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战略是河北地区农村就地城市化发生的三股内在力量。河北农村就地城市化是在历史形成的行政化均衡的小城镇格局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乡镇政府主导的廉价工业化的结果,并以牺牲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本书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来阐释河北农村的发展,并与日本农村、中国台湾农村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方式。
我国对于城市化道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受冷战的外部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等内部形势的影响,寻求更平衡的区域工业发展,缩小工业和农业的差距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可以说是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理论的高度概括。
其实,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对工业和城镇布局的调整——包括城乡二元体制的提出、1960年代三线工程的建设,以及极端的“上山下乡”运动,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以及随后的西部大开发等,都是国家试图在严峻的国际竞争中,寻求更好的发展而采取的协调内部资源和利益的一种努力。比如,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发展国防而对重工业集中投入,改革开放后为了吸引国际资本、接纳国际传统制造业而在广大沿海地区设立廉价的开发区,等等。在这一大的历史脉络中,集中困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在1950年,迫切的发展愿望和低下的工业水平使决策者错误地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政府在城市通过配给制,保障城市人口的基本生活。在农村,政府则通过土地公有和建立人民公社,将除口粮外的农业产品全部上收,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工业部门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农村人多地少的现实和几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仍是困扰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无疑,1980、1990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快速的城市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但户籍制度却阻碍了实际已经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城镇的正式居民。两亿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后代又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的棘手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何去何从?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多是自上而下、脱离实际、缺少根基的研究。比如,通过拉动消费促进农村发展等很多做法都是政府强加给村镇的。在规划方面,由于一直以来农村规则不归城市管,农村发展缺乏应有的技术协助和指导。与此同时,基于城市情况发展起来的规划和建筑规范更是与农村的现实多有不符。虽然国家日益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村镇规划和治理仍然是一块短板。
李阿琳攻读博士期间参与了我负责的一个课题,当时我们对河北蔚县开展了农村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基于对农村生活、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李阿琳决定研究农村城镇化问题。对此我很高兴,鼓励她借参与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的机会,对河北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看能否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李阿琳在河北农村做了扎实的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文献资料。通过数理分析,她逐渐发现了“分散型”“聚集—分散型”和“聚集型”三种典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显然,这与加拿大学者麦吉(McGee)基于东南亚的观察提出的城乡延绵带(desakota)模式以及英国早期的工业发展模式都不尽相同。应该说,李阿琳总结的这三种就地城镇化模式对中国农村地区城镇化研究是一个重要补充,对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李阿琳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又系统考察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并收集了大量相关文献。这些都大大开阔了她的研究视野,加深了她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近年来,城镇化再次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议题,未来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仍然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地去摸索,很多问题远未找到答案。消除城乡户籍制度的社会、经济含义是什么?它将如何影响“三农”问题的发展?农业剩余人口将如何转移?大、中、小城市及城市群将如何布局?环境后果如何?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规律,摒弃狭隘的主观想象和臆造。作为导师,我很高兴李阿琳把她的博士论文出版,在中国城镇化学术讨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张 杰
2014年秋末于清华园
李阿琳,博士,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2012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做博士后,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发表《日本农村分数集落中小都市的出现及其特征》(《城市规划》2009年第5期)、《河北农村内生型发展的区域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l2期)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
第一章 政府主导下的中国农村就地城市化/001
一 政府主导农村发展的三种力量及三个问题/001
二 几个概念的辨析与“就地城市化”的界定/003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006
四 三个部分的划分及其主要内容/009
第二章 就地城市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012
一 集中的城市空间内涵及其全球化推进/012
二 发达国家的均衡城市体系与乡村小城市/022
三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不均衡发展与衰败农村/030
第三章 发达国家案例:日本农村中的分散小城市/038
一 日本农村中分散小城市的空间发展/038
二 农村小城市分散、多元的现代经济基础/046
三 农村小城市的社会特征与服务设施提供/053
四 中央和地方政府建构农村小城市的政策与措施/058
第四章 发展中地区案例:中国台湾的教训与经验/064
一 以都市计划区为中心的农村空间发展/064
二 全球分工体系中台湾农村经济的依赖性发展/074
三 台湾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服务设施提供/082
第五章 河北省城镇村格局及其经济社会的历史演变/087
一 1949年以前的城村——集镇格局及其小农特征/088
二 毛泽东时代的城—公社—村的行政格局及其小农本质/106
三 市场经济下的城—镇格局及家庭式的乡村工业化/112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区域分化的加剧/125
一 政府主导下全球化经济要素渗入农村的特征/126
二 乡村工商业发展的差异与区域分化的加剧/139
三 加入WTO后传统农业的破产与区域分化的加剧/150
四 河北省农村社会与空间的区域分化/162
第七章 三大类型就地城市化的空间形态及动因/177
一 就地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在河北的空间形态/177
二 类型1:分散型就地城市化的动因与形态/185
三 类型2:聚集—分散型就地城市化的动因与形态/196
四 类型3:聚集型就地城市化的动因与形态/210
五 就地城市化发展异同的内因与外因总结/215
第八章 河北省农村就地城市化发展的矛盾与问题/224
一 就地城市化形成中的经济发展问题/225
二 就地城市化形成中的社会与文化问题/232
三 就地城市化的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问题/238
四 村镇规划管理与小城镇、村庄建设的问题/248
第九章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与就地城市化的未来/255
一 中国追求现代化与城市化的两次探索和结果/255
二 理论讨论: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农村可能的发展方式/266
三 案例对比:日本农村、中国台湾农村发展的可借鉴经验/272
参考文献/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