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清代修建并遗存至今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存有清代遗留的陈设收藏文物四万余件,
《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1》为《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系列中玉器卷第一卷。颐和园共有玉器藏品六百余件,年代集中在清中期和清晚期两个时期,普遍为清代宫廷玉器,尤其以清中期部分为精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1》挑选出精品玉器文物171件,分作1、2两卷形式出版,是对清代宫廷玉器资料的重要披露,同时也是对颐和园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颐和园的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园,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它处在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区域的核心位置,乾隆皇帝称誉其为“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是整个京西皇家园林的中心主景和历代皇家园林建设的压卷之作。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期修复改称颐和园后,地位更加重要,成为清代与紫禁城并列的政治、外交中心。
多年来,或许是颐和园皇家园林山水建筑景观太过于美轮美奂,令人目眩神迷,颐和园藏文物的光彩受到些许掩盖。作为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园藏文物是其核心价值之一。有清一代,园中文物称为“陈设”,摆放在殿堂内外。颐和园的陈设,包括清官“陈设档”内所列之佛像、书画、古玩、钟表、家具、铺垫、帐幔、日常用品以及各种露天铜器、湖石、石雕等物。与建筑、园林相互依存的陈设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由于不同年代的国势强弱不同,各殿宇建筑风格与功能有别,及历代帝后喜好差异,清漪园与颐和园两个时期“陈设”的内容、布置及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与园林的沧桑命运相伴,园藏文物也阅尽世变。颐和园文物的变化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国势兴衰与宫廷文化的嬗变。
清朝灭亡后,颐和园中的“陈设”作为文物一直被妥加保护,除去因为时代变迁稍有损益外,整体传承有序,保存完整。目前,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近四万件,时间上自商周、下至晚清,是中国三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的经典遗存;品类涵盖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囊括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其中不乏独特罕有的珍品。从整体上看,颐和园藏文物,是中国皇权时代最后一处大规模、系统性、高等级的宫廷文物聚落,在中国文化史、宫廷史、园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近年来,颐和园对园藏文物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00年,颐和园建成开放的文昌院作为集文物现代化保管与展示为一体的博物馆以来,园藏文物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成熟。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和交流展览,颐和园园藏文物日益为海内外游客观众所知晓;通过展览交流的推动,文物研究、文物修复和保管专业队伍也日益得到锻炼和提升,管理和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已经成为颐和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可持续的核心资源。
凡例
总序
颐和园藏玉概述
颐和园藏玉面面观
图版
陈设摆件
白玉谷纹璧插屏
御题紫檀框青玉蒲纹璧插屏
白玉山水龙纹插屏
白玉松鹤图插屏
白玉镂空九龙椭圆璧佩形插屏
白玉岁岁平安插屏
青玉福禄寿砚屏(一对)
碧玉刻黄钺书御制赋屏芯
碧玉刻赵秉冲书御制赋屏芯
青玉和坤书御制颁朔日作板
青玉和坤书御制嘉平月朔开笔之作板
碧千腓花大吉葫芦镶嵌件
白玉童子洗象小座屏
白玉寿星
青白玉童子洗象
白玉天宫赐福摆件
白玉巧雕鹿皮孝子
白玉佛像
青玉童子戏鹿摆件
白玉仙人摆件
白玉持灵仙姑摆件
白玉公鸡
青白玉双獾
白玉狮
白玉三阳开泰
白玉龙马负图
白玉瑞兽
青玉卧牛
黄玉狻猊
青玉瑞兽
白玉梅石绶带花瓶摆件
青玉荷莲
白玉万事如意
白玉八仙如意
白玉福禄寿如意
青玉百宝嵌三多纹如意(一对)
白玉人物如意
翡翠灵芝如意
白玉百宝嵌木柄如意
白玉山水人物山子
白玉三星庆寿山子
白玉渔樵耕读图山子(一对)
青玉御制诗籽料
佩饰
白玉苍龙教子带饰
白玉福寿齐眉
白玉双童戏蝉转心佩
白玉瓜瓞绵绵
青玉福禄万代
器皿
白玉饕餮纹四足方鼎
白玉“子冈”款兽面纹龙耳簋
白玉螭纹觚
水晶兽面纹觚
白玉八螭献瑞觥
碧玉螭纹觥
白玉人物松柏蕉叶纹活环扁壶
白玉龙纹活环扁壶
“大清乾隆仿古”款青玉龙纹象耳双环扁壶
白玉龙柄莲瓣纹壶
青玉雕花螭耳扁瓶
白玉兽面纹双环瓶
白玉山居图双环瓶
碧玉番莲纹炉、瓶、盒香事三供(一组)
白玉荷花活环活底三足炉
白玉兽面纹双耳花熏
白玉六环双凤尊
白玉活环梅花耳盖罐
青玉盖碗
青玉御题七佛钵
碧玉盖碗
碧玉盘
白玉描金菊纹盘
白玉灵芝杯
白玉渣斗
文房用具
青玉交龙纽玺
白玉苍龙教子冼
白玉瓜蝶笔洗
青玉雕松笔洗
青玉倭角苍松方笔筒
白玉婴戏笔筒
“乾隆御制”款白玉福寿笔筒
“晚香”款青玉兰竹图诗文笔筒
青玉荷花水丞
水晶雕佛手水丞
“乾隆御制”款白玉福寿圆盒(一对)
白玉螭虎琨形墨床
“乾隆年制”款青玉洞石摆件
白玉三阳开泰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