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9 元
丛书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
- 作者:田鹏颖 编
- 出版时间:2018/9/1
- ISBN:9787520132862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412.6
- 页码:19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共分为劳模与劳模文化、劳模文化史料、劳模文化价值三大板块。第一板块集中展示了对劳模、劳模文化、劳模精神等相关内容的研究;第二板块是对以黑、吉、辽三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的劳模文化史料研究的概述;第三板块则是在前两个板块的基础上集中展示不同学者对劳模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信者,中心愿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而言是在理论认识、价值旨趣层面的根本认同,是更为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①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是指具有时代精神的,有中国特色、兼容并蓄的,以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标识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国外文化资源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引的当代先进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单一继承的,也不是舶来品、山寨品,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生成的具有“中国气象”的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在近代外来文化的侵袭下,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天朝上国”沦落为崇洋媚外,出现过否定中华文化,甚至要消灭已有文化的历史境遇。历史一再证明,中国“仁义”义理文化构建不起当代文化自信,而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在当代社会正以席卷全域的方式改变和影响着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新的文化殖民。从年轻人的语言服饰到流行音乐,西方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基本信念,无所适从者多,有坚定信念者少,一系列文化不自信、不自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正在肆虐,加之文化、亚文化格局的多元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外来文化的合理性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生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显性问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摆脱对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我们民族自身的语言基础之上,也必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劳模”是一种中国现象,也是产生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语言”;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当前,揭示劳模文化所蕴含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及其价值,有助于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提供语言基础和实践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①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劳模精神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王进喜、孟泰、尉凤英、张成哲等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对这些劳动模范的学习、宣传、树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劳模文化现象,这是当前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最重要的资源。
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东北较早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在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领先的历史地位,这种独特的历史进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勤劳、担当、朴实”的“黑土地”文化相融合,是东北劳动模范不断涌现的现实基础,更是东北劳模文化的精神生产规律的逻辑支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弘扬和发挥东北劳模文化、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鞭策和鼓舞东北人民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坚定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
劳模与劳模文化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劳模精神
——兼论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劳模”的起源、意义和早期的评选制度
东北全面振兴进程中的企业家精神与劳模精神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论述探析
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基于实践、理论、文化视角
马克思前资本主义技术实践思想的三重维度
劳模文化史料
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基本概况研究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研究概述
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研究概述
东北(吉林)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研究概述
劳模文化价值
劳模精神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其开发与利用
文化转·改革破·创新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理论反思和对策分析
劳模文化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探析
改革开放前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及其历史作用
劳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
劳模文化与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