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手机媒体艺术概念、类型与特征,发展历程,形态表现,界面设计,创作与欣赏,传播与接受,移动美育等方面对新兴的手机媒体艺术展开了全面而详尽的论述。本书以艺术学、传播学、美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视角,吸收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在手机媒体艺术领域进行探索和发掘,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适用于高等院校教学,亦可作为新媒体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前 言
技术与艺术向来形影相随、紧密相关,正如美籍德裔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所说,艺术“所有的表现形式的创造是一种技术。所以,艺术发展的一般进程与实际技术——建筑、制陶、纺织、雕刻及通常文明人难以理解其重要性的艺术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技术过程是达到以上目的而对人类技能的某种应用”。a 任何艺术的表现手法都是技术,任何技术都有实现某种艺术创作的功能。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和信息,也重塑了我们的感官及感受世界的方式——审美感受形式随之改变。感性的发展催生了艺术的变化,当传统的艺术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个信息传媒时代的感性需求的时候,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像CG(computer graph)。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 “与时俱进”的确定性,当下它主要是指运用录像、计算机、视频装置、综合媒体等表现载体,以电子、光学等新科技语言为基础,特别是使用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为基本语言的艺术。它以多媒体性、互动性、非线性、虚拟性体现了当代审美心理诉求的新特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对新媒体艺术展开研究,可以开启一个对于科技和媒体迅猛发展的追问与反思,我们的环境到底什么是所谓的自然状态?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这样的界限在今日似乎已变得模糊并令人困惑。人的成长和认知随时间经历逐渐建构而成,时间叠加的人生影像及经历反映了人的状态,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地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是否会因此成了所谓的真实?
手机媒体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最新实现形式,它是新媒体发展到“第五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作为新进的成员,手机媒体艺术符合新媒体艺术的一般规律,它的出现和发展正如前述,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手机媒体艺术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本书将手机媒体艺术的基本范畴分为三个层次,即手机媒体艺术、手机媒体文艺和手机媒体文化,它们围绕核心区域,呈涟漪式结构散开。当我们拿起手机查看朋友圈、看电影、玩游戏、阅读小说和推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这种艺术形式了;而当我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变成旁若无人的“低头族”或“手机控”的时候,则多半已流连于这种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乃至为其所营造的现实的或超现实的审美情境迷醉。因此,手机媒体艺术是我们身边的一种可移动的、普遍的、便捷的而且带有高度黏性和日常性的艺术,它不必出现在音乐厅、演唱会、画展、电影院和博物馆中,却常常带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审美幻觉和迷醉感。
艺术教育正在经历媒体革命的重要时期,传媒艺术教育也不例外。在社会发展与媒介变革的大背景下,艺术快速地进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领域,网络、移动性新媒体艺术形态应运而生,从而给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再到产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媒体革命对艺术创作从产量、内容形式到行业规模、人才需求都会产生着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学、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建设亟须培养适应网络与新媒体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手机媒体艺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兴课程领域,同时也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手机媒体艺术这个领域,目前全国几乎没有相关的教材,基于此我们组织教研团队着手编写与建构手机媒体艺术比较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努力体现出目标性、针对性、全面性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为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另外,对于广大新媒体艺术研究者特别是从业者及时、正确认识手机媒体艺术,紧跟新媒体艺术发展趋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是重庆邮电大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也是一部由项目组成员集体完成的教材。书中汇集了编写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也凝聚着团队的学术观点。全书由张建负责全书规划、撰拟写作纲要及全书统稿工作,具体撰写分工为:李金正,第一章手机媒体艺术概述;张建、孟晨曦,第二章手机媒体艺术发展历程;张建、田鑫、高尚、钱程、杜佩瑶,第三章手机媒体艺术形态表现;杨洁,第四章手机媒体界面设计;张建,第五章手机媒体艺术创作与欣赏;李金正,第六章手机媒体艺术传播与接受;张建,第七章移动美育。
在本书的编写工作中,我的研究生高尚、钱程、杜佩瑶、张蕊、饶文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刘雪纯、袁怡、王琪钰,动画专业本科生王亮等同学参与了本书的文字资料搜集、整理、部分案例编写、图片搜集等工作,对他们在成书过程中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在选题、审稿、编辑、校对、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一定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遗憾。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促使本书通过反馈、吸收、修改而日臻完善。
张建,博士,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艺术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在《光明日报(理论
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年出版学术专着和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李金正,博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海外中国传媒文化和媒介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出版发行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近年出版学术专着和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
目 录
第一章 手机媒体艺术概述 / 001
第一节 手机媒体艺术的诞生 / 001
一、从现代主义艺术到新媒体艺术 / 002
二、从新媒体到新媒体艺术 / 009
三、从新媒体艺术到手机媒体艺术 / 016
第二节 手机媒体艺术的特点与类型 / 019
一、手机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 / 019
二、手机媒体艺术的主要类型 / 024
第三节 手机媒体艺术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027
一、手机媒体艺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 028
二、手机媒体艺术的研究方法 / 029
思考题 / 030
第二章 手机媒体艺术发展历程 / 031
第一节 1G 时代:手机成为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 033
第二节 2G 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萌芽 / 036
第三节 3G 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开端 / 040
第四节 4G 时代:手机媒体艺术日趋成熟和丰富 / 047
第五节 畅想5G / 052
思考题 / 057
第三章 手机媒体艺术形态表现 / 058
第一节 手机视频 / 058
一、手机直播 / 058
二、手机电影 / 064
三、微电影 / 067
四、手机微视频 / 070
第二节 手机音乐 / 073
一、手机音乐的艺术特征 / 074
二、手机音乐的发展 / 076
三、手机音乐常见格式 / 078
四、手机音乐App 分类 / 079
第三节 手机摄影 / 080
一、手机摄影的演变与普及 / 080
二、手机摄影的表达与创作 / 083
三、手机摄影的展览与分享 / 087
第四节 手机文学 / 088
一、手机阅读 / 088
二、短信文学 / 090
三、手机网络文学 / 093
思考题 / 097
第四章 手机媒体界面设计 / 098
第一节 手机媒体界面设计概述 / 098
一、手机媒体界面设计的相关概念 / 098
二、手机媒体界面设计的分类 / 100
三、手机媒体界面设计的流程 / 104
四、手机媒体界面设计的原则 / 107
第二节 手机媒体界面信息架构设计 / 109
一、信息内容分类 / 109
二、信息架构的深度与广度 / 109
三、任务流程设计 / 110
四、页面流程图 / 111
五、设计工具的使用 / 111
六、学生作业点评 / 111
第三节 手机媒体界面交互设计 / 114
一、交互手势应用 / 114
二、交互反馈设计 / 116
三、交互原型设计 / 117
四、设计工具的使用 / 118
五、学生作业点评 / 119
第四节 手机媒体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121
一、视觉设计风格 / 121
二、色彩设计 / 122
三、图标与图片 / 124
四、导航设计 / 130
五、布局设计 / 132
六、学生作业点评 / 133
思考题 / 140
第五章 手机媒体艺术创作与欣赏 / 142
第一节 创作主体 / 143
一、创作主体身份消解 / 143
二、大众创造 / 145
第二节 创作特征 / 149
一、自由性 / 149
二、体验性 / 151
三、分享性 / 154
四、主动性 / 155
第三节 创作方式 / 157
一、非物质性 / 157
二、双向交融性 / 158
三、超文本 / 159
第四节 接受美学与主动体验(欣赏) / 163
一、接受美学 / 164
二、主动体验 / 165
第五节 欣赏方式 / 166
一、移动审美方式 / 166
二、移动审美的现代价值 / 167
第六节 审美心理 / 169
一、个性化审美需要 / 169
二、瞬时性审美体验 / 170
三、多元化审美取向 / 170
第七节 自由感知与交互体验 / 172
思考题 / 173
第六章 手机媒体艺术传播与接受 / 174
第一节 手机媒体艺术的传播渠道与路径 / 174
一、传播渠道 / 174
二、传播路径 / 176
第二节 手机媒体艺术传播的基本特点 / 177
一、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统一 / 178
二、多媒体与超文本的统一 / 179
三、泛在性与即时性的统一 / 180
第三节 接受理论与手机媒体艺术的基本接受方式 / 181
一、接受理论:从哲学基础到美学观念 / 181
二、手机媒体艺术的基本接受方式 / 184
思考题 / 186
第七章 移动美育 / 187
第一节 “互联网+ 教育” / 188
一、“互联网+ 教育”的趋势 / 189
二、“互联网+ 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190
第二节 “互联网+ 课程” / 191
一、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 / 192
二、教学方式变革:翻转课堂 / 193
三、学习革命:移动学习 / 194
第三节 网络美育: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 / 196
一、美育让网络更“美” / 197
二、网络让美育“飞”起来 / 198
第四节 “互联网+”移动美育 / 199
一、移动美育的提出 / 200
二、移动美育的含义 / 202
三、移动美育的价值与特征 / 203
第五节 构建“移动大美育”体系 / 205
一、移动美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 206
二、移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 210
三、移动美育在社会教育中的运用 / 212
思考题 / 215
参考文献 /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