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
就文明发展史进程来看,从告别洪荒到人猿相揖别,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其中最根本的力量乃是“知识”。按照培根的著名论断“知识就是力量”,或许过于强调了文化层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核心推动器;如果用一种更为宏阔的理念来看,则是“知识决定命运”。哲学启自西方,古希腊哲人的“学园理念”和“哲人王理想”,不但开启了西方文化的源泉,而且将哲学构筑成为一种典型的“西学范式”,虽然其间几经反复,诸如基督教西征而成为主导型宗教、希腊文化东传阿拉伯再以“东学西渐”的方式使得欧洲精英重拾“希腊原典”。这种复杂的知识交易过程,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探险开辟了新的地理世界图景,并强化了与资本相关联的部分,使得资本语境成为西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尤其是现代大学和学术制度建立之后,知识日益向高端发展,成为象牙塔中的“孤独精英”,分科治学本乃不得已而为之的人为割裂,却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科学方式”。其逻各斯思维取径不但成就了引领全球的美国模式,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东方世界。但这不能否认,西方文化的发展已经陷入某种不可知的困境中去。回顾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历史,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有足够的长时段距离和眼光来审视明辨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引入别种思维特质来“敞开心智”。西学东渐虽不仅限于明清之际,甚至亦非局限于东亚,但五四以来则极为强势,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知识精英的自觉接受,“全盘西化”固为一种极端,但基本潮流则是其承认自己的文化落后而追随“德先生”与“赛先生”。对于现代中国而言,最核心的问题有三,一是现代汉语建构的任务远未完成;二是中国道路的制度模式仍未完全定型;三是我们的知识创造仍主要处于西方模式的学术和科学话语乃至思维模式之中。西方现代性虽为主导,但一元孤立必然导致“学脉难通”;所以东方现代性方兴未艾,似为大势所趋。虽然在欧洲形成当中亚洲扮演了重要的影响角色,但如何在一种更为融通的维度中把握其变与常的相关性,以不变为变、变为不变,在易有三义的框架下则显得更为清晰。学者求知必以务本求真为天职,而修炼理论利器,扩展知识资源则是学术演进的不二法门。正如人是不断“自否定”的过程,事物也永远在“侨动”之中,万物更无法摆脱“易道”之理。侨易学将运动(时间中的位移)引发的现象(变易、互动、不变)作抽象归纳,自有其思维特点。侨易思维在资鉴西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中国本身的文化资源,指向对事物的本体性认知乃至更广阔的思维模式探寻。凸显变化与不变的二元维度,同时强调“二元三维”的基本思维模式,关注物质位移和精神质变之间的枢纽关系,彰显“道变”与“求和”的过程。
故此,本刊以“侨易”为名,主要是为了彰显一种思维特征,至于具体研究内容,则并无限制,如留学、传教、外交、交流、比较、接受等固然是最佳内容,其他如涉及跨文化(空间)、跨领域(类型)、跨代际(时间)等,也都可纳入视域。就本刊具体的关注范围来说,核心领域有三,一为知识形成的流转过程,是所谓“知识史”也;二为资本语境的客观现象,是所谓“资本论”也;三为伦理本身的规约维度,是所谓“伦理学”也。诚如蔡元培所言:“修身书,示人以实行道德之规范者也。民族之道德,本于其特具之性质、固有之条教,而成为习惯。虽有时为新学殊俗所转移,而非得主持风化者之承认,或多数人之信用,则不能骤入于修身书中,此修身书之范围也。伦理学则不然,以研究学理为的。”这二者虽有差别,但伦理学的学理探索,指向的却正是为世俗社会立法的“伦理范式”。这在如今“礼乐崩坏”的现时代似乎犹有意义。而无论何种具体内容,其实都摆不脱基本的流转变易的整体框架,这正是侨易思维的特长所在,即既可以“观侨取象”“察变寻异”的方法细究具体研究对象的前世今生;同时又努力把握背后的规律性特征,庶几努力攀升“见木见林”的境界。
宇宙四维,大道侨易。或言女娲补天,或曰盘古辟地,乃有古族之延绵不绝;或谓走出非洲,或称华夏西来,则见五洲之关联雀跃。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位移,乃构成人类文明的进程代谢。李石曾侨学之名立,或许正隐约呼应了易经肇创后的思维嬗变之默契。此亦《侨易》所以创生之因缘也,愿得一方园地,聚四海贤士,青梅樽酒,月旦英雄;孜孜虔虔,以求知焉,以向真理,庶几近道矣。
叶隽,男,1973年7月生,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北欧研究室副主任。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柏林自由大学等学术机构做研究。曾任职于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兼任中国歌德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异文化博弈》《另一种西学》《主体的迁变》《德国学理论初探》《歌德学术史研究》《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等;译著有《教育与未来》《法意哲学家圆桌》等;论文集有《文学·比较·侨易》;学术随笔集有《大学的精神尺度》等。
学术空间与知识史
近代“百科全书”译名的形成、变异与文化理解【邹振环】
思想学术不可分离之初见
——兼议“思想淡出,学问凸显”【赵章靖】
旧文学改良与新国语建构【沈国威】
学术制度、团体与“保守”学风的兴起
——以南高国文史地部的发展为例【区志坚】
资本、制度与文化
“这简直就是一份外交赝品”:蒲安臣使团国书的英译【王宏志】
从汉纳根书信看晚清社会和军事改革【麦劲生】
再铭写本真性,或全球图像生产场域中的资本与权力【周云龙】
旅日华商与清末新式媒体
——以王仁乾、孙淦与《时务日报》为中心【林盼】
器物、意象与观念
歌德的“中国之旅”与“世界文学”之创生【谭渊】
汤用彤留美经历考及其青年时期思想源流初探【林伟】
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
——侨易学视阈中马君武的进化论世界观与办学理念【全守杰】
理论与方法
语言不可通约性之谬:探寻跨文化与元语言学认知方式
【何重谊(Jean-Yves Heurtebise)乔修峰译】
现代中国思想范式的建立:侨易学初探【吴剑文】
“理论旅行”抑或“观念侨易”
——以萨义德与卢卡奇为中心的讨论【叶隽】
书评互照
《抉择:波兰,1939~1945》(伊爱莲)【杨梦评】
《奥斯维辛的余存》(阿甘本)【赵倞评】
《虚构的犹太民族》(施罗默·桑德)【傅聪评】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葛兆光)【王雨评】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程巍)【孙健敏评】
《社会的经济》(卢曼)【徐畅评】
《继承人》与《再生产》(布尔迪厄)【刘晖评】
《侨易》第一辑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