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粳稻高产优质抗逆生理基础》是根据近年来辽宁及北方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生产状况等而开展的水稻栽培抗逆生理基础研究,汇聚了相关学术领域专家、学者多年的智慧和结晶。《北方粳稻高产优质抗逆生理基础》共分六章。第一章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研究,从生理、生态和栽培因子等方面,阐述了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第二章水稻根系生理研究.根据水稻根系的品种特性,详细论述根系的形态建成,根系与地上部性状、与叶片衰老、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的影响。第三章从稻田土壤养分释放特性、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变化规律及营养特性、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等论述了影响氮磷钾利用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第四章水稻抗旱性研究,阐述了北方粳稻资源耐旱性评价及耐旱核心亲本群体构建。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不同灌溉量和旱胁迫下水稻耐旱品系的生理效应。第五章水稻盐分胁迫生理研究,阐述了水稻盐胁迫伤害机理、耐盐机理、相关鉴定指标筛选及盐胁迫下水稻叶片气孔性状的生理调节。第六章水稻低温冷害研究,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低温冷害区域分布特征、低温冷害的类型、低温伤害机理及评价指标等方面论述了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规律与预防。
《北方粳稻高产优质抗逆生理基础》可作为北方稻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水稻生产者的参考用书。
《北方粳稻高产优质抗逆生理基础》一书,是根据近年来辽宁及北方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生产状况等而开展的水稻栽培抗逆生理基础研究,汇聚了相关学术领域专家、学者多年的智慧和结晶。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研究,从生理、生态和栽培因子等方面.阐述了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第二章水稻根系生理研究,根据水稻根系的品种特性,详细论述根系的形态建成,根系与地上部性状、与叶片衰老、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的影响。第三章从稻田土壤养分释放特性、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变化规律及营养特性、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等论述了影响氮磷钾利用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第四章水稻抗旱性研究,阐述了北方粳稻资源耐旱性评价及耐旱核心亲本群体构建,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不同灌溉量和旱胁迫下水稻耐旱品系的生理效应。第五章水稻盐分胁迫生理研究,阐述了水稻盐胁迫伤害机理、耐盐机理、相关鉴定指标筛选及盐胁迫下水稻叶片气孔性状的生理调节。第六章水稻低温冷害研究,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低温冷害区域分布特征、低温冷害的类型、低温伤害机理及评价指标等方面论述了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规律与预防。
本书可作为北方稻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水稻生产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科技部、农业部、辽宁省科技厅的资金资助。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环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沈阳农业大学贾宝艳教授为本书审稿,并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天津科技大学华泽田研究员对本书提出了修改建议: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特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一、物质生产与分配
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研究
三、源库结构研究
四、叶片及穗部形态研究
五、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六、群体构成研究
第二节 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
一、水稻产量品质性状的生态变异性
二、温度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三、光照对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四、温光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 栽培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一、氮密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二、肥力对水稻物质生产及光合的影响
三、密度对水稻物质生产及光合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稻根系生理研究
第一节 水稻根系概述
一、根系的形态建成
二、根系的功能和活力
三、环境条件对根系的影响
第二节 根系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一、水稻根系的品种特性
二、根系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三、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第三节 根系与叶片衰老的关系
一、叶片衰老假说
二、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抽穗后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
四、内源激素对衰老的调控作用
五、根系与叶片衰老间的关系
六、讨论
第四节 根系与叶片衰老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
一、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比较
二、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及其变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三、籽粒灌浆参数与结实率的关系
四、讨论
第五节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的影响
一、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三、对根系衰老和抗衰老性的影响
四、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五、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氮、磷、钾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第一节 稻田土壤养分释放特性及调控技术研究
一、稻田土壤氮的释放特性及调控技术
二、稻田土壤磷的释放特性及调控技术
三、稻田土壤钾的释放特性及调控技术
第二节 水稻养分吸收变化规律及营养特性研究
一、水稻对氮的吸收规律及营养特性
二、水稻对磷的吸收规律及营养特性
三、水稻对钾的吸收规律及营养特性
第三节 氮磷钾高效利用研究概况
一、氮磷钾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
二、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三、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第四节 氮素高效利用研究
一、施用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二、施肥时期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三、施肥比例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四、氮肥深施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五、氮肥种类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第五节 磷高效利用研究
一、土壤肥力与磷肥施用
二、磷肥与氮肥的配合施用
三、水稻耐低磷研究-
第六节 钾高效利用研究
一、土壤肥力与钾高效利用
二、钾与其他养分互作
三、钾肥的施用技术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抗旱性研究
第一节 水稻抗旱研究概况
一、抗旱性的概念及分类
二、抗旱性的作用机制
三、抗旱性鉴定
第二节 北方粳稻资源耐旱性评价及耐旱核心亲本群体构建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的影响
一、水分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水分胁迫对秧苗性状的影响
三、水分胁迫对水稻生育后期生理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灌溉量和旱胁迫下水稻耐旱品系的生理效应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稻盐分胁迫生理研究
第一节 水稻耐盐性研究进展
一、水稻盐胁迫伤害机理研究
二、水稻盐胁迫相关鉴定指标筛选
三、水稻耐盐机理
四、提高水稻耐盐性研究
第二节 盐胁迫下水稻叶片气孔性状的生理调节
一、试验材料及处理
二、测定指标及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
第一节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与低温冷害发生规律
一、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二、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区域分布特征
三、低温冷害的发生规律
第二节 辽宁省冷害区划及评述
一、辽宁省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况
二、辽宁省水稻生产区划
三、辽宁省低温冷害区划研究
第三节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
二、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
三、低温应答蛋白质组学研究
四、低温伤害机理
五、低温伤害评价指标
第四节 水稻冷害规律及防御技术
一、北方粳稻颖花结实低温伤害机理及预防技术
二、对低温伤害的预防措施进行探索性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