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有机联结。为此,应当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概括地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有三类,即理论认识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师意识问题,分别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保障问题。根据这三类问题,《理论、方法与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共设十章。
第一部分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理论认识问题,分别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集中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与当代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及发展趋势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题目依次是:人学与科学:中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融合。和谐价值观: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弘扬与发展。《资本论》的理论特色与著述风格——兼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基本坐标。
第二部分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问题,具体阐释教学体系、教学特性、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这一部分包括第六至九章,各章题目依次是: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五个转变。六问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问题导向的探索。
第三部分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履行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这一部分包括第十章,题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探析》。
谭顺,男,生于1972年,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持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谭顺工作室。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出版专著<使用价值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中国消费不足特异性研究》《(资本论):历史、理论与现实》,在《光明日报》《经济学家》《经济问题探索》《当代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60余篇。
丁乃顺,男,生于1981年,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早期马克思哲学、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出版专著《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与文化》《新疆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章10余篇。
第一章 人学与科学:中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融合
一、学说分野:人学与科学
二、学说特质:内敛与外张
三、改造方式:修身与革命
四、相遇中国:碰撞与融合
五、走向未来:传承与创新
第二章 和谐价值观: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弘扬与发展
一、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三、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
四、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
五、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及实现
第三章 《资本论》的理论特色与著述风格
——兼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一、《资本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
二、《资本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三、《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
四、《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五、《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资本主义经济学向社会主义经济学转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发达政治经济学向不发达政治经济学转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未来社会经济制度构想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转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重点关注社会变革向重点关注经济发展转变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基本坐标
第六章 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
第七章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关系
第八章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五个转变
第九章 六问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问题导向的探索
第十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的培养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