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饮食曾经给关内的同胞一种粗放甚至粗糙的感觉。实际上,这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加修饰的豪迈,是传统东北饮食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东北菜得以五洲落户、四海安家的重要原因。《东北饮食文化》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溅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老字号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包括能够被传承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所认同,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特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其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诸方面。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各地的文化形态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丰富多彩的多样化。地域文化划分的标准具有多重性,如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则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北方文化、东北文化、西北文化等;如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则分为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珠江文化、松辽文化、运河文化、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岭南文化、海疆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红山文化等;如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则分为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关东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闽台文化、八桂文化、黔贵文化、青藏文化、西域文化、徽文化、赣文化等。正因为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华民族才拥有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从而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域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地域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成立了众多地域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如燕赵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华夏文明研究中心(山西省委宣传部)、晋学研究中心(山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宁夏大学)、草原文化研究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塔里木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殷商文化研究所(郑州大学)、楚文化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荆楚文化研究中心(长江大学、荆州博物馆)、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湖湘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徽学砑究中心(安徽大学)、江淮文化研究所(合肥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学研究院(南昌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绍兴文理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云南大学)等。
廖晓晴,1958年生于沈阳。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专业。毕业后到辽宁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任编辑。1992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至今。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辽宁省重点学科明清史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史学会支部书记。出版个人文集《清史暨史学理论管窥》。在《光明日报》《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辽宁大学学报》《满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撰写和主编著作8部。
冷厚诚,辽宁大学历史学硕士,曾供职于辽海出版社历史编辑室、辽宁出版集团图书出版管理部。曾经参与编辑出版多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补贴资助项目图书,作为作者出版专著2部。
前言
第一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概说
一 肃慎
二 挹娄
三 勿吉
四 靺鞨
五 渤海
六 女真
七 满族
第二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民族饮食演进
一 肃慎、挹娄等肃慎族系古民族饮食概说
二 渤海人饮食概说
三 金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四 明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五 满族饮食概说
六 满族特色饮食
第三章 蒙古族及东胡族系先世概说
一 东胡
二 乌桓
三 鲜卑
四 室韦
五 契丹
六 蒙古
第四章 蒙古及其先世东胡族系饮食演进
一 东胡、乌桓、室韦等先世民族饮食概说
二 契丹人饮食演进概说
三 蒙古族饮食概说
四 蒙古族特色饮食
第五章 朝鲜族饮食文化
一 朝鲜族的源流
二 朝鲜族传统饮食品及种类
三 朝鲜族传统饮食的特点
四 朝鲜族特色饮食及其制作方法
第六章 东北地区回族饮食文化
一 东北地区回族的源流
二 东北回族饮食概说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饮食文化
一 俄罗斯族的由来
二 俄罗斯族饮食概说
三 俄罗斯族饮食变化的原因
四 俄罗斯族饮食发展趋势
五 俄罗斯特色饮食
第八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概说
一 赫哲族概说
二 锡伯族概说
三 鄂伦春族概说
四 达斡尔族概说
第九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饮食文化
一 赫哲族的饮食特色
二 锡伯族的饮食特色
三 鄂伦春族的饮食特色
四 达斡尔族饮食特色
第十章 东北地区汉族的饮食特色
一 东北地区汉族的由来
二 东北汉族饮食风俗
三 东北汉族的特色菜
第十一章 东北老字号和特色饮食品牌
一 李连贵熏肉大饼
二 马家烧麦馆
三 鹿鸣春
四 宝发园
五 牛庄馅饼
六 马迭尔冰棍
七 中街大果
八 哈尔滨啤酒
九 沟帮子熏鸡
十 朝阳喀左陈醋
十一 老边饺子
第十二章 雪域之国的饮食特征
第十三章 各民族相互融合的饮食特征
一 各民族饮食相互融合
二 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入
三 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
四 各民族饮食融合的代表——满汉全席
第十四章 新时代饮食的发展方向
一 食品种类多样化
二 食品加工方便化
三 饮食习惯精致化
四 饮食环境优质化
五 新时代饮食创新的代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