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第7册)》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历史人物轶事,作为中国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汉代起,在各类书志中就有载录,特别是魏晋时期,品评、臧否人物之风盛行民间及士大夫阶层,此类著述更是蓬勃发展。到了明清,特别是近代,数量更是剧增,品种也颇繁杂,渐渐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又因为其特殊的趣味性而有了更多的读者。
所谓“轶事”,是指“正史”之外各类野史笔记、稗乘杂史、家史家书和名人书信中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而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对其加以搜集整理,有的学者更有浓厚兴趣对其进行研究、撰述,给这类轶事构建了进一步传播的路径,也为“正史”研究者拓展了视野。有的轶事,甚至被民间的大鼓、评书艺人改编,被写进“演义”“话本”中,得到了更多的传播。
做研究的人往往深有体会,当想利用“正史”写文章时,所谓“正史”里却提供不出具体且有价值的东西;当不用它时,觉得又很有价值。所以,历代常有许多学问家,很看重野史和家史的价值,特别是各类名人“轶事”,从中去粗取精,可以加深对有关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拓展认知的广度与深度。所以明代大学问家王世贞才有关于正史、野史和家史的一段辩证的观点,他认为:“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王世贞的观点很切实际,一方面,他认为对正史、野史、家史的得失应做综合评价,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对野史本身应辩证地对待,以免陷于偏颇。他的观点,事实上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正是得益于这些野史和家史(当然也有其他著述),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一切从史料出发,从近现代出版的各类书刊、报纸中辑录、编排而成,既是一部学术资料,又是一部大众读物,既适用于专家学者做研究时参考、利用,也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的休闲阅读。相信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这些历史名人轶事中,发现、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恶,体会社会的风云变幻,感悟人间的世事沧桑。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编委会
2015年3月12日于北京
序言
凡例
章士钊卷(1881-1973)
宋教仁卷(1882-1913)
蔡锷卷(1882-1916)
蒋百里卷(1882-1938)
李烈钧卷(1882-1946)
冯玉祥卷(1882-1948)
王正廷卷(1882-1961)
何成溶卷(1882-1961)
马寅初卷(1882-1982)
张继卷(1882-1947)
邵力子卷(1882-1967)
程潜卷(1882-1968)
唐继尧卷(1883-1927)
汪精卫卷(1883-1944)
陈仪卷(1883-1950)
江亢虎卷(1883-1954)
阎锡山卷(1883-1960)
郭松龄卷(1883-1925)
刘镇华卷(1883-1955)
马一浮卷(1883-1967)
吕碧城卷(1883-1943)
沈尹默卷(1883-1971)
苏曼殊卷(1884-1918)
刘师培卷(1884-1919)
吴梅卷(1884-1939)
周作人卷(1884-1968)
杨森卷(1884-1977)
吕思勉卷(1884-1957)
邵飘萍卷(1886-1926)
谢无量卷(1884-1964)
邹容卷(1885-1905)
朱执信卷(1885-1920)
孙传芳卷(1855-1935)
宋哲元卷(1885-1940)
马占山卷(1885-1950)
邹鲁卷(1885-1954)
熊十力卷(1885-1968)
杨树达卷(1885-1956)
马叙伦卷(1885-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