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辉著的《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史论》从抗战文学活动中剥离出文学翻译这一特殊的文学生产和交流活动,认为抗战大后方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文学生成空间,知识分子的内迁、抗战的氛围、区域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混杂等因素造就了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的价值及审美取向,体现出译语文化对翻译选材和文体表达的规定性,展示抗战时期各国翻译文学与中国抗战文学之间多元的“融合”空间,阐明翻译文学对抗战文学影响的合法性以及两者的艺术和现实关联。
本书适合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专业的学生及教师阅读。
熊辉,四川邻水人,生于1976年10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诗歌评论。西南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四川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国韩东大学和东亚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
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14项课题。成果多次获奖并被《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第一章 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研究背景及其特征
第一节 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的特征
第二章 抗战大后方对俄苏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抗战大后方对俄苏诗歌的翻译
第二节 抗战大后方对俄苏小说的翻译
第三节 抗战大后方对俄苏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抗战大后方对美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抗战大后方对美国诗歌的翻译
第二节 抗战大后方对美国小说的翻译
第三节 抗战大后方对美国戏剧的翻译
第四章 抗战大后方对英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抗战大后方对英国诗歌的翻译
第二节 抗战大后方对英国小说的翻译
第三节 抗战大后方对英国戏剧的翻译
第五章 抗战大后方对日本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日本文学翻译概述
第二节 鹿地亘作品的翻译
第三节 绿川英子作品的翻译
第六章 抗战大后方对文学理论的翻译
第一节 俄苏文学理论的翻译
第二节 欧美文学理论的翻译
第三节 戏剧影视理论的翻译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