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岂非无情,阅遍人间悲喜。
朱丽叶为了逃婚服下颠茄,假装死去,她躺在家族墓地里,既怕听到曼德拉草叫声凄厉,又憧憬着罗密欧前来,却不曾想他命丧于乌头草;奥菲利娅借用芸香和紫罗兰,祭奠被情人哈姆莱特误杀的父亲,她用毛茛、荨麻、雏菊和红门兰编织成花环,最终与它一同殒命于水中……在莎士比亚笔下,“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莫看那蠢蠢的恶木莠蔓,对世间都有它特殊贡献”。
本书精选莎翁剧作中49种植物,从文学、历史、园艺、烹饪、医学、民俗、语言等多角度写小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莎士比亚式花园图景。书内D家收录59幅1597年原版全彩插画,此为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珍贵馆藏。
² 致考据派读者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位读者心中都有一部莎翁大剧,借此叩开莎士比亚万花筒般的世界。这本《莎士比亚植物志》可以让我们在阅读莎士比亚时带上一份新的好奇心,探寻戏剧家莎士比亚如何成为了一位专业的业余植物学家;也找到一个新的视角,通过莎翁剧作中出现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构建一幅伊丽莎白时代的花园图景。
² 致乐趣派读者
Ø 莎翁花式毒舌了解一下:
约翰苹果:约翰一名就像中国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随处可见,所以约翰苹果就指冬天丢失了水分的随处可见的苹果,用来形容《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爵士全身皱缩干瘪;
“狭隘的”核桃:男人的妒意能有多夸张,空核桃里找情敌,用来形容《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里总爱胡思乱想的福德。
Ø 植物奇观了解一下:
“戏精”曼德拉草:地下的茎长得要么像男体,要么像女体,拔出来还会尖叫吓人,拔的人还会因此丧命?
“变异”土豆:被一场土豆雨淋过的人类,莫名燃起了激情;
“漂亮女人”颠茄:为你解答在没有美瞳的过去,爱美的女人强烈的求生欲;
Ø 趣味历史了解一下:
背后一个王朝:金雀花;
背后一场战争:红玫瑰与白玫瑰;
背后一把辛酸泪:詹姆斯一世命令全国种下万株红桑,可蚕却只吃白桑。
而以上仅是《莎士比亚植物志》的N分之一!
² 致读图派读者
《莎士比亚植物志》内含65幅英国原版插图,皆是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珍贵馆藏;其中59幅插图为典雅植物图,收录在1597年植物学经典《植物志,或植物通史》中,平时难得一见;
本书全彩精美印刷,让你一窥自然之色,养目护心。
引?言(节选)
威廉·莎士比亚也许在诸多方面都令人难以参透,但是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植物学非常熟悉,无论是花卉、草木、水果或蔬菜,都包括在内。他甚至还意识到植物在都铎时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天生下的万物没有弃掷,
什么都有它各自的特色,
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
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
莫看那蠢蠢的恶木莠蔓,
对世间都有它特殊贡献。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三场
劳伦斯神父在这里谈论的是自然的力量可以造成伤害,也可以疗愈创伤。浪漫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阴谋说明了可以从植物中提取药物和毒药——比如颠茄和乌头。为了得到乌头,罗密欧带我们走进了药剂师的店铺。虽然剧中的背景是在曼多亚,不过,在伦敦的街巷也能找到类似的药店。罗密欧如此形容这一间邋遢的药房:
我曾经看见他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皱着眉头在那儿拣药草;他的形状十分消瘦,贫苦把他熬煎得只剩一把骨头;他的寒伧的铺子里挂着一只乌龟,一头剥制的鳄鱼,还有几张形状丑陋的鱼皮;他的架子上稀疏地散放着几只空匣子、绿色的瓦罐、一些胞囊和发霉的种子、几段包扎的麻绳,还有几块陈年的干玫瑰花,作为聊胜于无的点缀。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第一场
药店中的玫瑰干花瓣提醒我们,花朵既有其实用价值,又是一种装饰物。莎士比亚介绍了很多种花:野生的,种植的,本地的,以及外来的。玫瑰尤为经常地出现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与爱和美相联系。比如《十四行诗》(五四):
玫瑰花很美,但我们觉得它更美,
因为它吐出一缕甜蜜的芳香。
在《十四行诗》(九九)中,他将玫瑰、百合和草本植物马郁兰作为一组,它们都芬芳馥郁,常被用于花环或花束:
我申斥百合花盗用了你的手,
马郁兰的蓓蕾偷取你的柔发;
站在刺上的玫瑰花吓得直抖,
一朵羞得通红,一朵绝望到发白,
另一朵,不红不白,从双方偷……
也许他最著名的诗句还是来自《十四行诗》(一八),在这首诗中,他指的可能是广义上的花朵,也可能是单独指山楂: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尽管十四行诗中有大量植物的线索,但我在本书主要讨论的还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他的两部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和《维纳斯与阿都尼》,因为它们为台词提供了社会背景。在《冬天的故事》中,第四幕第三场整整一场讲的都是花卉,将它们的时令季节与人的年纪联系起来。在七月的庆典上,潘狄塔戴着花环饰演仙后。出于好客,她用在冬天仍然新鲜的香草——迷迭香和芸香欢迎波希米亚国王波力克希尼斯和西西里大臣卡密罗。当波力克希尼斯说这些花多么适合老年人时,潘狄塔回答,相较而言,七月少有花卉吐露芬芳。我们要记住这一点,除了仲夏以外,其余季节里花园里的鲜花并不多,直到那些来自南美、远东或是非洲南部的异国花卉传入,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而那些原有的花卉,比如康乃馨,被叫作“洋丁香”或“七月花”。在一次有趣的谈话中,潘狄塔说她不喜欢康乃馨,因为它们的培育演化非自然之力。莎士比亚对于植物杂交的暗示说明他对这种技艺,更准确地说是对花匠培育不同品种以改变花朵颜色和形态的科学非常熟悉。
不过,潘狄塔还是为中年人找到了合适的花卉:
浓烈的薄荷、香草;陪着太阳就寝、流着泪跟他一起起身的万寿菊:这些都是仲夏的花卉。
——《冬天的故事》第四幕第三场
接着,她抱怨没有春天的花——报春花、黄水仙、紫罗兰、高报春和百合——可以献给波力克希尼斯的儿子弗罗利泽。虽然这部戏的背景被设定在波希米亚,但莎士比亚描写的是英格兰夏季乡间节日庆典的场景。
另一部大量介绍了花卉与香草的戏剧是《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受到父亲之死和哈姆莱特变心的刺激而发疯,在第四幕第五场以令人震惊的形象出场:根据十八世纪的一位编辑写的舞台提示,此时的奥菲利娅“非常奇特地全身缀满稻草和花”。这个发疯的女孩在父亲的坟前放上了各种鲜花,比如通常在葬礼上抛撒的迷迭香。在下一场戏中,王后乔特鲁德通告了奥菲利娅的死讯,她戴着用常见的草甸植物毛茛、荨麻、雏菊和兰花——此处指红门兰——编成的奇特花环溺亡在水中。
十六世纪的花园在秋季开始万物凋零,但果园却在此时生机勃勃。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几乎介绍了各种果树,以及灌木浆果和坚果。在《理查二世》中,他着重提到了杏。这种水果在十六世纪早期传入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国王和大臣还不认识杏树,不过莎士比亚在这里考虑的是果园的作用。在都铎时期,关于农业的小册子里都将果实累累的果园与治家有方的家族联系在一起,种植果树也被认为是适宜绅士的活动。外交官兼学者托马斯·史密斯爵士就被称赞“其双手常栽种嫁接”。
《理查二世》中的果园是王国岌岌可危的象征。园丁说到国王的铺张浪费,就像一本果树种植手册的内容:
可惜他不曾像我们治理这座花园一般治理他的国土!我们每年按着时季,总要略微割破我们果树的外皮,因为恐怕它们过于肥茂,反而结不出果子;要是他能够用同样的手段,对付那些威权日盛的人们,他们就可以自知戒饬,他也可以尝到他们忠心的果实。
——《理查二世》第三幕第四场
莎士比亚提及蔬菜的地方相对较少,几乎都来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他借威尔士牧师休·爱文斯之口玩起了拉丁文和英文的文字游戏,开胡萝卜和卷心菜的双关玩笑。福德大娘则把福斯塔夫爵士比喻成满肚子坏水的胖南瓜,而这个胖爵士为了去温莎见福德大娘,祈祷天降马铃薯雨——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催情之物。莎士比亚一定是将朴实的蔬菜与该剧粗俗的腔调和中等阶层的主要演员阵容画上了等号。至于莎士比亚植物知识的来源,我们知道,他出生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必然有机会漫步在沃里克郡的乡间。这一背景反映在他笔下的野花名字上 :在《仲夏夜之梦》中,他将三色堇称作“爱懒花”;在《爱的徒劳》中,又把毛茛称作“杜鹃芽”。亨利八世在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与罗马教廷决裂,玛丽一世又在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复辟天主教,经过一番撕扯,在 1564 年,英格兰正式成为新教国家。许多关于旧时信仰的记忆都反映在植物的名字上,比如芸香也叫“恩典香草”,与圣母马利亚有关的万寿菊也叫“马利金”,还有耧斗菜的别名之一“圣母的鞋履”。
…………
作者:
玛格丽特·威尔斯,曾在牛津大学研读现代史与建筑史,后成为英国国民托管组织(The National Trust)的出版人。如今专职写作,撰写了《乔治时代生活即景》《英国花匠的诞生》《英国工薪家庭的花园》《出类拔萃:十二种珍稀花卉的故事》等作品。她在伦敦东部培育了一座自己的花园。
译者:
王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至今已翻译文学作品和绘本十余部,并于2015年入选柏林文学沙龙“无界行者”。目前从事阅读教育和儿童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