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平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定 价:72 元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作者:[宋]李清照 著,徐培均 笺注
- 出版时间:2018/9/1
- ISBN:9787532589852
-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1264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32开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权威性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负盛名的词作,首次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完备,笺证有据,资料丰富著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李清照集笺注,自从2002年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喜爱,前后重印8次,2013年又推出修订本。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2016年时值建社60周年,我们推出了排布舒朗的典藏版,市场反馈优良。现一并升级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精平装书芯,为读者带来更舒适的阅读体验。
修訂本自序
李清照被清人王士禛譽爲婉約之宗,近半個世紀以來,更成爲詞學研究的熱點,前有黃盛璋、王仲聞、黄墨谷、陳祖美,繼之者則有鄧紅梅、吴惠娟、諸葛憶兵諸家,名家輩出,佳作如林,構成了當代詞壇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綫。甚至遠播海外,在歐美也有專家從事李清照的研究。鄙人一向偏愛婉約詞,既治秦觀的淮海居士長短句,也治李清照的漱玉詞,然而魚與熊掌,勢難兼得,二者之中,故對後者關注尤多。十幾年前我撰寫了李清照集箋注,二〇〇二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納入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付梓。本書問世,迄今已滿十年。在這十年中,重印八次,深受讀者青睞,還得到許多國内外專家的好評,如復旦大學王運熙教授説 這是迄今爲止同類著作中材料最齊備、考證最細緻的著作。澳門大學施議對教授也説:一編在手,許多困擾,相信都可得以解除;並稱其對於端正學風、改善文風,相信亦將發揮一定的作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校區東亞研究系艾朗諾(RonaldEgan)教授則以權威性的著作許之,並参考本書寫了兩篇論文和一本研究李清照的專著。國内的研究者也或多或少受本書的影響,如蘇州大學王英志教授近年爲鳳凰出版社編選了李清照集一書,在前言中説,他得惠於徐培均先生的李清照集箋注最多。加拿大籍華裔詞學家英國皇家研究院院士葉嘉瑩教授在閲拙作歲寒居吟草(初稿)後,稱:拜讀先生大作,深感先生詩情雅意觸處生發,欽賞無已。始知先生學術著作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及李清照集箋注之得有過人研究成果,固原有極深厚之創作實踐功力也。諸家的評論,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但我不能安於現狀,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因此近十年來,不斷檢視全書,尋求缺失;又陸續搜集並積累資料,以備修訂。現在機會終於來了,此書已到了續約期,即將重新出版。 爲了對讀者負責,特作以下修訂。第一是校記。我對詞作反覆校對,參照各種版本,發現約有七十多處須加補充修改。復旦所藏經晚清詞學大家王鵬運、況周頤同審定的由錢塘汪玢箋的漱玉詞彙鈔,世所罕見,頗富學術價值,此次用以對校,便解決了許多問題,如浪淘沙(簾外五更風)一闋,即載於這本書,曾經王鵬運、況周頤兩位大師的審定,可爲李清照所作的又一權威性的佐證。又如怨王孫(草緑階前),欽定詞譜調作河傳之又一體,作者署李清照。此可辟趙萬里、王仲聞列爲存疑之作之非。此外,指不勝屈,就不一一説明了。第二是箋注。原版箋注部分,尚屬翔實,然亦有疏漏之處。因爲詞别是一家,詞之箋注,不應完全同於詩文,須有其獨特的個性,做到别有會心,除了考證詞之作年、本事以及詮釋典實辭語之外,也應盡量以詞證詞,才能突出詞的意境與韻味。如注訴衷情(枕畔聞梅香)一詞,爲了説明宋人有鬢插梅花的習俗,特加梅苑卷九無名氏西江月(蠟梅)中兩句:翠鬟斜插一枝香,似插蜂兒頭上。這樣便讓人感到栩栩如生、韻味盎然了。凡此約補注了三十五條之多。第三是輯評。原版彙輯前人評語分爲兩種 彙評與總評。今彙評增八條,總評增十條。如總評中增加的適園論詞二則,乃來自日本宋詞研究會所編的風絮雜志二〇〇九年第五號,係經南開大學孫克强教授整理而成,國内尚未曾發表。其中第一條稱三李並重,略謂青蓮筆挾飛仙,飄飄有凌雲之氣; 後主哀思纏綿,儘是亡國之音; 清照憂思悽怨,語多蕭瑟;所評且將各自的特色與詞人命運相聯繫,在歷代詞評中可謂罕見。胡適是現代用新觀點研究詞學的代表人物,此次修訂,在彙評與總評中各增一條他的評語,以企爲李清照研究打開另一扇窗户。第四是附録後人的和作。和作有助原唱的研究,因爲原唱寫得好,韻味優美,感情深永,打動了後人,所以才有人依韻酬和。可貴的是後人和漱玉詞的,既不同於結社唱酬,也不同於友朋之間的應答;而是因爲李清照詞别饒風味,引起後人的關注與共鳴。清代是詞學復興時期,這一時期和漱玉詞最多的是王士禛的衍波詞,凡十六首;其次是彭孫遹的延露詞,凡五首。王士禛論詩主神韻説,其所爲詞,也含有神韻。從他的和作來看,未始不受李清照的沾溉,甚至引起吴梅的稱讚,説他那首和李清照的鳳凰臺上憶吹簫,思深意苦,幾欲駕易安而上之。清謝章鋌則稱其蝶戀花(和漱玉詞)中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二句,最爲擅名。陳廷焯也説:此詞絶雅麗,一時京師盛傳,呼之爲王桐花。由此可見,附録和詞,既可見原唱在詞史上的深遠影響,也可從比較中瞭解各自的特色, 相信對於促進詞史與詞學研究亦將有所裨益。故此次擇要新增附録詞五首,以供研究者參考。第五是年譜。爲了理清譜主與其親屬的關係, 首先考覈其父李格非的仕履。李格非究竟何時任京東提點刑獄,史無明文。今據濟南徐北文先生李清照原籍考,謂在曲阜孔林思堂之東的北墻南起第一方石刻上,刻着: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正月二十八日,率遹、迥、逅、迒、□恭拜林冢之下。而宋史本傳則説他本年七月罷提刑。這樣便證明李格非任京東提刑至少達半年以上,而對李清照何時隨父在歷下(濟南)居住以及她在歷下時的活動,也提供了有力的旁證。至於李格非在黨爭中的態度,則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九八中徵引了兩條資料,分别繫於紹聖四年和元符元年,從中可見他對新黨章惇的執政,是心懷不滿、勢不兩立的。其次,對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新增了謝逸的一首送趙德甫侍親淮東詩,繫於元符二年四五月間,就中可見其少年時代瀟灑脱俗的風采,可見他與李清照不愧爲志同道合、才氣相當的賢伉儷。再次,就是李清照與秦檜夫婦的關係。根據莊綽鷄肋編與李清臣王文恭珪神道碑,李清照乃神宗時宰相王珪的外孫女,與宋史李格非傳所載娶王拱辰孫女有異,而秦檜妻王氏是王珪次子王仲山之女,故清照與檜妻實爲表姊妹。這種關係是我首先發現並著録於本書初版年譜的。這次對秦檜夫婦何時北去金國、 何時復歸行在,也作了清理與增益。御醫王繼先南渡後,曾向李清照强行索購古器物,他之所以如此囂張,是因爲身後有高宗與秦檜作靠山。高宗南逃途中在揚州白晝淫樂,金兵突襲時受驚,喪失生育能力,要靠他醫治,故而他有恃無恐。就是這麽個酷嗜聚斂的小人,卻與秦檜之妻王氏敘拜兄弟。紹興二年,李清照因控告後夫張汝舟而入獄,唯得趙明誠表兄綦崈禮的援助,九日而罷。此時有權有勢的秦檜夫婦却不聞不問,既未對王繼先的索購加以阻撓或勸止;也未對李清照的入獄一施援手。這就足以證明他們之間在政治立場上是相互對立涇渭分明的。以上三點,是對年譜的重要補充。第六,對補遺詩詞的編次作了調整。補遺詞六首,都來自永樂大典,有影印件作證,詳見再版後記。但初版把它編在最後,書前又無目録,容易被讀者忽略。因此這次將補遺詩詞調至正文之後,以企形成统一的篇幅;又在目録中一一著録篇名以便於讀者查找;也便於统計。原先二〇〇二年初版的目録中,詞只有五十三首,現增六首,共得五十九首;原來詩十六首,現增一首,共十七首。這樣,李清照詩詞總數便瞭然在目了。此外在標點上也按照詞譜做得更規範一些,但也作了相應的變通,如有些詞原規定在押韻處皆作句號,往往會割裂詞意,那就改爲逗號,詞意便連貫了。這種變通乃不得已而爲之,爲數雖不多,却是必要的。古語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經過數十年的摸索,深知詩詞箋注是一項艱巨的工程,而自己的學識還遠遠不夠。在本書原版自序中曾引錢鍾書先生的話説,清人治學重詞章、義理與考據。箋注詩詞不但要在義理上加以疏通,在詞章上達到深入淺出,易懂易記,尤其重要的是考據。考據重實證,實證要資料,資料須搜集、須挖掘、須積累、須辨析真僞。它與義理的探求、詞章的表達是相輔相成的,並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三者相較,考據的生命力似乎更强。因此國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既肯定了以上三種治學方法,又認爲義理與考據相比,似乎稍遜一籌。他在讀拉奥孔中説: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别見解還爲後世所採取而未失去時效。好比龐大的建築物已遭破壞,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構成它的一些木石磚瓦仍然不失爲可資利用的材料。往往整個理論系統剩下來的有價值東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至於考據的成果,尤其是那些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研究成果,却經得起時間的推排銷蝕,成爲長久的可資利用的材料。這是錢先生的真知灼見,也是我爲之奮鬥的目標,然而藝無止境,經這次修訂之後,此書仍不免存在訛誤,敬希廣大讀者多多指教。是所至盼徐培均癸巳春於海上歲寒居。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徐培均,研究员。1928年8月生于江苏建湖。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上海越剧院任编剧。1982年调上海社科院,任古典文学室主任、研究员,兼上海作协古典组组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全国秦少游研究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李清照》、《李清照集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校注》、《淮海集笺注》、《秦少游年谱长编》等。
自 序/一
修訂本自序/一
卷一詞/一
卷二詩/二一五
卷三文/二八九
附録一 李清照年譜/四二五
附録二 傳記序跋/五三九
附録三 總評/五五三
後 記/五六五
再版後記/五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