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高手的秘密》全书紧紧围绕如何成为数学教学高手这一主旨,紧扣教育教学实际,从高手的专业修炼高手的教学探索高手的解题智慧三个方面,系统总结数学名师林运来专业发展的经历与经验,告诉一线中学教师成为数学教学高手的实战智慧,有助于一线教师找到快速成长的路径与秘诀。此书是初高中数学教师打造有效课堂、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备参考书。
解码优秀教师成长特质
助力数学教师快速成长
·福建数学名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林运来倾力之作。
·作者系统总结自身成长经验,紧扣教育教学一线实际,接地气,好学易懂。
·从专业修炼、教学探索、解题智慧三个方面剖析数学教学高手的秘密,明晰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有助于一线教师找到快速成长的金钥匙。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瞄准优秀教师成长特质,助力一线教师成为数学教学高手。
推荐文章:
自序:在阅读中求发展
P39 对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几点思考
P55 中美两道考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P133 巧用评价语,让课堂生成正能量
在阅读中求发展
与同行听文科老师的公开课,特别是语文老师的课,大家总会感慨:文科老师讲课往往饱含感情、荡气回肠、掷地有声,有的更是思接千古、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他们的语言既有强大的思想说服力,又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感到意犹未尽,回味悠长。相比之下,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稍有诗意呢?
当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界探讨的热点,无论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精彩课堂的呈现,都离不开数学教师,尤其是爱阅读、有思想的数学教师。笔者曾在《阅中解惑,读中导学》一文中谈到教师阅读的意义解惑、促写、刷新。只是,数学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恐怕每个人的看法未必一致。这里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
张奠宙先生曾说道:中学数学教育界那些世人公认的名师,哪个不是数学底蕴深厚、科学知识广博的读书人?教师的学识从何而来?只能从阅读中来,从学习实践中来。教师应是读书人。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那么阅读则堪称人类的成长之道。从人类渴求不断进步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阅读的力量相媲美。阅读,就是丰富开拓,就是能力的增长,就是思维的深入。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名师都是一个沉潜在阅读和文化中的读书者、思考者、研究者。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简言之,阅读就是为了更好地超越自己。
1、新手阶段阅读是超越这个艰难阶段可依赖的良伴
每个教师都会经历新手阶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初为人师,需要一个适应期,这种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常常伴随一些阵痛。开学第一堂课,我要不要介绍自己?备了几天的课,感觉几分钟就能讲完,后面该怎么办?上好第一堂课就是个大学问,遑论其他。有的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学生违反纪律要怎么教育?家长会该怎么组织?班干部队伍如何组建?……这些问题常让新老师焦头烂额,深刻认识到要边学边做。阅读是我们超越这个艰难阶段最可依赖的良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必然能缩短自己的职业适应期。
我们选择怎样的阅读,阅读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新手阶段,阅读多是为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常常临时抱佛脚,要用什么就读什么,属于应急性阅读,所选书籍多以案例型、经验型为主,功利性较强。而独立思考的能力,跳出思维定势的眼光,想要每天学到新东西的冲劲,则是这一阶段更为珍贵的东西。
2、胜任阶段阅读是积淀智慧更好地服务教学的良方
从教五年左右,教师在课堂上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能胜任教学工作,这时读书也就不完全是为了获取知识得以应急,更多的是为了从书中汲取教学智慧,更好地服务教学。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学以致用,即运用日积月累的知识、底蕴和底气,轻松自如地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提高教学效率。
每本书都会教给我们一些新东西,或者帮助我们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正如著名作家尼尔盖曼所说:你在对的年纪读到的书,永远都不会离你而去,可能你会忘记那些细节,但它一定盘旋在你心底灵魂深处,鲜少触碰的那个领域,只要你需要它,你召唤它,它就会重新浮现。
3、能手阶段阅读是突破高原现象的不二法门
从教十年左右,教师专业成长进入成熟期。有的教师在教学一线长期摸爬滚打,成长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后,就容易出现车到站、船靠岸的职业倦怠现象。在我们身边,常听到有教师说:我这辈子只要评上高级就行了,其他没什么追求。也有不少聪颖而又勤勉的教师在成为骨干后,尽管仍怀揣梦想并奋力进取,却很难再有实质性进步。专业发展上的超越和突破变得异常艰难,开始跨入了所谓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书籍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是教师创造力的源泉,是教师成长的持久驱动力,优秀教师总是善于学习,阅读是教师突破高原现象的不二法门。
二、数学教师读什么
依个人经验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数学期刊丰富拓展之源
每一份期刊怎么来的?经众多的学科教研工作者实践、思考、总结、打磨、筛选、修缮、编辑、出版而成!精雕细刻,百炼成钢!中学数学专业期刊品种繁多,所刊载的论文涉及课程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解题研究、中高考研究、数学竞赛研究、初等数学研究等数学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数学专业期刊是数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帮手,数学教师阅读专业期刊不可或缺。阅读《数学教育学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优秀期刊,有助于获得数学教育最新的信息,丰富专业学识,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积淀专业魅力。
2、数学经典著作学科素养之基
有人提出经典必须具备四个特点: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无限的可读性。经典著作就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书,用当代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话来说,经典著作就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数学教育研究文献也有经典之作,几十年前写成的论文和专著,到现在仍然有人愿意看,因为对研究有启发,对教学有指导。学习经典作品,可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反复读经典。对数学教师而言,认真读点数学著作,将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恐怕不是多余的话(张奠宙语)。当你读完了一本经典著作的时候,你不仅仅是走进了数学的殿堂,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像明灯一样指引并帮助你攀爬知识的山峰。
3、科学人文书籍修身养性之道
除以上两类书籍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由所教学科拓展开去,有意识地读一些非专业书籍,比如文学、哲学与史学类书籍。龙应台曾说道: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座,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独立存在的。每种阅读都可汲取知识,所有的个人阅读都是有价值的(吴非语)。有些书看起来与数学没有直接关系,但读一读这些闲书,能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思想格局,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提升我们的专业智慧。
三、数学教师怎么读书
读书要有法。很多名人的读书之法和为学之道,对我们数学教师的读书学习,启发良多,极有助益。
1、华罗庚越读越薄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这使我明白了一条道理,就是: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办法。他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两个过程:从薄到厚,从厚到薄,就是既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毛泽东三先三后法
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是毛泽东一生遵循的读书之法。先博而后约,就是先博览群书,广泛地去读,在此基础上,再去读比较重要的、比较关键的、比较喜爱的书。先中而后西,就是先下功夫读中国的书,在熟悉、了解本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读西方国家的书,学习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为我所用。先普通而后专门,就是先读一般的、通俗易懂的、大众喜爱和需要的书,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专业的、专门学科的书。
阅读重在积累。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询问、查找、确定自己的阅读书目。读书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一边读一边想,把所读之书与同类书籍、文章联系起来读,用心从细微之处感悟大道至简,洞察皆学问。
四、写在最后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过要找到一件有长期受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那就是阅读。有了阅读,我们的品味就会提高,我们的眼界就会拓宽,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丰富。
关于阅读,有三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拒绝抢夺注意力的产品的诱惑。有人戏言阅读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现在的世界是屏的,形形色色、熙熙攘攘,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喧嚣多变的时代,好奇心指向的对象遍布各个领域,身处浮躁的社会,个人很容易被焦虑和功利情绪裹挟,要保持平心静气,是莫大的考验和修炼。阅读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不需要你辛苦存到一千万元,不需要你住进高档小区,只要一盏灯,一本书,一个角落,马上就可以开始做。当然,阅读说不上多高大上,但这点小小的爱好,却能使我们沉潜下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忙碌之余,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看有深度的、优秀的书和文章,一张一弛地合理安排,这有助于不断提升自己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第二,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发现与养护,关乎整个人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也需要我们在每时每刻都给予特别的关注。培养阅读兴趣需要发现的过程,更需要长久的宁静。对每一个教师来说,诗和远方都可归结为阅读那个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的孤独身影,就是诗;而那些从书中获得的知识,则成了他的远方。
第三,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每每获得新知识,每每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所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阅读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思想、不断形成新观念、不断习得新经验的开放过程,把它安排进日程中,把书籍当作生活必需品,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美丽我们的每一寸时光吧。
阅读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阅读是件长效性的事,在书籍的世界中,回报不仅无法量化、物化,且需要长久的等待。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自己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
林运来,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福建省十三五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3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曾获贵州省教育厅数学教育创新一等奖,所教学生高考总分曾获全省一、二、三名,个人事迹被《贵州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
秘密一 高手的专业修炼
修炼一 专业阅读/003
阅中解惑,读中导学/00
我们该读一读数学史/010
开启一扇认识数学世界的窗口/016
修炼二 专业写作/019
在观课中摄取,在评课中凝练/019
选题、规范与创新/025
修炼三 专业研究/032
为师三境/032
对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几点思考/039
注重核心素养,引领数学改革/044
活跃在高考中的无理常数/051
中美两道考题带给我们的启示/055
自主招生试题对命题的启示/060
对六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的研究/064
秘密二 高手的教学探索
探索一 教学实践/075
妙用诗歌对联,打造诗意课堂/075
大道至简,宁朴勿华/081
浅谈将数学史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087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一)教学设计/093
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098
失败是人生的宝贵财富/103
探索二 教学研究/108
从看似鸡肋的内容做足学生对数学的理解/108
数学高考试题对高三复习的启示/113
让人开窍的图形/121
探索三教学评价/127
让学习成为研究/127
巧用评价语,让课堂生成正能量/133
促进理性思维,培养良好习惯/136
他山之思可攻玉/143
秘密三 高手的解题智慧
智慧一 解题理论/151
怎样解题表/152
学会解题的四步骤程式/155
怎样学会解数学题/157
智慧二 解题案例/160
陈题新解/160
难题简解/168
一题多解/175
考题巧解/188
趣题妙解/202
智慧三 错解辨析/207
数学解题不可缺失理性/207
评析《数学通讯》问题243/212
这道题真的不宜用参数方程解吗?/214
数列学习中的9个易错点/217
三角函数学习中的8个易错点/221
主要参考文献/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