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反映明清时期闽台关系的档案文献图片集成之作。全书以中国第*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时期宫廷所存涉及闽台关系的各类官方文献为基础,配以相关的历史图片,以时间为脉络,从治理经营、科举教化、整饬营伍、协力御敌、变革自强等多方面,为读者展示了明清时期闽台两地的诸多情况,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便读者准确能够清晰了解时代发展的历史脉络。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隶属与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区域,即闽台区域。闽台区域既保持着中华文化的共性,也彰显着地域文化的特性。
远古时代,闽台两地属环太平洋构造带,两地往来依赖东山陆桥得以实现。后来,冰期结束,气温回暖,海平面上升,形成了台湾海峡。但闽台先民仍保持着人员、物资的交流与互动,大量的考古资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闽台之间在区域上的天然联系,是闽台关系形成的地理基础。
进入文明时期,福建与台湾的关系不断发展。三国时期的“夷洲”,《隋书》记载的“流求”,都与福建密切相关。宋代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并派遣军队戍守。到了元代,朝廷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行政管辖。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立政权,开发台湾。清初,康熙统一台湾,并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中。
康熙统一台湾之后,朝廷关于台湾的弃与留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统一台湾的功臣施琅力主留台,他在上给朝廷的折子《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提出:“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薄,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诚天以未辟之方舆,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犹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藉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最终,清廷接纳和吸收了施琅的意见,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由此,闽台两地交往更加密切与频繁,并逐步形成了“闽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虽隔海相望,但闽台之间长期以来的交往与融合,推动了台湾社会稳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台湾逐渐成为富甲东南的宝岛。大量的明清官廷所藏闽台关系档案,也深刻地印证了这一历史过程。从现存的档案来看,闽台两地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台隶闽省及台湾行政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台湾人口的增加和土地不断被开发,清政府逐渐扩大和完善在台湾的行政机构。最初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乾隆年间改名嘉义县)三县,形成“一府三县”格局;后于雍正元年(1723年)在诸罗县增设彰化县与淡水厅,又于雍正五年(1727年)新设澎湖厅,形成“一府二厅四县”格局。嘉庆十七年(1812年),增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1875年)再次进行重大调整,增设恒春县、卑南厅和埔里社厅,属台湾府,又于北部增设台北一府,管辖淡水、新竹、宜兰三县,鸡笼一厅。至此,台湾共有二府、八县、四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改设行省,但与福建仍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台湾建省,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台湾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台湾建省后,地方行政建置得到新的发展,被划分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五厅。
闽台行政建制关系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一是在清朝对闽台地区的管辖中,军事镇守色彩浓厚。清初,东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为闽浙总督。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加强对明郑用兵,专设福建总督。此后建制有所反复,雍正十二年(1734年)最终定制为闽浙总督。清朝总督一般都兼管数省,一省专设总督的情况比较少见,可见其对闽台海防之重视。为了确保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清朝还在福州设将军,在长乐琴江设水师旗营。台湾海峡一旦有警事,军队可立即出动。乾隆晚年,以福建督抚、福建水陆两大提督及福州将军轮流巡视台湾的规例替代之前的巡台御史制度,加强了闽台军事一体化。
《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图录》由中国第*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合编,总主编为李国荣、林真、谢必震。李国荣,中国第*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明清档案研究专家。林真,福建省档案馆巡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文献整理与编纂、闽台关系史、华侨史。谢必震,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闽台关系史、中琉关系史。
【第一部分】血脉相连驱荷复台
文献记载
◎三国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志》中描述的有关台湾住民的生活状况与东南沿海闽越
族十分相似
◎《后汉书》中有关“夷洲”(台湾)的记载
◎《三国志》有关吴国经营“夷洲”(台湾)的记载
◎《隋书》有关隋朝经营“流求”(台湾)的记载
◎南宋楼钥《攻娩集》中有关在澎湖建造兵屋、驻军戍守的记载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有关“泉有海岛,日澎湖,隶晋江县”的记载
◎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有关澎湖隶属泉州府晋江县以及“至元年间,立巡检
司”的记载
历史图片: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
◎17世纪台湾岛上汉人生活图
◎赤嵌楼群貌
◎明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碑
◎17世纪荷兰人绘制的台湾全图
◎西班牙人绘制的台湾北部港湾图
◎西班牙人绘制的荷兰人在台湾鹿耳门港口图
◎大员港市鸟瞰图
◎热兰遮城与长官官邸鸟瞰图
◎荷兰人所建热兰遮城
兵部尚书赵彦题行稿:
官兵渡海收复澎湖(尾缺)
天启四年(1624年)
◎澎湖台湾海道图
兵部右侍郎霍维华题行稿:
推举刘承胤补授福建澎湖游击员缺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七日(1627年9月6日)
◎妈官城内的澎湖厅
福建巡抚朱一冯题行稿:
郑芝龙自愿立功赎罪
崇祯元年六月初四日(1628年7月4日)
◎郑氏谱系
福建中路总兵马得功启本:
福建军务紧急赶造船只以应征剿
顺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55年12月6日)
◎中国海船图
……
第二部分 统一台湾 完善治理
第三部分 经营全台 开发同功
第四部分 科举兴学 推行教化
第五部分 整饬营伍 固防海疆
第六部分 休戚与共 协力御敌
第七部分 日本觊觎 兴兵扰台
第八部分 实行新政 变革自强
第九部分 设立行省 联成一气
第十部分 同仇敌忾 抗击侵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