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为核心内容的“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和实践活动成绩显著,它不仅为党和政府找到了一条治国理政的新途径,而且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水平推进到了一个从来没有的高度。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讨论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各类成果的内容、表现形式、应用程序和适用性,构建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各类形式的选择模型,探讨了我国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现存的问题、原因和改进的对策。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旨在为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指南。
民主,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由来已久,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明确的政治追求。但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和社会治理方式,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即使到了今天,仍还处在艰难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在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代议制民主中常常出现的“党派恶斗”和对公民意愿“回应性不足”等缺陷,公民参与的理论和实践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引入注目的趋势是:“公民参与”不再停留在“公民行使选举权”这样的代议制民主的范围内,而要求进入“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这样的协商民主领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方式,正在逐步成为社会日常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如何治理好这个国家绝不是一件易事。在寻求有效的治国理政之道的过程中,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基石。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显然,在今天,从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来看,持续推进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切实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共同行使好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协调好各阶层、各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保障人们各自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好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第二,协调好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保障各民族、各区域的自身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同时,维护好民族团结和区域融合,实现各民族的共存共生,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第三,协调好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履行好我国的国际责任,促进人类社会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王建军,男,1953年8月生,198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学硕士导师、中外政治制度硕士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著作有《社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及《管理思想史》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主决策、基层社会治理及社区建设等。
王建容,女,1971年7月生,2000年6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获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任四川大学副教授,主要著作有《社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管理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
唐娟,女,1977年2月生,2005年6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获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任西南科技大学讲师。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决策机制建设》及《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决策及社会治理等。
第一章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当代民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三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国内外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历史进程
第二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
第二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第三节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第三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一)
第一节 关键公众接触
第二节 由公民发起的接触
第三节 公民调查
第四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二)
第一节 公民听证会
第二节 民主恳谈会
第三节 专家咨询
第四节 村(居)民议事会
第五节 公共论坛
第五章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成果分析(三)
第一节 公民旁听制度
第二节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三节 社会公示制度
第六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有效选择公民参与形式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影响公民参与形式有效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的选择模型
第三节 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形式选择有效性的判定
第七章 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水平
第一节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造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提高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水平的基本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