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联诚品书店八周畅销NO.1的《父后七日》作者、金马奖编剧、台湾新生代人气作家的连作短篇,展现都市爱情的不同形态与残酷真相。
★洞悉爱情角力的荒谬与精彩、冷酷与温柔的短篇小说集。
★如果是命中注定,应该不会那么难遇见,遇见之后,也不应该有那么多困难。
推荐序
爱的角色接龙
小说家、编剧、导演/高翊峰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想着关于爱的种种。
比如,爱的人与被爱的人,正在做爱的人,等待接受与被接受的性器,眼神交会时彼此传递的信息,结婚证书为社会带来的制度轨道与为爱带来的钳制束缚,也有类似像是多份同时存在的爱情,或者是情色女优在拍摄作品时,会不会对眼前大腹便便的男优,随着潮吹溢出了充满汁液感的真爱呢……
活着的人,应该有机会生成这些爱,是吧?
在死去之前,说不定,可以遇见各式各样的爱,对吧?
我在试着思考这类问题时,经常在疑问句上停下脚步。约莫在一个月前,我放下了这些思索。为什么?没有特别的理由。可能就像爱本身的抵达与消逝,没有可依循的逻辑。
就只是放弃了。包括书写的念头。
这么一段思索的时间后,关于爱的种种,得出的小结有些荒谬,仿佛一个经常反复的情境:
我停在红绿灯口,还没决定要跟着绿灯越过马路,还是等待另一边的红灯,如禁制的人形图腾一样止步,再等待另一个尚未到来的绿灯。我低下头,发现了脚边有一枚铜板,没有多加思索蹲身捡拾起来。我左看右看,身边并没有其他人一起等在这个路口。其他人,都在远一点的、各自停下来的十字路口等待。我无法判断铜板的面额与重量,只好把它放回到原来的地面,继续看着绿灯,以及逐渐减少的时计秒数,在只有我一个人的红绿灯口,持续等待。
我猜想,这个从梦里来的一段影像叙述,可能就是关于我的爱的种种吧。
写到这儿,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许多不确定性的可能与充满犹豫的口语吧。这是面对其他小说命题时,应该避开的。我于是推想,是因为面对爱,也是以一种模糊之姿。
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没有角色,也或许,我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角色,也还没准备好以协寻的姿态,裸露出那些躲藏于故事里的人物。
然而,我在刘梓洁的这本短篇小说集里,幸运地遇见了那么多关于爱的角色。
这本短篇集的形式并不特别新颖,一如遇见(遇见为该书的繁体版书名),这个词也是如此老派,如此平凡与日常。如米一样令人饥饿,如水一样使人饥渴,也可能如空气一样令人赖活与失去后感到窒息。当然,也一如爱的本身,可以不经意发生在街角。
爱,不就是那样?
转个角,就能有爱。
在形式的转弯处,发现了以为熟悉却无比新鲜的小说。
爱,一直都没离开那些十字路口,只是等待小说家的故事,将等在红绿灯下的他们与她们串联起来。
这部一式七份的爱情故事,以角色接龙,设计出现代感十足的浮世绘。不时出现的戏谑感,我不以为是黑色幽默,比较靠近的是你我他发现爱的不可驾驭的瞬间心境状态:哭不是,笑也无能。
有人真以为,可以驾驭爱,在爱的过程,完全不撞毁?
那些欢爱的心灵与肉体,绝对不可能是零失事率的。我以为,爱就是为了撞毁而诞生的。
我想,这部以人名角色串联的短篇连贯故事,运用了脸书、微信、LINE种种现代社会的方便社交平台,充分说明了爱的撞毁能力。这里面的许多设计,都是令我羡慕的。在几次阅读的当下,巧妙的衔接安排,我真心觉得如此安排,实在机灵。这也是作者身为编剧、导演、作家三种视界经验,交错编织出来的说故事方法特质。
刘梓洁以小说家的思索与经验之心,找到了导演眼中的镜位视角,再以编剧的留白功夫,为读者留足了最大的故事余韵。
这些短篇,充满了影像感的叙述发展,也充满视觉节奏感的情节剪接。在单篇里埋设爱的陷阱,也在更细小的碎故事里,建筑更完整的信号。这样的形式,让故事发展更加畅快,很快就能投射故事角色们的情感位置。同时地,我不禁想到,现代的爱,因一切都加快了,只求便捷与有感的速度,已经换妆成另一张脸样了。所以才得以如此解剖叙事观点的技术,承载从短篇计量成长篇的可能性。甚至,在各个单篇里,直接如剪贴般,再植入更加零散但有机的小说元素。
不管如何快速剪接,各个单篇小型故事,与横向拉开却也留空的中型故事,之于我个人,都不断传递出重要的信号:在爱与被爱之间,即便只是单纯的性行动里,人都是需要慰藉的。愈是荒谬的情节安排,愈是说明了人畏怯的,不是没有真实的爱,更无法抗拒的是孤单。只是,令人气馁的是,这一切无关概率,也无法以平均值受惠的心情获得爱的庇佑,而是偶然与巧合,决定了一切,决定了爱。
是吧,爱的完全不理性,才是它迷惑人的初衷。
我们因此相信,爱可以碎成短篇。
我们更是相信,爱是无法形成结构的。
这或许也是,爱是小说永恒命题之一的原因。
走过一整本故事,不难发现,刘梓洁是说故事的能手。之于我,有趣的是,每一个故事里的叙事者,我,都成了叙事观点的画外音,让人生出原来我就是那样需要着爱,也被爱伤害着的我啊这样的共鸣。
读完之后,我个人其实生出了另一层次的共鸣质问:
爱,一种如此暧昧的抽象体态,能否随着时间而渐渐具体,也渐渐坚固?
我深深觉得,爱是禁不起陈年的;爱一被安置,伤害就开始了。除非,你能一直一直一直,遇见爱。
刘梓洁,1980年生,彰化人。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
2003年,以《失明》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2006年,以《父后七日》荣获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并担任同名电影编导,于2010年赢得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与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今年跨足电视,担任《征婚启事》《滚石爱情故事》编剧统筹。
著有散文集《父后七日》《此时此地》《爱写》,短篇小说集《亲爱的小孩》《云是黑色的》(繁体版名为《遇见》),长篇小说《真的》,现为专职作家、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