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在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是当前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
《跃迁:新时代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与投资布局》以中微观的研究视角,从投资者的需求出发,深入剖析产业升级变迁的基本规律和轨迹,阐释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的机理和路径,研判产业发展态势和运行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率先步入景气的重要产业升级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为投资者开展全产业链投资与经营、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和协同、以产业发展逻辑判断和选择投资机会,提供决策参考。
《跃迁:新时代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与投资布局》对我国产业升级变迁的逻辑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对政府部门通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资金注入延伸价值链条,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通过产业升级路径分析和产业景气度的动态把握,以产业发展逻辑判断和选择投资机会,找准投资切入时机,开展全产业链经营与投资,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和协同。
“一边是一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一边是大量核心设备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是当前我国经济深陷结构性陷阱的真实写照。要跨越产业结构性陷阱,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产业跃迁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产业结构改善和升级是伴随要素禀赋和产品空间结构改善而内生的经济现象,是产业加快高级化进而不断适应新时代的中长期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熊彼特,1997)。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议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从供给的角度,各国均加快了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球产业格局由此呈现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加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低碳经济重塑国际竞争新规则等一系列新动向、新趋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借此实施了出口导向的战略,市场导向的机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吸引了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和其它国内短缺要素的进入,并通过要素和产品的内外交流,实现了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和主导产业更替。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已经开始呈现出步入上升通道的趋势,资源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产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行业结构、产业链结构等进行适应性调整,特别是快速提升产业价值链,并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相匹配,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伴随产业价值链的提升,还有一个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对进入新时代的我国来说,就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产业体系。无疑,产业价值链提升和产业结构的重构将贯穿“十三五”和工业化中长期的全过程,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模式选择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的双重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存在转型的阵痛和调整的阻碍,但是必须跨越这一阶段,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越是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越需要精准的判断和专业的指引。要实现产业跃迁的伟大梦想,必须做好新发展时期下产业升级路径相关理论的支撑工作。要站在宏观视野上看待产业升级,明辨产业动向。一方面,我们要重新思考过去,弄清产业演进升级的基本逻辑,研判分析产业发展态势和运行特征。另一方面,深刻规划未来如何高质量发展,构建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新型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模式。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欣喜地看到,本书对我国产业升级变迁的逻辑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对政府部门通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资金注入延伸价值链条,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通过产业升级路径分析和产业景气度的动态把握,以产业发展逻辑判断和选择投资机会,找准投资切入时机,开展全产业链经营与投资,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和协同。
文玉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统计分析师,长期专注产业发展及产业投资等热点问题。在《当代经济科学》、《经济问题》、《中国管理科学》、《人民日报》等期刊媒体上独立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参与编写书籍16部。
第一章 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考察
第一节 产业升级诠释
第二节 产业升级演进规律
第三节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第四节 景气评价及预测理论
第二章 产业升级路径的一般性问题
第一节 产业升级的类型
第二节 产业升级的方式
第三节 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及特征
第三章 产业升级路径判断的方法论
第一节 产业透视维度
第二节 产业升级具体路径的判断逻辑
第三节 产业转型升级的测度
第四章 典型国家主导产业演进升级规律
第一节 英国: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推动力
第二节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球产业转移
第三节 德国:发展传统产业同时注重培育新兴产业
第四节 日本:以协作体系创新对接全球产业转移
第五节 韩国:以产业链整合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第六节 启示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产业演进升级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供给端驱动
第二节 需求侧拉动
第三节 政策推动
第四节 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
第一节 全球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产业变革新趋势
第三节 新时代产业升级全景及其实现
第四节 新时代产业升级面临的难题
第五节 新时代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第六节 产业升级背后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产业创新升级路径选择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构建实证分析模型
第三节 数据和变量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八章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下的产业运行
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产业升级
第二节 现行产业体系向新产业体系的转换
第三节 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模式
第四节 率先步入景气的产业
第九章 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路径
第一节 智能制造产业概述:引领产业升级、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主战场
第二节 机器人:智能化和服务化的升级主线
第三节 民用无人机:降成本、重实用成为行业发展重要特征
第四节 3D打印:工业领域的应用成为发展的主战场
第五节 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突破是重点
第六节 虚拟现实:用户体验+内容创新
第七节 资本助力智能制造升级的主线
第十章 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路径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产业概述: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石
第二节 集成电路: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
第三节 云计算:以深化应用为主线
第四节 物联网:促进规模化应用
第五节 大数据:新业态培育与安全管理并重
第六节 人工智能:加速商业化应用
第七节 资本布局信息技术产业的思路
第十一章 大健康产业的升级路径
第一节 大健康产业概述:被誉为IT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
第二节 医药工业: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升级主线,偏重服务民生
第三节 医疗服务产业:平衡供需矛盾的逻辑主线
第四节 健康管理产业:以提高生存质量为升级主线
第五节 养老服务产业:围绕养老、孝老、敬老的主线
第六节 资本助推大健康产业升级的逻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