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以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国内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法规标准体系以及压力容器常用材料及性能,重点介绍了压力容器承受内压、外压时的安全设计,压力容器制造、使用及监检,基于风险的检验、安全评定、失效形式及爆炸灾害,并给出了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可供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化工、制药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参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压力容器的使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作为一种典型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灾害性后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有其客观规律,理解压力容器在选材、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及监督管理等环节的风险,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其破坏及失效的客观规律,能有效降低或避免压力容器事故。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颁布,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近年来一批新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如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502011《压力容器》等的颁布,也对压力容器技术做出了新的规定。在此背景下,针对压力容器的教材需要适应新法规、新规程以及新标准的要求。本书以压力容器为对象,对压力容器全流程包括安全监察及法规标准、选材、设计、制造、使用、监督检验、安全评定、失效形式等的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是对压力容器的安全合理选材、内外压容器安全设计等进行了重点叙述,以使相关人员在参考本教材时做到会选材、能设计。本书共分12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法规标准体系;第3章为压力容器材料;第4~第8章为压力容器内、外压安全设计;第9章为压力容器制造、使用及监检;第10章为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第11章为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第12章为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及爆炸灾害。本书第1、第10~第12章由闫兴清编写,第2、第3章由伊军编写,第4~第6章由喻健良编写,第7、第8章由喻健良、闫兴清编写,第9章由伊军、钟华编写。全书由喻健良统稿并最终定稿。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化工、制药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参考。尤其是本书各章节提供的大量例题及习题,有助于读者理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内容。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18年4月
喻健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学院,教授,1984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留校任教。1989~1996,大连理工大学讲师,安全技术专业课程负责人。1996年~2006年,副教授,专业课程的负责人。2006年至今,教授,从事可燃气云爆炸威力预测与爆炸抑制、过程装备失效分析与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工作。社会兼职国家标准委员会气瓶分会成员辽宁省建筑消防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大连市压力容器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大连市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纵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孔材料对压力波和火焰传播机理研究,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燃气体火焰及其压力波抑制机理的研究,2003~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云爆炸波加速机制研究,2001~2003
1 绪论1
1.1压力容器概述1
1.1.1特种设备与压力容器1
1.1.2压力容器分类1
1.1.3压力容器典型结构6
1.2压力容器安全的重要性7
1.2.1压力容器应用的广泛性7
1.2.2压力容器事故的易发性7
1.2.3压力容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8
1.3压力容器事故类型9
习题9
2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法规标准体系11
2.1压力容器安全监察11
2.1.1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概念11
2.1.2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作用11
2.2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12
2.2.1法律12
2.2.2行政法规12
2.2.3部门规章12
2.2.4安全技术规范13
2.2.5标准13
习题15
3压力容器材料17
3.1金属材料性能17
3.1.1力学性能17
3.1.2物理性能22
3.1.3化学性能23
3.1.4加工工艺性能23
3.2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24
3.2.1杂质元素的影响24
3.2.2合金元素的影响24
3.3压力容器用钢材25
3.3.1材料分类25
3.3.2碳素钢26
3.3.3低合金钢26
3.3.4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用于压力容器的特殊规定27
3.3.5高合金钢27
3.4压力容器选材原则29
习题31
4内压容器强度安全设计(一)回转薄壳的应力分析理论33
4.1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理论33
4.1.1基本假设及概念33
4.1.2回转薄壳应力特点34
4.1.3经向应力计算区域平衡方程式35
4.1.4环向应力计算微体平衡方程式36
4.1.5轴对称回转壳体薄膜理论的适用范围37
4.2典型回转薄壳结构应力分析38
4.2.1受气体内压作用的筒形薄壳38
4.2.2受气体内压作用的球形薄壳39
4.2.3受气体内压作用的椭球薄壳40
4.2.4实际应用举例42
4.3内压筒体边缘应力44
4.3.1边缘应力的概念44
4.3.2边缘应力的特点45
4.3.3对边缘应力的处理45
习题46
5内压容器强度安全设计(二)常规设计48
5.1压力容器强度设计基础48
5.1.1强度理论及强度条件48
5.1.2强度理论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48
5.2内压薄壁圆筒及球壳的强度设计49
5.2.1内压薄壁圆筒强度设计49
5.2.2内压薄壁球壳强度设计50
5.2.3设计参数概念及确定方法50
5.3内压封头强度设计57
5.3.1半球形封头57
5.3.2椭圆形封头57
5.3.3封头类型选择原则58
5.4内压容器压力试验及强度校核59
5.4.1耐压试验59
5.4.2泄漏试验60
5.5内压容器设计例题60
习题61
6外压容器稳定性安全设计64
6.1临界压力64
6.1.1概念64
6.1.2影响临界压力的因素65
6.1.3长圆筒、短圆筒及刚性圆筒65
6.1.4临界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66
6.1.5临界长度67
6.2外压圆筒的工程设计方法67
6.2.1设计准则67
6.2.2外压容器的图算法68
6.3外压球壳及凸形封头设计75
6.3.1球壳及半球形封头75
6.3.2凸面受压封头的设计76
6.4加强圈设计76
6.4.1加强圈作用76
6.4.2加强圈尺寸设计77
6.4.3加强圈间距设计77
6.4.4加强圈与圆筒的连接77
6.5外压容器压力试验78
6.6外压容器设计例题79
习题81
7压力容器零部件安全设计83
7.1法兰连接83
7.1.1法兰连接结构及原理83
7.1.2法兰分类及结构84
7.1.3影响法兰密封的因素86
7.1.4法兰标准及选用88
7.1.5螺栓载荷的施加方式92
7.2压力容器开孔与开孔补强94
7.2.1容器开孔应力94
7.2.2开孔补强结构及形式94
7.2.3等面积补强设计准则95
习题98
8压力容器超压泄放技术100
8.1超压分类100
8.1.1物理超压100
8.1.2化学超压101
8.2超压泄放原理102
8.3超压泄放装置103
8.3.1爆破片装置104
8.3.2安全阀106
8.3.3易熔塞108
8.3.4选型方法108
8.4物理超压泄放设计109
8.4.1安全泄放量Ws计算110
8.4.2泄放装置泄放量及泄放面积计算112
8.5超压泄放装置设计例题116
习题118
9压力容器制造、使用及监检120
9.1压力容器制造120
9.1.1板焊结构容器制造工艺120
9.1.2锻焊结构容器制造工艺121
9.2压力容器焊接121
9.2.1常用焊接方法121
9.2.2焊接坡口123
9.2.3焊接接头123
9.2.4焊缝形式124
9.3压力容器热处理125
9.3.1恢复力学性能的热处理125
9.3.2焊后热处理126
9.3.3消氢处理126
9.3.4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126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128
9.4.1射线检测128
9.4.2超声检测128
9.4.3磁粉检测129
9.4.4渗透检测129
9.4.5声发射检测129
9.5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129
9.5.1监检程序130
9.5.2监检内容130
9.6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133
9.6.1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和主要义务133
9.6.2压力容器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133
9.6.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34
9.6.4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年度检查134
9.6.5异常情况处理134
9.6.6达到设计年限的压力容器135
9.6.7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135
9.6.8压力容器使用登记135
9.7压力容器定期检验135
9.7.1定期检验目的及检验周期135
9.7.2定期检验内容135
9.7.3金属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评定138
9.7.4定期检验方案制定139
习题139
10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140
10.1RBI技术概述140
10.1.1RBI产生背景140
10.1.2RBI技术思路及使用范围140
10.1.3RBI技术相比传统检验技术的优势141
10.1.4国内RBI发展情况141
10.2RBI技术实施流程142
10.2.1制定评估方案142
10.2.2数据和信息收集142
10.2.3RBI技术筛选的评估143
10.2.4RBI技术详细评估及检验策略的制定143
10.2.5RBI技术的再评估143
10.3RBI分析方法143
10.3.1定性分析143
10.3.2定量分析144
10.3.3半定量分析144
习题145
11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146
11.1压力容器缺陷形式146
11.1.1板材缺陷146
11.1.2锻件缺陷147
11.1.3焊接缺陷147
11.2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合乎使用原则148
11.3安全评定的理论基础断裂力学基本理论149
11.3.1线弹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149
11.3.2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150
11.3.3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152
11.4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标准发展152
11.4.1国外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标准发展152
11.4.2国内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标准发展153
11.5基于GB 19624的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方法简介154
11.5.1缺陷的表征154
11.5.2平面缺陷评定所需的应力的确定155
11.5.3平面缺陷的简化评定157
11.5.4平面缺陷的常规评定157
习题158
12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及爆炸灾害160
12.1压力容器失效形式160
12.1.1强度失效160
12.1.2刚度失效163
12.1.3失稳失效163
12.1.4泄漏失效163
12.2压力容器爆炸灾害164
12.2.1承装压缩气体或水蒸气的压力容器的爆炸能量164
12.2.2承装液体的压力容器的爆炸能量164
12.2.3承装液化气体与高温饱和水的容器的爆炸能量164
12.2.4爆炸威力计算165
12.3压力容器事故案例165
12.3.1某公司煤气储罐爆炸事故165
12.3.2某公司液化气球罐爆炸事故166
12.3.3某厂反应釜爆炸事故166
习题167
参考文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