科技人力资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适配关系及其对策”(经济要参,2013年)、“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UK),2011)。
Ⅰ 总报告
1 北京科普事业发展情况分析【李 群 孙 勇 高 畅 邓爱华 刘 涛】/001
一 引言/002
二 “十二五”时期北京科普事业发展回顾/003
三 “十三五”时期北京科普事业发展展望/010
四 北京科普发展指数及科普综合评价/020
五 北京科普事业发展政策建议/032
六 主要贡献及创新/038
Ⅱ 理论篇
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科普政策法规历史沿革与展望【王 宾 龙华东】/054
3 北京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配套政策综述【胡慧馨】/070
4 北京科普工作服务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探索【高 畅 邓爱华 李恩极】/088
5 北京大科普事业发展及国际化建设情况报告【臧翰芬】/102
6 区域性科普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北京科普发展指数构建过程【李 群 汤 健 刘 涛】/116
Ⅲ 专题篇
7 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热度探析【贺文俊 周一杨 高俞奇 王 伟】/131
8 大数据技术与北京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董全超 侯岩峰 李 群 刘建成】/143
9 北京科普人员现状分析与评估【马宗文 陈 雄】/152
10 北京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供给研究【李 达 李 群】/164
11 新形势下北京科普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杨 琛】/181
Ⅳ 案例篇
12 “北京科普”品牌影响力和北京新媒体科普资源平台建设报告【邱成利】/197
13 在京津冀率先开展“公民科研”活动的实施路径研究【张九庆】/223
14 通州区社区科普体验厅建设模式探讨【陈 杰 刘玲丽 李 杰】/234
15 驻京科研机构科普宣传的途径与效果分析
——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为例【白加德 胡冀宁】/248
16 北京市科普专项工作发展及管理情况浅析【张庆文 祖宏迪】/260
Abstract/277
Contents/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