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的精神原乡。一个成人能够童心不泯不容易,能够理解童年、敬畏童年更是难能可贵。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却往往能将这颗易逝的赤子之心守住。
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于永正老师紧紧围绕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元素,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
本书收录了于永正老师各时期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文章和经典课例,以及国内语文教育专家、名师的评论文章,全面展现了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编辑推荐
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复返。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金色的童年,是我不懈的追求。
于永正
如果把特级教师于永正比作一本语文教科书,它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封面举止稳重、言谈优雅,带着淡淡的书卷气;扉页一手好字;内页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朗读,行云流水、文质兼美的范文,以及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故事。
这样一本书,不仅引导学生走入语文深处,让学生爱上语文,还为学生留下了一个可感、可学、可敬、可爱的人字。
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修炼成这样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书透过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课例,以及专家的诠释和解读,用真诚的文字,邀您翻开于永正老师这本无字之书,领略儿童的语文的动人风景。
出版说明
出版本书是于永正老师生前的心愿。完成于老师的未竟之愿,是对于老师的最好纪念。
于老师为人谦逊低调,尽管他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在全国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但他一直很少考虑给自己立什么名号。
2013
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省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在徐州成立,开始对于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提炼。在梳理资料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思考:于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怎么提炼概括才更精准明确?
2015
年上半年,我们专程前往南京拜访成尚荣、陆志平等知名专家,交流碰撞中大家提炼出儿童语文两个关键词。陆志平先生说:依我看,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就是五个字
儿童的语文。此语一出,大家豁然开朗,纷纷表示赞同。于老师听了也非常高兴地说:这个表述准确、贴切,有画面感。大家一听到儿童的语文,一定会想到我,想到我的语文教学,想到我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我的装猫变狗、我的朗读、我的表达训练、我的教态表情,等等。儿童的语文,的确是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2016
年 4 月,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鼓楼区教育体育局、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会议,对儿童的语文进行专题论证。随后,研究所又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开始对儿童的语文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017
年 5 月 25 日,儿童的语文 于永正教学思想高峰论坛在徐州举行。大病初愈后的于老师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会场,并做了长达四十多分钟的《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的精彩报告,全面阐述了儿童的语文教学主张。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围绕儿童的语文展开了深入研讨。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
至此,儿童的语文作为于永正老师教学思想的集中概括,作为全国非常
重要的于永正语文教学流派的标志,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这期间,我们提出要出版一本集中反映于老师教学思想艺术的书,于老师非常支持,欣然答应。于是,大家着手书稿的策划、整理工作。
然而,风云突变,于老师因为一场感冒,病情迅速恶化,于 2017 年 12月 8 日骤然离我们而去。
研究所的同志们怀着深切的悲痛,继续书稿的收集、整理工作,并邀请全国语文教学专家、名师对于老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纪念和研究文章。到 2018 年 8 月止,研究所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的研究、评论和纪念性文章。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于永正教学思想宝库,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丰厚的资料。经过大半年努力,书稿的收集、整理工作终于完成。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于永正论语文教学于永正经典教学课例及评析于永正教学思想艺术评析。三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印证,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全貌。
于永正论语文教学,收录了于老师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小学语文教学的思想主张。比如《五重教学》,是于老师20 世纪 90 年代的一篇重要文章,集中体现了他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和他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智慧。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以及后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于永正经典教学课例及评析,收录了于老师最有代表性的经典课例,涉及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几大方面。这些课例都附有国内语文教学专家的精彩点评,整理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当时教学实录和点评的原貌。
于永正教学思想艺术评析,则收录了国内语文教育专家、名师以及于老师的同事、徒弟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从多个角度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进行了评析,见解深刻、视角多元,是对于老师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进一步诠释和解读,能为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提供很好的阶梯。
本书总论部分采用的是于老师在儿童的语文 于永正教学思想高峰论坛上的报告
《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这是于老师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演讲。在这个报告中,于老师全面阐述了儿童的语文教学主张
是他对一生语文教学深刻思考的总结。这篇文章是本书的灵魂,也是我们学习于老师教学思想的一把钥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杨九俊、陆志平、成尚荣、张庆、朱家珑、李亮、彭钢、吴忠豪、魏本亚、代建军等省内外教育专家的热忱指导,得到了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鼓楼区教育体育局、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于永正老师的家人及弟子的大力支持。上海教育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源创图书负责人吴法源和编辑郭晓娜为本书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大师虽去,德馨永存。传承是最好的怀念。谨以此书献给敬爱的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2018 年 8 月
于永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于永正教育文集》等。2017年12月8日,因病去世。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成立于2013年9月,江苏省第一批教育科研特色项目研究所之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首批立项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旨在以江苏省前瞻性项目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从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思想以及创新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持续而深入的探索。目前已举办了主题高峰论坛、研究推广活动、实验学校联盟工作坊、种子教师研修营、永正读书班、乡村教师培育站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出版说明
总 论
第一辑 于永正语文教学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备课断想
行无言之教
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写字 · 育人 · 做人
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
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
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
第二辑 于永正经典教学课例
● 识字写字教学课例
翠字教学片段及评析 / 周建华
妻字教学片段及评析 / 靳家彦
帽字教学片段及评析 / 靳家彦
掏、欠、缕、幽字教学片段及评析 / 靳家彦
附:营根固本,正心启智
于永正识字教学艺术探微 / 孙景华
● 阅读教学课例
《月光曲》教学实录及评析 / 张庆
● 习作教学课例
大红花教学实录及评析 / 刘尊立
附:大红花的启示 / 高林生
● 口语交际教学课例
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教学实录及评析 / 杨再隋
第三辑 于永正教学思想艺术评析
● 教学思想评析
语文教学要守常创新 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 吴忠豪
童心不泯:坚守一生的儿童视角兼论于永正融于日常生活的儿童教育学 / 彭钢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的内涵、特点与实践范式 / 魏本亚
情·趣·养·范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四个要素 / 刘春
得一,守正,有恒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之道 / 查晓红
● 教学艺术评析
简朴: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的化境 / 周一贯
让童心永驻 /
张庆
人课一体的生命升腾记于永正老师 / 杨九俊
课堂上的于永正老师 / 朱家珑
于永正:教学艺术的大师 / 李亮
好课都是简单的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管窥 / 薛法根
于永正语文教育实践:一部伟大的作品 / 魏星