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之一,是根据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教材编写的要求和护理专科学员的培养目标而编写的一本教材。内容包括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发育特点、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小儿预防保健措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儿科常见操作技能和危重儿监护等。本书的使用对象为护理学和药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在职学生,通过对这本教材的学习希望能够使学生了解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教材本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编写,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在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网络教育的特殊性,针对成人教育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把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出教材的实际应用性。每章节后附有复习题,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系列教材出版发行已经6年有余了。该系列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完备,版式紧凑,注重实践,深受学生和教师好评,在全国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发展动向,提升教材质量水平,更好地把握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医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使本系列教材更有利于夯实能力基础、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合格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故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订。
再版系列教材将继续明确坚持“系统全面、关注发展、科学合理、结合专业、注重实用、助教助学”的编写原则,分析不足,丰富内容,完善体系,在保持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叙述偏多的与各学科交叉的内容,充实和更新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其能充分发挥助教助学的功能,真正成为课程的载体、师生的益友。
本系列教材每章仍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
本系列教材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基础医学教材、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材,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对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的学习要求相同,对高起专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每章导学部分予以说明。本套教材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
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将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平台(http://des.cmu.edu.cn)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网上练习、模拟测试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资源,建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本系列教材的再版发行再一次得到了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主,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等单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合作,对于他们为此次修订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谨致深切的谢意。
由于整体修订,工程巨大,任务繁重,在教材修订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惠予指正,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成人高等教育要求的精品教材。
陈金宝 刘强
2016年6月
陈金宝:教授,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医学影像制作、医学图像处理和资源库建设数十年,曾获卫生部、教育部各种奖励7项。策划并主编医学彩色图谱5部、卫生系列教材54种。
刘强: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虚拟仿真应用研究专业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教育技术与应用学组委员。
范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主任,兼任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中华护理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行政管理专家库成员。辽宁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儿科护理学会主任委员,沈阳市护理管理学会主任委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第二节 生长发育评估
第三节 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评估与护理指导
第四节 计划免疫
第三章
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
第二节 住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
第三节 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护理
第四节 儿科护理技术
第四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第三节 营养不良
第四节 小儿肥胖症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肺炎
支气管肺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五节 急性支气管炎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第三节 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节 小儿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腹泻病
第三节 小儿体液平衡及液体疗法
第四节 肠套叠
第五节 先天性巨结肠
第六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第七节 口炎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第二节 小儿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
第五节 肾小管酸中毒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第六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第七节 血尿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
第二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四节 脑性瘫痪
第五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三节 儿童糖尿病
第十三章
免疫缺陷病和风湿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风湿性疾病
风湿热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过敏性紫癜
川崎病
第十四章
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唐氏综合征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第四节 糖原累积病
第十五章
急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惊厥
第二节 急性颅内压增高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五节 急性肾衰竭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