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哲学理念正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从愿景到实践,从国与国之间的共同体、区域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书从人类文明、全球化、共产党人使命、科学社会主义、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视角,全面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旨在理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脉络,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念和智慧。
前 言
2018年,是伟大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大路奉献给远方,白云奉献给蓝天……”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拿什么奉献给马克思,用什么纪念改变世界的《共产党宣言》,思考中,我们选择了撰写《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016年,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教授送我一本《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并指示我好好研究一下。这是一本京沪青年学者直面“中国问题”,深入理性思考而成的论著。一看这部论著的标题,在我脑海里立刻浮现的就是“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不正激荡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吗?
一
从西方到东方、从传统到现代、从理念到实践,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超越民族、国家、区域,超越一国之利和一己之私,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贡献“中国方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中国理念”,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话语”,这一话语自提出以来逐渐受到世界青睐,2017年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决议,已经和正在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世界话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包含着理念和实践的双重意蕴,既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意识,表现为平等权力观、正确义利观、整体安全观、新型文明观、绿色生态观的有机统一体,又表现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合作机制、推进新型大国外交的具体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进行时,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学术界......
田鹏颖,哲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宣传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等。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工程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方法论创新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委托等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
武雯婧,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与撰写书籍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国家奖学金和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第一章 文明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第二节 文明冲突论的焦虑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范式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全球化1.0:古代丝绸之路
第二节 全球化2.0:西化的世界
第三节 全球化3.0:包容的世界
第三章 共产党人的使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自由人联合体”
第二节 造福人民
第三节 共建共享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千年一叹
第二节 东方大国
第三节 谋天下
第五章 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全球危机
第二节 “中国方案”
第三节 改变世界的力量
第六章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修昔底德陷阱”
第二节 世纪之问
第三节 求同存异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之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谁主沉浮”
第三节 “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