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89 元
丛书名: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作者:王福民,张世远,陈庆超 等 著,贾益民 编
- 出版时间:2018/9/1
- ISBN:9787520130417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955.2
- 页码:29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华侨华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宣传载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支柱。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
《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精神》以中华民族精神在华侨华人生活过程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之传承与嬗变、整合与传播、创新与重构为基本线索,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特质、价值与现代性展开。
2010年7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4年6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华侨华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同祖同根,血浓于水。华侨华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自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里,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民主、文明,追赶和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以至全球华侨华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全球华侨华人情之所牵、魂之所系的乡愁与历史心结。在近现代以来追求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华侨华人与中国人民从来就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中国梦”作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需要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梦,也是全球华侨华人的梦。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全球华侨华人反应强烈,兴奋不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世界华侨华人社会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必将带动世界各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大发展,同时也必将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各国华侨华人的力量与积极参与是显著、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研究课题。显而易见,研究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关系,揭示并阐释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无疑是具有多重意义与重大学术价值的。有鉴于此,我们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有关学术力量,开展“华侨华人与中国梦”专题研究,以此形成了这套丛书,并被评选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本套丛书包含10个专题,每个专题形成一本专著,聚合一体形成了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系统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专题及专著如下。
贾益民,山东惠民人,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华侨大学校长、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享受***特殊津贴专家。荣获泰王国国王颁授“一等泰皇冠勋章”、泰国吞武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海外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华侨华人及华侨高等教育、海上丝绸之路等。出版著作(含主编):《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蓝皮书,2014、2015、2016),《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3、2014、2015、2016),《世界华文教学》,《华文教育概论》,《华文教材教法》,《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与现代文艺学》,《中文》等;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王福民,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负责人,福建省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方向带头人;*******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书法家。
导论
第一章 “精神母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接
第一节 勇闯天涯与自强不息
第二节 共成事业与厚德载物
第二章 “精神对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融汇与变迁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东道国对华侨华人的反应
第三节 华侨华人异域生存境遇
第四节 中华民族精神异域变迁之新形态
第三章 “精神反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批判
第一节 交往与对话:文明融合的必然途径
第二节 精神异同:华侨华人基于多元视角的自我审查
第三节 “他者”视野中的华侨华人精神世界审视
第四节 华侨华人在交往中“精神家园”的认同与反思
第五节 结语:何去何从?
第四章 “精神重构”: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拓展
第一节 从“得君而治”到民主参政
第二节 从“义然后取”到市场契约
第三节 从“熟人社会”到“陌路社会”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