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物理》系统阐述了脉冲星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十六章. 在**章概括性地介绍与脉冲星和中子星研究相关的历史和背景之后,本书依次介绍射电望远镜(第二章)、脉冲星探测技术(第三章)、脉冲到达时间特性(第四章)、单个脉冲的观测特征(第五、六章)平均脉冲的观测特性及唯象描述(第七章)、磁层中粒子的加速与辐射过程(第八、九章)等内容. 本书第十章讨论了脉冲星内部物质构成. 它与脉冲星的辐射有关,并涉及强相互作用的低能行为. 本书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内容包括毫秒脉冲星及其应用(第十一章)、射电脉冲双星和引力理论检验(第十二章)、恒星演化与X射线脉冲星(第十三、十四章)、星际介质探针(第十五章)等。*后,本书展望了脉冲星研究的未来(第十六章)。
本书是天文和物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脉冲星物理的教材。本书内容丰富并反映前沿热点,也适合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参考。
《脉冲星物理》是由我国脉冲星领域资深专家写就,内容非常丰富,基本涵盖了脉冲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本书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同时本书知识全面系统,也是天体物理领域科研工作者很好的参考。
吴鑫基,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乔国俊,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生导师,教授。徐仁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章中子星的预言、发现和证认
§1.1中子星的预言和寻找
§1.2行星际闪烁观测和脉冲星的发现
§1.3脉冲星被证认为中子星
§1.4超新星、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
§1.5脉冲星类天体概览
第二章射电脉冲星的观测工具——射电天文望远镜
§2.1射电脉冲星信息的特点和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2射电望远镜的天线系统及性能参数
§2.3射电望远镜接收机
§2.4脉冲星观测常用的大型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介
§2.5其他观测脉冲星的射电望远镜
第三章脉冲星观测消色散技术和巡天方法
§3.1脉冲星的脉冲宽度和星际介质色散
§3.2消色散技术
§3.3脉冲星的搜寻
第四章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和脉冲星的周期特性
§4.1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
§4.2脉冲到达时间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
§4.3磁偶极辐射模型和某些参数的确定
§4.4脉冲星周期的噪声
§4.5脉冲星周期跃变
第五章单个脉冲、漂移子脉冲和巨脉冲
§5.1单个脉冲、子脉冲和微脉冲
§5.2漂移子脉冲
§5.3巨脉冲
第六章零脉冲脉冲星、间歇脉冲星和自转射电暂现源
§6.1零脉冲
§6.2间歇脉冲星
§6.3新型天体:自转射电暂现源(RRAT)
第七章平均脉冲、辐射区结构和极冠几何模型
§7.1脉冲星的辐射特性
§7.2脉冲星辐射区的结构和平均脉冲的成分分离
§7.3磁极冠几何模型及其参数的估计
第八章磁层结构、粒子加速与辐射过程概述
§8.1观测对理论的限制
§8.2脉冲星静态磁层模型
§8.3几种可能的高能粒子加速过程
§8.4辐射过程概述
第九章脉冲星辐射机制和模型
§9.1辐射机制和辐射模型概述
§9.2射电辐射机制
§9.3γ射线辐射机制
§9.4讨论
第十章中子星与夸克星
§10.1历史评述
§10.2中子星的形成与热演化
§10.3中子星与夸克星模型
§10.4如何观测鉴别中子星和夸克星
第十一章毫秒脉冲星及其应用
§11.1毫秒脉冲星的发现和基本特性
§11.2从X射线脉冲星得到的启示
§11.3球状星团中的毫秒脉冲星
§11.4毫秒脉冲星的应用
§11.5展望
第十二章射电脉冲双星和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12.1射电脉冲双星和轨道参数的确定
§12.2射电脉冲双中子星系统
§12.3其他射电脉冲星双星系统
§12.4射电脉冲双星的演化
第十三章X射线双星
§13.1X射线双星概述
§13.2X射线脉冲星的主要观测特征及一些简单分析
§13.3X射线脉冲星的理论研究
§13.4讨论
第十四章X射线脉冲单星
§14.1射电脉冲单星的X射线辐射
§14.2孤立X射线天体概述
§14.3反常X射线脉冲星和软γ射线重复暴
第十五章脉冲星——星际介质的探针
§15.1星际介质
§15.2星际介质的色散、电子密度和脉冲星距离的确定
§15.3脉冲星的空间分布
§15.4脉冲星作为银河系星际磁场的探针
§15.5星际闪烁和散射
第十六章脉冲星类天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16.1脉冲星类天体新的观测表现
§16.2两倍太阳质量脉冲星的发现及其对物态的限制
§16.3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