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餐桌上的养生经:最适合中国人的滋补祛病食疗方大全集
定 价:32.9 元
丛书名:读书会
- 作者:彭玉清 编
- 出版时间:2013/9/1
- ISBN:9787537745130
- 出 版 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247.1
- 页码:30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吃”,其实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东汉大医家张仲景说:“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可见对症食疗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药膳是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养生方式,这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正确进补、增强体质、健康养生。
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疗方
了解古老的饮食智慧,顺应食物与体质的配补关系;分明四季饮食,协调滋补与健康;从“吃”入手,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加油!
自古以来,“吃”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填饱肚子、抵御饥饿那么简单。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以吃作补”和“以食为疗”,将日常饮食与养生、滋补、疗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饮食烹调技法、饮食营养搭配、饮食季节调理、食用药用滋补等多种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实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具有养助益充的明显特点,各种菜系和百姓日常饮食重视素食烹调,以及药膳和进补,同时也讲究“色、香、味”俱全。在各种食物中,要达到风味鲜明、五味调和、滋养补身的境界,美食美物美味融会贯通,搭配菜肴的色彩和香味,既能畅神怡情,又能强身保养,这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食疗滋补是中华饮食的一大特征,也是形成东方饮食文化圈的关键所在。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文化、面食文化、药膳文化、时令饮食文化等,已经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国家,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天然的食物都具备滋补养生功能,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积累了多种饮食养生的经验和智慧,逐渐形成一种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饮食养生文化。在地域风味上形成各自的特色,如“南甜北成东酸西辣”和“南米北面”等说法,这些风俗习惯并不仅仅是对食物口味的偏好,更体现出中国人对食物养生的注重,结合当地的气候物产,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将食物和五味相配合,调理出健康强壮的身体。因此,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所体现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养生内容和智慧。
彭玉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世中联体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服务水平星级评审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其中从事内科、中医周围血管科专业10余年,创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亚健康专业5年,目前任职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亚健康科主任。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参编书籍7部,主持及参加课题9项。具有多学科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中、西医双套体系诊疗疾病,特别对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综合调治及中医养生调摄颇有研究。主攻:动脉硬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调治;失眠、慢性疲劳、问题皮肤、卵巢调理等亚健康人群的综合调理。
第一篇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吃的智慧”——老祖宗传下来的药食通补之道
第一章 膳食平衡,长寿延年
食不得法,病从口入
“吃”出来的疾病
科学饮食六不宜
好习惯让你避免“病从口入”
十种食物不宜多吃
调和五昧,吃出健康
分清食物“四性”,远离“同性”饮食
长寿饮食四字箴言
吃饭也要“亲贤远佞”
一日三餐,巧食不得病
吃饭养生的原则
家常便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茶、汤、粥——长寿老人的三件宝
“早晚喝粥,中午吃饭”,想不长寿都难
膳食的三种变法
第二章 科学用药,健康相伴
中药当中蕴含长寿的智慧
什么是药物调理养生
药物调理养生的原则
老中医推荐的长寿方
延缓衰老的复方
延缓衰老的单味药物
辨证施补,用对方药才有效
益寿延年方的特点
辨证施补
第二篇 应时应季滋补祛病食疗方——《黄帝内经》教你顺应自然,健康饮食
第一章 天人合一,应季调补
春季温补,护肝养阳提高免疫力
春季气候特征
春季为何易上肝火
肝火过旺有哪些表现
肝火过旺易生哪些疾病
服用泻火药需遵循的法则
科学饮食防肝火
上小火多喝茶,上大火才喝药
导致肝火更旺的不良饮食方式
推荐食谱
春笋烧兔/春笋炒肉丝/香菇炒笋片/芦笋炒蟹腿/芦笋扒香菇/芹菜鳕鱼荠菜春笋煲/火腿鲜笋汤/莴笋凤尾菇汤/鲜虾莴笋汤/肉丝芹菜汤/芹菜叶粉丝汤/芹菜核桃鸡汤黄豆芽肉丝汤/豆芽海带汤/香菇红枣汤/红枣芹菜汤/百合红枣汤/韭菜银芽汤
夏季清补,清热祛湿调理脾胃
夏季气候特征
夏季为何易上心火
心火过旺有哪些表现
心火过旺易导致哪些疾病
婴幼儿心火过旺有哪些表现
科学饮食防心火
推荐食谱
黄瓜炒杂菇/皮蛋炒黄瓜/黄瓜炒肉片/鱼香茄子家常茄子/毛豆烧茄子/蒜香茄子炒墨鱼柳/肉末炒茄子/鲶鱼烧茄子/干煸苦瓜
……
第三篇 不同人群、体质调理食疗方——《黄帝内经》教你量身定制养生菜单
第四篇 日常保健祛病食疗方——老中医教你以食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