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注意反映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注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站在心理教育的角度,努力提高读者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配置了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与考研复习指导说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以便学习者复习与参考。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学校情境中各种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把经验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总结成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心理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研究。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一课程。师范类大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培养职业素养,他们就业时要参加教师编制考试,考试的内容与教育心理学密切相关;非师范类大学生如果要从事教师工作,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必考课程之一即“教育心理学”;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为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通常要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同时,教育教学实践研讨更是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中,寻找一本相对通俗易懂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并非易事。众多经典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专业性很强,没有心理学学习基础的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魅力;一线中小学教师也有这样的体会,《教育心理学》教材通常理论性很强,学习中不易理解和掌握,并且很难将其与自己的实践工作联系起来。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编写一本易学的、能接教学”地气“的《教育心理学》。本书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基础性。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注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读者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前沿性。注意反映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强调站在心理教育的角度,努力提高读者的教育教学水平。
3.易学性。在体例上注意加强可读性,并易于学习者记忆掌握。每章正文前设置了”本章要点‘’,以利于学习者初步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正文注重知识的逻辑性以及理论联系实践;正文后设“本章总结”,帮助学习者对全章的知识及结构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学习者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每章后设“思考与练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练习来调整自己的学习。
本书适用于师范类本专科学生的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并且适用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编制考试的学习者。
本书由以下人员编写:汤舜(第一章、第二章)、贾武力(第三章)、王素梅(第四章、第六章)、李继利(第五章)、王聿泼(第七章)、昌晓莉(第八章)、田荷梅(第九章、第十章)、常逢锦(第十一章)、王聿泼(第十二章)、汪千强(第十三章)、马芳(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本书由马芳统稿并总纂。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资料以及教育一线老师的一些实践案例;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淮阴师范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在编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各位参与编写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完成编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期望各位专家、同行不吝指正,也期望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第七章 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技能概述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认知策略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