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良经历了一个太极拳大师辈出又新旧交替的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城极具声望与功力的太极拳明师,他几乎都跟从学习过。更为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勤于笔录,详细记录了汪永泉、刘晚苍、王培生、吴图南等太极拳前辈的教拳实景、所强调的技术要点、应避免的练拳误区,又真挚地袒露了自己学拳过程中的迷思与走过的弯路。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受教于如此多名家,所以我们更不可错过陈惠良怀着拳拳之心所提炼出的50多年笔录的精粹。翻开此书,仿佛置身多位太极大师的教习场中,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鞭策,很多耳提面命值得反复细细品味,与自己的日常习练相互参研,方能得其真谛。
20世纪50年代那批太极拳名家,既践行着原汁原味的传承,又脚踏实地地授徒。
陈惠良跟随他们学习,逾五十年。他把各个名家*看重的练拳要点、*强调的学拳的要领,提炼出来,呈现的是学拳笔记的精华。无论是想一窥太极门径的初学者,还是寻找登堂入奥之径的精进者,都能从本书中找到令你茅塞顿开的点拨。
提起和太极拳结缘,实属机缘巧合。20 世纪5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总政文工团话剧团任演员。总政排演场邻近积水潭小山,那里有一个汇通武术社,社长高瑞周是李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也是北京武术联谊会会长。山上不但日常习武者众多,而且定期组织各武术社团进行交流,热闹非凡。排演之余我常常到山上去玩。在观赏中,看到高瑞周老师个头不高,人很精干,打起拳来虽不像一般武术家那么快捷刚猛,但内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韧劲,很是吸引人。
特别是在与人推手时,那些年轻体壮的人,不但推不倒他,而且看他也不怎么费力就能顺势将对手扔出去好远,动作非常潇洒。神奇的太极拳立即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此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汇通武术社习武者的行列。
陈惠良,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1931年生于江苏镇江。1954年7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表演系。从艺四十余年,在舞台、银幕、银屏上出色地塑造过众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
业余酷爱太极拳,有幸接触过众多武术界前辈名家,是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和中华浑圆功创始人王安平的入室弟子。在专业武术杂志发表文章四十余篇。现为吴图南武术思想研究社顾问,中华武术太极拳七段。
名师引路
002 我接触过的太极拳名家
016 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
019 善推手者,亦善知机造势难以忘却的刘晚苍老师
026 即势明理,以拳证道我的师叔王兆基
034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
036 漫谈太极拳的中
039 实事求是,道正乃兴
046 境生于象外
055 明师石明
067 大智若愚,颖悟过人记太极拳家杨家仓
074 太极拳啊,你魂兮归来!
083 道传有心人
090 桩法为始,养基立本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读后之一
093 先死后生,本立道生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读后之二
097 道本自然一气游孙禄堂武学探寻之一
101 道在阴阳之间孙禄堂武学探寻之二
208 理应珍爱真正的非遗传承人
211 恩师王培生箴言撮要纪念恩师王培生先生逝世十周年
体悟走架与推手
220 当前太极拳推手运动的现状与思考
写在北京奥运胜利闭幕之际
228 我所认知的太极拳走架与推手
233 理有未穷,知有不尽看闫芳推手的视频有感
237 走二不走一,走一也是为了走二
纪念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先生逝世四十一周年
241 太极拳为何难以致用张全亮师哥一席谈
244 太极拳推手理论学习札记
太极拳与健康
250 拳是有形的意,意是无形的拳小议远离太极操
257 心静用意站、走、坐,祛病延年有妙招
260 浅谈太极拳的健身效应和体悟
266 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附录.家道有传人
276 春风化雨法国的中国武术活动掠影
282 王培生师爷爷教我贴墙蹲身功
纪念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逝世五周年
285 志存高远写粘杆王洪鄂师父小记
290 后继者的榜样李琏师父小记
296 我对拳与道合的一点认识
写于师祖吴图南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