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观微》一书58篇文章,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方面——教材、教改、教育、教学、教研,内容非常全面,篇目基本平衡,探索相对多元,研究成果丰富。其中“教材篇”12篇、“教改篇”6篇、“教育篇”11篇、“教学篇”15篇、“教研篇”14篇,既兼顾了篇目的均衡,又突出了重点,展现出了亮点。
烈日炎炎的暑夏,最盼望的也许就是一抹清凉。暑假中的一天,收到一本书稿,名字叫作《初中语文教学观微》。信手翻阅浏览,顿觉新意扑面,恰似一抹清凉,带来些许惬意与遐想。
写这本书的周老师,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任职以来,一直潜心语文教学,钟情语文教育。说实话,一直坚持在一线教书的并不少,但能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一直满工作量“连轴转”的并不多;还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满载着爱好与兴趣,满载着清醒与反思,满载着研究与思考,持续地高质量教书育人、深耕语文教学的也许就少而又少了!
感动于这种对事业的真诚与执着,此后,也就有了和周老师或当面或电话中的切磋交流,也就有了我对书稿的深层认识与理解。本书稿的价值与特色,简而言之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草根、原生态、创新。
草根。58篇、20多万字、200多页……这都是在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字,飘着泥土的芳香,沾着枝叶的雨露,当然是名副其实的教坛“草根”。一线教师是最好的研究者,这是因为他们接触学校教育教学最多、反思反省最深、积累案例最丰富。这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教学研究,根植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教学实际,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广泛存在的问题,呈现出学校教育教学中最根本的规律,而这正是“草根”的优势所在。
原生态。在今天这个相对浮躁和功利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巧妙”利用,表现为形形色色的虚名至上。在这种情状之下,真正的“原生态”,就显得非常可贵,非常可喜,非常难得。这本书,就有这样的特质:字里行间,透着“原生态”;只言片语,都有“穿透力”。这种作品,闪烁着一线教师的“朴实”,展示着基层老师的“柔韧”,传递着“草根”老师的“风骨”,这正是“原创”的精神与魅力,促使着教育教学不断“创新”。
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所倡导的,教育需要“创新”,教学需要“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也需要“创新”,这正是此书最闪光的地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具体说来,就是:体系的创新、真知的求索、课改的探索、德育的创新、教学的创新、研究的创新。
体系的创新:这本书58篇文章,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方面——教材、教改、教育、教学、教研,内容非常全面,篇目基本平衡,探索相对多元,研究成果丰富。其中“教材篇”12篇、“教改篇”6篇、“教育篇”11篇、“教学篇”15篇、“教研篇”14篇,既兼顾了篇目的均衡,又突出了重点,展现出了亮点。这五个部分的前后排列,也比较合理:“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基点,也是教学的展开点和依据,还是教学评价的考点,所以把“教材篇”放在第一部分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正处于一个“教改”时代,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了,“教改”或者“课改”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据,所以把“教改篇”放在其次的位置,也是顺理成章的;学校工作,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者,德育也,德育要贯穿学科教学,所以“教育篇”列于“教材篇”“教改篇”之后,也就名正言顺了;“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工作和核心功能,所以“教学篇”共有15篇文章,是最多的,但是“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以“教改”为背景、要以“教育”为先导,所以列于其后,也就“后来者居上”了;“教研”是“教学”的继续,只好放在最后。这样的体系与安排,既有作者自己的创意,也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合乎学校工作的规律。
真知的求索:“教材篇”12篇,列出了通行的人教版初中教材全部六本中的11个问题和语文版九年级教材中的一个问题,集中起来反映出通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①“国学”拓展的问题。以《论语》为例,指出了拓展的必要,点明了拓展还需谨慎,一切从实际出发。
周长海,1987年泰安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到曲师大进修。先后在泰安三中、泰安二十三中、北集坡一中任教,语文高级教师。30年来,忠于祖国教育事业,忠于学生发展成长,忠于语文教育教学,先后获得省市区优秀读书人物、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教学信息化教学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语文教学能手、语文学科带头人、教学成果二等奖、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或成果,先后在省市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负责省市级教学课题研究两项。
序言草根·原生态·创新
教材篇
《论语》一定要“增章”吗
“法兰西万岁”写错了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有两个标点符号,值得商榷
《与朱元思书》三思
我们不喜欢“这样的教材”
《邓稼先》中有个“?”用错了
《散步》中有个“,”用错了
《伤仲永》中两个“,”值得商榷
《济南的冬天》中一个“;”用错了
《大道之行也》中有个“,”用错了
《答谢中书书》中有个“;”用错了
《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标点对吗
教改篇
“愚公”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我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最好的”
让孩子多做些“实验”,又能怎么样呢
这节“公开课”都“公开”了什么
静静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和学生一起写作:向母亲节敬礼
教育篇
夸父何以要“逐”日
平桥村给予“我”的,绝不仅仅是“社戏”
鲁迅先生到底在“悲哀”什么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落”到底指什么
“客”缘何立足并发展
谁才是真正的“不幸者”
于勒,不得不拒绝的“亲情”
“懂”我者“修”,“知”我者“死”
“王命”不可轻,“士志”岂能移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不是
曹刿论战,一定要“取信于民”吗
教学篇
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到底持什么态度
“白雪纷纷”到底“何所似”
“闷热”一定要“照应”吗
《春》中“第五幅画”应该如何概括
皇帝的“骗局”是如何赢得人心的
“美女蛇的故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来客”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三问
不一样的花朵,不一样的人生
倾心一片“望”山岳,动情半世“痛”今生
《雨说》到底有几“节”
“石”与“吓”该怎么读
老人到底回忆了几次“枣儿”
抓住文章线索,培养概括能力
准确解读文本,理清层次是关键
教研篇
对比,衬托,还是统一
“做了再说”辨
《黄河颂》歌词结构分析
哪个是主线,哪个是副线
“屠户与狼”的故事到底经过了哪些环节
“中国石拱桥”为什么先写“石拱桥”
陋室到底“陋”,还是不“陋”
桃花源,此后缘何“无人问津”
展望万里河山增自豪,评点历代英雄长底气
破敝乡村的“回光返照”
《故乡》中的另外一条线索
先生更喜欢哪里的“雪”
鲁庄公到底“鄙”不“鄙”
说不尽的“寒山寺”,道不明的“对愁眠”
后记立足岗位本职工作,深耕本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