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
第一章生物化学分离方法
第一节离心技术
一、离心沉降速率影响因素
二、沉降系数
三、离心设备
四、制备超离心法
第二节层析技术
一、薄层层析
二、聚酰胺薄膜层析
三、凝胶层析
四、离子交换层析
五、亲和层析
六、气相色谱
七、高效液相色谱
第三节电泳技术
一、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
二、常用电泳支持介质
三、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
四、连续密度梯度电泳
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六、等电聚焦电泳
七、双向凝胶电泳
八、毛细管电泳
九、电泳新技术
十、电泳相关技术
第四节膜分离技术
一、膜的分类
二、膜的性能
三、膜的使用寿命
四、膜的分离技术
第二章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一节重量法
第二节化学法
第三节分光光度法
第四节酶法
一、化学方法
二、仪器方法
第五节色谱法
第六节主要生物物质分析
一、碳水化合物分析
二、核酸分析
三、蛋白质分析
第三章生物化学制备方法
第一节生物化学制备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溶剂提取法
第三节沉淀法
一、盐析法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
三、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
第四节浓缩与干燥
第五节超临界流体萃取
第六节萃取与相分离
第七节结晶
第四章生物化学代谢研究方法
中篇生物化学实验
第一单元基础训练
实验一生化实验要求及基本实验设备识知
实验二植物试材水分测定和干样制备
实验三高等植物材料丙酮粉的制备
实验四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氨基酸两性性测定
实验五分光光度计线性分辨范围测定
第二单元基本实验
实验六酶的基本性质
实验七转氨酶活性鉴定(薄层层析法)
实验八淀粉酶活力测定
实验九脲酶Km值测定
实验十蛋白质的水解和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分离
实验十一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的测定
实验十二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
实验十三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实验十四丙酮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第三单元重点实验
实验十六脂肪含量的测定及高级脂肪酸组分分析(气相色谱法)
实验十七单核苷酸的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实验十八RuBP羧化酶—加氧酶的纯化
实验十九连续密度梯度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及纯度
实验二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
实验二十一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实验二十二质粒DNA的提取、酶切及电泳鉴定
实验二十三高等植物DNA的提取和纯度鉴定
实验二十四酵母蛋白质和RNA的制备(稀碱法)
实验二十五酵母RNA的提制(浓盐法)
实验二十六多酚氧化酶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第四单元综合实验
实验二十七种子蛋白质系统分析
实验二十八果实菠萝蛋白酶的动力学测定
实验二十九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
第五单元选择实验
实验三十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
实验三十一蛋白质含量测定(Foliri—酚法)
实验三十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三十三还原糖含量的测定(Somogyi—Nelson比色法)
实验三十四可溶性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实验三十五可溶性总糖的测定(地衣酚—硫酸法)
实验三十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测定(双波长法)
实验三十七粗纤维的测定(酸性洗涤剂法)
实验三十八果胶质含量测定(重量法)
实验三十九1398中性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实验四十谷物种子中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十一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
实验四十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核苷酸
实验四十三蛋白质脱盐(透析和凝胶过滤)
实验四十四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四十五质膜透性与抗旱性鉴定(连续升温电导法)
下篇附录
一、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二、Union Carbide各种型号透析管的渗透范围
三、Sepctro por再生纤维素膜透析袋的数据
四、纤维素酯膜透析袋的数据
五、Amicon圆形超滤膜的规格和有效过滤面积的数据
六、Amicon圆形超滤膜的流速
七、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
八、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九、凝胶数据表
十、凝胶过滤用标准蛋白
十一、薄层层析分离各类物质常用的展层溶剂
十二、各类物质常用的薄层显色剂
十三、腐蚀性万能薄层显色剂
十四、电泳染色方法
十五、实验误差与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
十六、常用仪器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