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张元珂
“文学经典”“文学经典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完成时”,是确保如何保值或增值;后者是“进行时”,是确保其不再减值的过程。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至少有: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童庆炳先生概括的这“六要素”基本涵盖了“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基本要素。然而,推动文学的“经典化”进程的已知和未知因素远不止上述“六要素”,它远比理论预设要复杂而丰富得多。尤其在此过程中,新的不可预知的力量会随着时间的永续演进和空间的持续拓展而不断浮现。然而,历史经验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真正的“文学经典”都要经历过反反复复的去经典化、再经典化的拉锯式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所谓文学的“经典化”从来不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而是持续的、接受各种力量考验的保值、增值或者减值的动态过程。因此,不仅有关“何谓经典”“经典何为”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永不止息,而且有关文学经典的筛选与阐释也“永在路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诸多问题亟待厘清与重释。即使已被命名为“文学经典”的作家、作品,由于时代语境的不同,后世的人们总会对之发出不同“声音”。比如,从对“鲁郭茅巴老曹”座次的否定与重排,到对“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经典性的质疑与解构,再到对90年代以来有无经典问题的纷争与焦虑,都充分表明,有关文学经典评价的标准、观点、接受总是分歧不断。因此,如何看待这种分歧,或者说,如何认知和重释新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真正价值及意义,都是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
中国现代文学馆拥有比较完善的学术团队和传播体系(期刊、网站、讲座);这里保持着与国内外各层次高校、科研院所良好的交流关系;这里是普及经典并不断发掘和建构经典的地方;这里不分男女老幼,从国家政要、文化精英到普通群众,皆可来此领受文学之于个体的无穷魅力;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保存着不同时代众多作家的第一手资料(手稿、日记、书信、照片、版本、遗物等等),它们亟须开发、整理与研究……这一切都说明,文学馆及其学术力量对推动中国新文学的研究与传播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学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2010年后,伴随大量硕博生入职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文学研究力量明显加强,特别是在文献史料的发掘与研究以及文学经典的传承与普及方面,其无可替代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这尤其需要一个平台,以展现文学馆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是基于上述几方面考虑,2011年1月,由前任馆长吴义勤策划与指导、前研究部主任许建辉任主编的《经典作家研究专刊》正式创刊。专刊创刊,其意义当然不同寻常。它不仅是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之后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第二个学术研究刊物(随《文艺报》一起面向全国发行),还以其多方面的“特殊性”显示了其在当代学术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实现与学术界的良性互动,更新新文学研究内容、方式与方法,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新文学经典作家与作品,展现文学馆人风貌及学术体系对文学研究的贡献,等等。
专刊每月一期,每期四万字,每期研究一位经典作家或一个文学思潮、流派,自创刊至今(截至2018年3月),已出八十七期,总计340多万字。在前期,作为主编的许建辉做了大量工作,专刊之所以备受关注、名声在外,与她的努力息息相关。许主任退休后,由我和崔庆蕾合作主编,由此一直持续至2017年12月。自2018年1月起,由于崔庆蕾调离中国现代文学馆,就由我担任主编,并重新组织队伍,继续办刊至今。曾经的同事与师友或退休,或调离,总不免心生感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能同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干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幸运!近八年来,从主编到编辑人员几经轮换,从选题、约稿、审稿到具体的文字处理皆由我们几个人兼职完成,但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所达到的社会效果是让人满意的。不仅所刊文章屡屡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而且据说专刊作为《文艺报》“金牌专栏”之一还为其增加了不少忠实读者和报纸订单。
专刊所刊文章集学术性、可读性(文字尽可能通俗易懂)、欣赏性(每期配大量图片)于一体,充分照顾到中国作协会员、业界专家、学者及各类文学爱好者的阅读趣味。作为编辑之一,我犹记得最初几年的热闹场景:每一期总会有全国各地的读者——各级作协会员、高校师生及社会读者——来函来电,或品评,或询问,或建议,不仅为专刊(栏目)叫好,也为我们的组稿点赞。专刊所刊文章质量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得到普通读者好评,还得到业界大力
肯定。
鉴于此,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以方便大家阅读和珍藏。丛书以年份为卷次,每年一卷,每卷三十万字。本年度共出七卷,即2011年卷、2012年卷、2013年卷、2014年卷、2015年卷、2016年卷、2017年卷。2018年卷以及2018年以后各卷将各后推一年予以出版。在编选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每卷都是从该年度所刊发的近四十万字中精选出来的;每卷皆由一位青年学者负责精选、编目、初校;按照原刊发表月份、篇目、次序编排年度目录,以尽可能保持原始风貌;史料类文章基本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贵期刊、日记、书信、手稿为材料,为专刊特色,也是专刊之所以引发读者关注和热议的重要原因,故予以重点收录。丛书所收文章大体可分五类,即作家生平研究、经典作品研究、文学流派与思潮研究、文献史料研究、作品(版本)传播与接受研究。这些文章基本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界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编辑与出版这一套丛书,也是一种尝试。惟愿读者喜欢,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2018年3月4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目 录
夏 衍
周明全 《包身工》:底层文学的鼻祖 001
许建辉 与夏衍修改《鲁迅传》事有关的一封信 007
孙 谦 夏衍戏剧的时代性、个人性与超越性 018
刘 涛 以话剧抗战 025
宋 嵩 夏衍前期与后期剧作的喜剧风格及其成因 031
李 莉 仰观“屋檐下” 追思夏衍情 038
葛 涛 夏衍的集外佚作电影剧本《遥远的爱》考 045
王统照
杨洪承 “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践行者 050
张元珂 《山雨》的评价及版本问题 057
刘增人 王统照的“孤岛”岁月 065
许建辉 文物记忆中的王统照 071
沙 汀
孙伟科 计文君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084
张元珂 艾芜的“牢狱之灾”与“牢狱叙事” 097
阎浩岗 异域色彩与人生哲学 109
徐 俊 沙汀藏信辑录 116
萧 乾
马会娟 萧乾与翻译的“情缘” 131
赵 娜 银亮着一片黄昏的海 137
王朝军 “十足诚实的”梦幻者 144
北 乔 良知风骨与性情书写 151
刘绪才 1950年代的萧乾:“龙”抑或“泥鳅” 158
高建新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给萧乾先生的一封信 164
沐定胜 从“太太的客厅”走进《梦之谷》 166
徐 俊 《大公报》文艺奖金史实钩沉 171
叶圣陶
叶永和 蒋燕燕 叶圣陶曾经提案公审“四人帮” 174
刘 泉 刘增人 诗意叶老 182
商金林 “抗战词史”中的“绝唱” 189
李徽昭 李继凯 叶圣陶与中国书法文化 197
马天博 黾 勉 以从事,罔敢任草草 203
张元珂 对于一组信件的阅读札记 208
许建辉 从《隔膜》到《长夜》 211
周可桢 叶圣陶论教育 214
唐 弢
巫小黎 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19
子 张 唐弢书话内外 226
张梦阳 唐弢的艺术感 232
张元珂 真情言说、人间独语与文化反思 239
葛 涛 唐弢与鲁迅藏书的保护 246
姚雪垠
唐浩明 《李自成》对我的创作启迪 254
詹玲穿 透历史的人性光芒:姚雪垠和他的《李自成》 259
熊元义 姚雪垠在文艺理论上的贡献 265
刘 宁 民国时期的乡村图景与绿林社会 274
阎浩岗 《李自成》的主题与姚雪垠的立场 279
许建辉 档案解读——姚雪垠在1950年代 285
赵树理
孟繁华 赵树理现象综论 297
宋颖慧 李继凯 “雅文化”视域中的赵树理 304
王春林 现实主义精神与意识形态遮蔽 311
杨占平 赵树理的文学道路和创作成就 316
卿建英 既要懂悲剧 也要懂团圆 321
陈为人 赵树理之“驴说” 327
董大中 在北图“打捞”赵树理 334
老 舍
舒 乙 《剑北篇》的足迹 342
张丽军 老舍底层叙述的多元精神维度 352
北 乔 日常生活中茶馆的审美叙事 365
王秀涛 老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京大众文艺改造 370
许建辉 写在《四世同堂》手稿“申遗”十年时 375
刘 屏 文学馆珍藏的老舍字画 381
郁达夫
陈 宁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情性 387
张 欣 郁达夫小说“浙味”说 395
张丽军 城市底层叙述与大众文艺的倡导者 400
刘 刚 王映霞手札三通 407
后 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