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
一堂生命课
蒋林
在我的作品中,《最好的告别》算是“特别的一部”。它所指向的是生命的终结,是谁都不乐意主动提及的死亡。但是,死亡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避免,就像哈夫洛克·埃利斯所说的那样,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与我以往的作品一样,《最好的告别》故事简单,线索不多。小说的主人公是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66岁的凌先生,以及同样罹患绝症的10岁男孩小可。两人有着相同的境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并不约而同地来到临终关怀医院怀人居。但是,他们又有着不同的人生:一个为零碎半生的庸常感到遗憾,一个因没有机会走完未来的人生而感到遗憾。
一老一少的相遇,在死亡的门前,他们通过短暂的相处和交流,碰撞出了很多关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两人共同回忆过去,梳理人生中的点点滴滴;两人共同走向未来,用平静面对死亡的步步紧逼。他们原谅了人生中所有的内疚和自责,他们宽恕了人生中所有的背叛和伤害;他们在“世外桃源”中与人生握手言和。
无论我们与这个世界有多大的冲突,最终都不得不与人生言和,与自己言和。通过这部小说,我试图表达以下三层意思:第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完美的人生不是获取的名与利,而是对家人的牵挂、关怀与爱。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应竭尽全力。所以,不留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第二,怎样面对曾经经历的风雨坎坷?其实,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各种曲折与坎坷。但是,人生之路就是一段段风景,过去的就过去,我们要学会向前走,别回头。第三,温暖与希望才是人生永恒的力量。小说中,10岁男孩的小可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知道儿子的生命终将无法挽留,但是她依然给儿子带去无尽的关怀。尽管这样的温暖与关怀并不能挽救儿子的生命,但却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尽可能地生活得平静。
明明知道前路艰难,但依然要带着希望前进,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和临终关怀的小说,不如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怀的小说。我想梳理和表达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诞生到离开世界所要经历的各种片段。每一个片段,都是一段旅途;每一段旅途,都有开始与结束。
只是,怎样的告别才是最好的告别?
青年评论家王永军这样写道:“小说通过主人公凌先生在生命最后时刻对自己的人生的追忆,与现实中在怀人居的生活交替呈现,平行发展,在细节中将人性的善恶展露无遗,表达了主人公与人生言和的温暖与智慧,使我们获得感动并产生共鸣。他们在遭受严重的生命困惑时,却能以超然的心态面对死亡,面对人生,面对现实,其在向死而生的生存体验下扞卫与实现死亡尊严的呼声,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生命旅程——获得了死亡的权利,庄严地、体面地、自然安详地走向死亡,更好地扞卫了生命的尊严,使死变成了另一种生。”
我们曾经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也终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