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检院组织的第三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评选活动中,侦查监督系列实训课程被评定为“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
《审查逮捕业务实训讲堂》从侦查监督实务需求入手,对实训精品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梳理与提炼,更加丰富了检察业务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必将对侦查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司法体制改革开启了检察官定位的新纪元。检察官如何做好司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司法工作是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法律这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原则需要通过众多实践演化而成。法学知识更多源于理论,具有宏观性和原则性。作为一名检察官,要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逮捕作为一项刑事强制措施,肩负着保障人权和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的双重职责。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审查逮捕工作的司法属性逐渐被强化,这种转变决定了对审查逮捕岗位的检察官会有更高更严的要求。客观审视近年来的审查逮捕工作,总的来看质量还是高的,但也存在不少突出甚至是制约工作向纵深开展的问题:案件定性思路不清晰造成法律适用不准确;缺乏必要的技能造成讯问工作流于形式;综合分析研判证据的能力不足造成事实认定不全面;无法抓住案件的核心问题造成引导取证意见实效性不强。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的检察官在不断地实践积累中发现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同时也是我们在工作中亟待解决和提升的短板。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司法改革大背景下,将不断提升审查逮捕的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作为价值追求,将不断提升审查逮捕检察官的综合素能作为重要抓手,将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重要路径,探索出了一整套颇具成效的方式方法。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部与教育培训处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共同研发了一系列实训课程。这些课程从项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较以往均有所突破和创新,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都很强,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辐射性。检察官教员们均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检察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教学授课能力。实训课程的设置摆脱了以往陈旧的培训方式,通过双向互动式,促使参训人员在课程学习中实现了观点碰撞、思想交锋、智慧交融,激发了灵感,培养了兴趣。借助对案例的讨论和研究、总结和剖析,一方面提炼出了可复制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发现了常见的问题与短板。这种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又形式新颖、更接“地气”的培训方式获得了检察官教员和参训人员的一致认可。
为了将我们的尝试和经验以有形的方式固定下来,在教育培训处和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几经打磨,几经完善,终于形成了“检察业务实训”系列丛书的第四本。其涉及“案件定性的思路与方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技巧”“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据综合审查与运用”“意见书的制作要点与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把握案件证据走向及引导侦查取证技巧”等多项内容,每个课程均援引了案例作为支撑,可谓有观点、有论据、有解析、有实例。审查逮捕是实践性很强的业务,而法律则是由一系列抽象概念构筑起来的规则体系。因此,需要检察官在具体的案件办理过程中,分析案件事实,比对抽象的法律概念,不断演绎推理,并结合日常积累的经验,综合对案件作出审查判断。正是基于这种高要求,这本《审查逮捕业务实训讲堂》的出版就显得更加及时。相信在今后,本书中倡导的理念、创新的模式、积累的经验会继续得到发挥,进而促使审查逮捕岗位检察官的实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审查逮捕阶段案件定性的思路与方法
【课堂指南】
一、课程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三、培训对象
四、教学方式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六、教学要求
(一)学生要求
(二)教师要求
【主题案例】
唐某纺等人抢劫案
【问题呈现】
一、审查逮捕时对案件准确定性的思路是什么
二、审查逮捕阶段案件定性与审查起诉阶段的区别
三、本案定性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方法
【案例点评】
一、何谓案件定性、何谓思路与方法
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一)案件事实的基本要素
(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方法
三、正确适用法律
(一)找法的方法与技巧
(二)案件定性的思路和方法
四、精确引导侦查
(一)需要继续补充完善的证据
(二)补充侦查提纲常见的错误
(三)做好补充侦查提纲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 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技巧
【课堂指南】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二、教学步骤与要求
(一)案例选择原则
(二)培训对象定位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步骤
(五)教学要求
【主题案例】
张某海、刘某堂盗窃案
【问题呈现】
一、对一些基本概念没有明确认知
二、对犯罪嫌疑人的学历问题未引起重视
三、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的辩解未引起足够重视
四、讯问提纲制作及对案件事实的讯问中存在的问题
五、还原案情中存在的问题
六、不能准确定位检察官角色,讯问的气场把握不准
七、不能掌控讯问节奏,被犯罪嫌疑人牵着鼻子走
八、没有针对审查逮捕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讯问
……
第三章 间接证据定案的证据综合审查与运用
第四章 审杳逮捕意见书制作要点与方法
第五章 如何准确把握案件证据走向及引导侦查取证技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